華文網

這張圖風靡球迷圈,很多人並沒有真的看懂

最近有一張崴腳的漫畫圖片,在球迷微信圈中火了。崴腳這種事,在籃球運動中經常發生,讓人提心吊膽的。隨著年齡和崴腳的次數,崴腳越來越疼,踝關節也越來越脆弱,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雖然這幅圖片有著一些戲謔的成分,確實非常真實的表達了現實情況。

針對打籃球經常發生踝關節扭傷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打籃球有多經常發生崴腳?

通過各方文獻來看:

在籃球運動員中踝關節扭傷,占所有籃球運動傷害的三分之一;

幾乎100%的籃球運動員都發生過踝關節扭傷;

每年有50%喜歡打籃球的人要發生踝關節扭傷;

超過70%的籃球運動員曾經發生兩次以上的踝關節扭傷;

超過50%以上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因各種原因,有踝關節扭傷的後遺症。

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崴腳這件事,隨著崴腳次數增加就越來越嚴重呢?

我們把韌帶比成麻繩,就更好理解:

在麻繩上豁一個微小的小口,比沒經過處理的橡皮筋會更容易拉斷。

如果麻繩上的某一段被烤焦過,比沒經過處理的橡皮筋拉伸度更差也更容易拉斷。

如果沒有進行高度吻合的修復,麻繩在拉開但沒拉斷後總長度更長了。

踝關節的韌帶和這裡的麻繩的情況類似:韌帶受傷後一般會出現隨機癒合、瘢痕癒合,韌帶的長度增加、強度也會減弱,所以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容易出現韌帶再次受傷的可能性。

第三個問題

50%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了“崴腳後遺症”,該如何專業的對待越崴越疼?

小編針對“崴腳後遺症”採訪了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骨二科張有磊主任。

張主任說:在踝關節發生第二次扭傷時,說明踝關節可能在發生了習慣性扭傷。踝關節的韌帶一般在這個時候已經發生了斷裂後隨機癒合、瘢痕癒合,踝關節韌帶會比受傷之前更長。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建議儘量要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重新修復韌帶。

至於越崴越疼,說明踝關節可能出現了撞擊綜合征,由於韌帶鬆弛,踝關節包裹度差、力量差,關節之間的軟骨撞擊引發了疼痛。如果不引起重視,很有可能進一步引發創傷性關節炎,最差的後果,就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了。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康復科康復師郭瑋,在談到踝關節扭傷時說: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兩類誤區,第一類還沒有渡過急性期就急於做負重運動造成踝關節的第二次傷害;第二類因為患者聽到醫生談過需要休息,就過長時間的休息錯過了康復期,過於保守帶來的關節力量、活動度等全面性下降。

同時郭瑋康復師建議,如果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一般會採用休息、消炎、鎮痛為主的治療方式,在渡過了急性期(根據扭傷程度、個人身體區別而不同,通常在1-3周)之後,要由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和康復師共同參與到康復中,通過:

關節活動度評測;

肌肉力量評測;

本體感覺平衡性的評測;

核心力量訓練。

共同評估患者並為患者制定出解決關節活動度差、肌肉力量差、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受重過大等問題。

郭瑋康復師尤其強調,肌力訓練和平衡性訓練,是在踝關節扭傷中尤其重要的,如果缺乏了這兩種訓練,會帶來踝關節不穩定、神經系統的平衡性差等等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是完全解決了崴腳帶來的後遺症。

感謝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的張有磊醫生和郭瑋康復師為本文提供了專業支援。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宣

諮詢病情請加小編個人微信:gushihuixzs

就過長時間的休息錯過了康復期,過於保守帶來的關節力量、活動度等全面性下降。

同時郭瑋康復師建議,如果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一般會採用休息、消炎、鎮痛為主的治療方式,在渡過了急性期(根據扭傷程度、個人身體區別而不同,通常在1-3周)之後,要由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和康復師共同參與到康復中,通過:

關節活動度評測;

肌肉力量評測;

本體感覺平衡性的評測;

核心力量訓練。

共同評估患者並為患者制定出解決關節活動度差、肌肉力量差、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受重過大等問題。

郭瑋康復師尤其強調,肌力訓練和平衡性訓練,是在踝關節扭傷中尤其重要的,如果缺乏了這兩種訓練,會帶來踝關節不穩定、神經系統的平衡性差等等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是完全解決了崴腳帶來的後遺症。

感謝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的張有磊醫生和郭瑋康復師為本文提供了專業支援。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宣

諮詢病情請加小編個人微信:gushihuix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