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朝拜、看海、踏青,來曹妃甸一日就好!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朝拜、看海、踏青,來曹妃甸一日就好!

走進曹妃甸 發現不一樣的美

美麗的渤海之濱,有個神奇的地方——曹妃甸。國家多位領導人視察曹妃甸時,曾提出要把曹妃甸建成東北亞區域合作的視窗、環渤海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三大目標定位。

近年來,曹妃甸區搶抓《河北沿海開發規劃》納入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發揮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和生態良好的濕地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生態旅遊、休閒旅遊產業發展,

開發了多處旅遊景點和遊樂專案。

生態濕地游

曹妃甸區擁有540平方公里的濕地資源,濕地內生物資源豐富,有野生植物63科164屬238種,鳥類17目52科307種,是澳大利亞到西伯利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場所,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二級保護鳥類42種。曹妃甸濕地以其秀麗多姿的原生態濕地風光,被國際濕地組織譽為“北方獨有、全國罕見,不可多得的濕地資源”。按照“注重保護,

合理開發”的原則,曹妃甸開發了曹妃甸濕地迷宮、溫泉養生會館、渤海國際會議中心、曹妃甸國際會所等多處旅遊景點和遊樂項目。

海濱海島游

曹妃甸擁有深水海岸線69.5公里。曹妃甸的海,美在原生態,藍天,白雲,海島,沙灘,漁港、海鳥,別有一番風情。遊人在欣賞海濱城市的同時,還能欣賞海浪滔滔,拍打著岸邊。遊人在漁港碼頭、泥質海灘可以體驗上船出海,捕魚,撈貝類,

進行海釣比賽等,在海邊盡情體驗趕海拾貝摸蛤,上岸放鬆休息,品嘗最新鮮的海鮮。

現代農業游

曹妃甸區域農業基礎雄厚,盛產稻米、果菜、海淡水產品,是著名的“小站米”主產地,被譽為“河北大米之鄉”、“中國河蟹之鄉”、東方紅鰭豚出口基地。素有“北方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具有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遊人來了,可以體驗“春觀魚、夏看稻、秋捕蟹”的樂趣。

工業港口游

曹妃甸工業區沙盤展示中心、唐山灣生態城展館,全方位展示了曹妃甸產業佈局和發展歷程,遊人可感受神奇曹妃甸,體驗曹妃甸精神。首鋼京唐鋼鐵公司推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業旅遊線路,遊人通過參觀廊道親眼看見鋼鐵的冶煉工藝。來到曹妃甸工業區,不論是港口還是冀東油田作業區,都展現著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磕頭機、海上作業設備等工業設施不停運轉,展示著科學發展示範區現代工業的獨特魅力。

民俗節慶游

曹妃甸依託良好的文化旅遊資源,每年舉辦濱海濕地戶外運動節、漁樂節、美食節、冰雪節和媽祖之光文化旅遊節。活動主要有徒步穿越、水上運動賽事、自行車騎遊、汽車帳篷露營會、沙地越野活動、高爾夫體驗賽、迷宮探秘遊、河蟹品鑒大賽、釣魚釣蟹體驗、文化藝術展演、攝影采風展示、旅遊線路體驗等活動。遊人來了,可以參與活動的同時,還能品嘗到當地農家院具有濱海濕地特色的野菜,海鮮、河鮮等美食,深受廣大遊客喜歡。中國•曹妃甸濱海濕地漁樂節榮膺“美麗中國•首批十佳文化旅遊代表品牌”。

歷史文化游

曹妃甸歷史文化悠久,擁有充滿傳奇色彩的曹妃甸名字的由來、指引海上航運的古燈塔、“古井甘泉”的神奇自然現象和“法本禪師燃指化燈”的感人故事。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規劃了建設北方大港的藍圖。這片土地上擁有漁鹽文化、農墾創業文化、“北方沙家浜”的紅色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蘊,遊人來此,定能享受震撼心靈的文化之旅。

春暖花開,曹妃甸這些景點值得一去

天妃聖母

蠶沙口天妃宮

當地村民于1992年自動集資,首先複建了天妃宮。複建的天妃宮,仍座落在原天妃宮舊址,正殿保持原殿風格,而且各部位都有原天妃宮的磚、石、瓦、拱等材料。塑像先立天妃三仙娘娘,使之初具規模。後幾經改擴建,到目前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分為大殿和東西偏殿,鐘樓、鼓樓。大殿居中供媽祖神像(一人三像),西側供龍王,東側供藥王,正東供趕魚郎和青龍、白虎;西側偏殿是觀音堂,供奉觀世音菩薩和送子觀音。東側偏殿為財神廟,供奉文、武財神。廟前有大小香爐4個,5層鼎塔一座,東有鐘樓,西有鼓樓。如今廟會活動也已恢復,並成為繁榮當地經濟與文化的重要因素。

原天妃宮座落於蠶沙口村西,坐北朝南,同對面的蠶沙古戲樓相望,成為沿海少見的古建築群。蠶沙口曾是古代海運入京東遼西的必經之海河轉運碼頭和天然避風港灣,江南商船、米槽“海運多避風於此”。蠶沙口天妃宮與對面的蠶沙古戲樓均系北上南人同當地漁民集資籌料所建。因最初媽祖廟以魚骨為梁,又稱“魚骨廟”,部分魚骨仍保存至今。始建以來,歷經明永樂、清乾隆年間和民國十年三次擴建修葺,殿堂巍峨,神像儼然,蔚為壯觀。

天妃宮分正殿和後殿。天妃宮正殿,正位塑三位女神像。主神為天妃(媽祖),兩側為送子娘娘、子孫娘娘。大殿兩廂把門屹立青龍、白虎二神將。在正殿中東西兩側還供奉關公、海龍王、火神、藥王、千里眼、順風耳、平浪將軍、趕魚郎等神像。後殿為觀音聖母殿。與各地的“倒座觀音”不同,這裡的觀音坐北面南,相對大海。

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坐落在蠶沙口村,始建於元代,至今約七百餘年。建造此樓之初乃是因為平日裡演出戲曲可以勞軍慰民,在廟會期間則以戲曲鼓樂“迎獻”娛神,起初屯土以築戲臺,繼而以杆板在高處搭建。到後來,江南商賈,奔走相約,-相議,彙集銀兩,自籌材料,在這裡建造了蠶沙古戲樓,而後此樓更成為當地歷代戲曲演出的勝地。舊時,登此樓可南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稱之“望海樓”。幾百年間,它曾以宏偉壯觀、建造神奇蜚聲京東,馳名關內外。

蠶沙古戲樓高約十五米,座南面北。樓臺進深約二十米寬十五米,占地達三百餘平方米。主樓左右有配樓,配樓全仿主樓造型縮建,分座于後樓兩翼,使古樓整體呈 “品”字型,構成前、左、右 “三面觀”的宋元戲臺建築風格。主、配樓頂均為四角攢尖三重簷式,十二個飛簷尖角,各高懸一響鐘。樓頂覆翠琉璃瓦,頂簷上築有琉璃、陶制走獸,簷頭瓦當銘以獸面、花卉,做工考究,色彩豔麗。主樓背倚後樓,後樓為重簷歇山式,磚石到頂。樓壁三面佩開鏤雲透雕圓形花窗。樓內頂,為中國傳統木結構。柱枋之間,重重斗拱,縱橫交錯,層疊構成。其上貼金彩畫,有龍首翼身,有金龍、浮雲、水浪、淨瓶、香草,圖案華美,刻畫精製。一座古樓,梁、柱、枋、鬥,構件多過千餘,卯榫結合,嚴實牢固。臺上有描金透雕屏壁隔於主樓、後樓之間。屏壁透雕雲龍、花卉、飛鳥、走獸,疏密有致,亦掩亦露,將舞臺巧妙地隔為前場後場。前臺兩棵八棱十圍、通身寶藍的通天石柱上,以 白底丹書鐫刻對聯一副:

興朝百物維勤暫藉休聲悅耳目

盛世四民同樂還將古跡惕心思

前臺正中高懸一黑底金字匾額,-“蠶沙古樓”。

自駕遊指南

距沿海高速12公里,距唐曹高速20公里,距唐港高速35公里,距濱海公路1公里,距濱海大道5公里。從水路方面看,溯河直達村口,乘船可到達大學城、龍島及渤海灣各地。

創新農業園

創新農業園

位於曹妃甸區城區北側,主要建設核心區(採摘區、農事體驗區)265畝,農墾觀光遊樂區230畝,遊客綜合服務區55畝,致力打造集高新技術展示、高效生產示範、優質農產品加工、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旅遊示範園。目前,建成無公害葡萄日光溫室採摘大棚12座(占地30畝),露天葡萄、蘋果、梨、桃等採摘區共200余畝,遊客來此可以體驗採摘樂趣。

曹妃甸旅遊,從2005年開始起步,成功創建了曹妃甸濕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景區先後建設成為中國紅螞蟻戶外運動聯盟房車露營基地、四海垂釣影視拍攝基地,先後獲評中國美味蟹王黃金產地、河北省最美30景、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河北省十佳旅遊風景區、大中華區最美生態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曹妃甸區位於環渤海、環京津的“兩環”核心地帶,毗鄰京津兩大城市,西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 北距唐山55公里,東距秦皇島港150公里,南距曹妃甸港28公里。唐曹高速、沿海高速公路在景區設有出口,遊人下高速,便可直接進入景區。

曹妃甸濕地景區適宜遊玩時間在五一小長假以後,所以在此先不贅述。

曹妃甸濕地

品味曹妃甸

曹妃甸是亞洲最大的河豚魚養殖基地,出口日本、韓國。河豚學名河魨,民間稱之為“臘頭魚”,古名肺魚,身體渾圓,頭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鮮豔的斑紋或色彩,體表無鱗,光滑或有細刺,在不利環境下腹部能膨脹。據營養專家介紹,河豚魚營養豐富,具有消腫、降血壓、去胃疾、恢復體力、調節免疫系統等諸多功效,味道鮮美並帶有野味。河豚魚做法很多,常見的有涮火鍋、紅燒河豚、河豚三吃、生切片等。

來曹妃甸可以品嘗美食,各種海鮮貝類、皮皮蝦、東方對蝦、海魚、河魚,應季上市,種類豐富。依託稻蟹混養,生產優質綠色稻米及富硒米產品,做出的米飯鬆軟可口,營養豐富,口味香醇。

資料參閱:曹妃甸旅遊官網

展示著科學發展示範區現代工業的獨特魅力。

民俗節慶游

曹妃甸依託良好的文化旅遊資源,每年舉辦濱海濕地戶外運動節、漁樂節、美食節、冰雪節和媽祖之光文化旅遊節。活動主要有徒步穿越、水上運動賽事、自行車騎遊、汽車帳篷露營會、沙地越野活動、高爾夫體驗賽、迷宮探秘遊、河蟹品鑒大賽、釣魚釣蟹體驗、文化藝術展演、攝影采風展示、旅遊線路體驗等活動。遊人來了,可以參與活動的同時,還能品嘗到當地農家院具有濱海濕地特色的野菜,海鮮、河鮮等美食,深受廣大遊客喜歡。中國•曹妃甸濱海濕地漁樂節榮膺“美麗中國•首批十佳文化旅遊代表品牌”。

歷史文化游

曹妃甸歷史文化悠久,擁有充滿傳奇色彩的曹妃甸名字的由來、指引海上航運的古燈塔、“古井甘泉”的神奇自然現象和“法本禪師燃指化燈”的感人故事。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規劃了建設北方大港的藍圖。這片土地上擁有漁鹽文化、農墾創業文化、“北方沙家浜”的紅色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蘊,遊人來此,定能享受震撼心靈的文化之旅。

春暖花開,曹妃甸這些景點值得一去

天妃聖母

蠶沙口天妃宮

當地村民于1992年自動集資,首先複建了天妃宮。複建的天妃宮,仍座落在原天妃宮舊址,正殿保持原殿風格,而且各部位都有原天妃宮的磚、石、瓦、拱等材料。塑像先立天妃三仙娘娘,使之初具規模。後幾經改擴建,到目前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分為大殿和東西偏殿,鐘樓、鼓樓。大殿居中供媽祖神像(一人三像),西側供龍王,東側供藥王,正東供趕魚郎和青龍、白虎;西側偏殿是觀音堂,供奉觀世音菩薩和送子觀音。東側偏殿為財神廟,供奉文、武財神。廟前有大小香爐4個,5層鼎塔一座,東有鐘樓,西有鼓樓。如今廟會活動也已恢復,並成為繁榮當地經濟與文化的重要因素。

原天妃宮座落於蠶沙口村西,坐北朝南,同對面的蠶沙古戲樓相望,成為沿海少見的古建築群。蠶沙口曾是古代海運入京東遼西的必經之海河轉運碼頭和天然避風港灣,江南商船、米槽“海運多避風於此”。蠶沙口天妃宮與對面的蠶沙古戲樓均系北上南人同當地漁民集資籌料所建。因最初媽祖廟以魚骨為梁,又稱“魚骨廟”,部分魚骨仍保存至今。始建以來,歷經明永樂、清乾隆年間和民國十年三次擴建修葺,殿堂巍峨,神像儼然,蔚為壯觀。

天妃宮分正殿和後殿。天妃宮正殿,正位塑三位女神像。主神為天妃(媽祖),兩側為送子娘娘、子孫娘娘。大殿兩廂把門屹立青龍、白虎二神將。在正殿中東西兩側還供奉關公、海龍王、火神、藥王、千里眼、順風耳、平浪將軍、趕魚郎等神像。後殿為觀音聖母殿。與各地的“倒座觀音”不同,這裡的觀音坐北面南,相對大海。

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

蠶沙古戲樓坐落在蠶沙口村,始建於元代,至今約七百餘年。建造此樓之初乃是因為平日裡演出戲曲可以勞軍慰民,在廟會期間則以戲曲鼓樂“迎獻”娛神,起初屯土以築戲臺,繼而以杆板在高處搭建。到後來,江南商賈,奔走相約,-相議,彙集銀兩,自籌材料,在這裡建造了蠶沙古戲樓,而後此樓更成為當地歷代戲曲演出的勝地。舊時,登此樓可南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稱之“望海樓”。幾百年間,它曾以宏偉壯觀、建造神奇蜚聲京東,馳名關內外。

蠶沙古戲樓高約十五米,座南面北。樓臺進深約二十米寬十五米,占地達三百餘平方米。主樓左右有配樓,配樓全仿主樓造型縮建,分座于後樓兩翼,使古樓整體呈 “品”字型,構成前、左、右 “三面觀”的宋元戲臺建築風格。主、配樓頂均為四角攢尖三重簷式,十二個飛簷尖角,各高懸一響鐘。樓頂覆翠琉璃瓦,頂簷上築有琉璃、陶制走獸,簷頭瓦當銘以獸面、花卉,做工考究,色彩豔麗。主樓背倚後樓,後樓為重簷歇山式,磚石到頂。樓壁三面佩開鏤雲透雕圓形花窗。樓內頂,為中國傳統木結構。柱枋之間,重重斗拱,縱橫交錯,層疊構成。其上貼金彩畫,有龍首翼身,有金龍、浮雲、水浪、淨瓶、香草,圖案華美,刻畫精製。一座古樓,梁、柱、枋、鬥,構件多過千餘,卯榫結合,嚴實牢固。臺上有描金透雕屏壁隔於主樓、後樓之間。屏壁透雕雲龍、花卉、飛鳥、走獸,疏密有致,亦掩亦露,將舞臺巧妙地隔為前場後場。前臺兩棵八棱十圍、通身寶藍的通天石柱上,以 白底丹書鐫刻對聯一副:

興朝百物維勤暫藉休聲悅耳目

盛世四民同樂還將古跡惕心思

前臺正中高懸一黑底金字匾額,-“蠶沙古樓”。

自駕遊指南

距沿海高速12公里,距唐曹高速20公里,距唐港高速35公里,距濱海公路1公里,距濱海大道5公里。從水路方面看,溯河直達村口,乘船可到達大學城、龍島及渤海灣各地。

創新農業園

創新農業園

位於曹妃甸區城區北側,主要建設核心區(採摘區、農事體驗區)265畝,農墾觀光遊樂區230畝,遊客綜合服務區55畝,致力打造集高新技術展示、高效生產示範、優質農產品加工、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旅遊示範園。目前,建成無公害葡萄日光溫室採摘大棚12座(占地30畝),露天葡萄、蘋果、梨、桃等採摘區共200余畝,遊客來此可以體驗採摘樂趣。

曹妃甸旅遊,從2005年開始起步,成功創建了曹妃甸濕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近年來,景區先後建設成為中國紅螞蟻戶外運動聯盟房車露營基地、四海垂釣影視拍攝基地,先後獲評中國美味蟹王黃金產地、河北省最美30景、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河北省十佳旅遊風景區、大中華區最美生態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曹妃甸區位於環渤海、環京津的“兩環”核心地帶,毗鄰京津兩大城市,西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 北距唐山55公里,東距秦皇島港150公里,南距曹妃甸港28公里。唐曹高速、沿海高速公路在景區設有出口,遊人下高速,便可直接進入景區。

曹妃甸濕地景區適宜遊玩時間在五一小長假以後,所以在此先不贅述。

曹妃甸濕地

品味曹妃甸

曹妃甸是亞洲最大的河豚魚養殖基地,出口日本、韓國。河豚學名河魨,民間稱之為“臘頭魚”,古名肺魚,身體渾圓,頭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鮮豔的斑紋或色彩,體表無鱗,光滑或有細刺,在不利環境下腹部能膨脹。據營養專家介紹,河豚魚營養豐富,具有消腫、降血壓、去胃疾、恢復體力、調節免疫系統等諸多功效,味道鮮美並帶有野味。河豚魚做法很多,常見的有涮火鍋、紅燒河豚、河豚三吃、生切片等。

來曹妃甸可以品嘗美食,各種海鮮貝類、皮皮蝦、東方對蝦、海魚、河魚,應季上市,種類豐富。依託稻蟹混養,生產優質綠色稻米及富硒米產品,做出的米飯鬆軟可口,營養豐富,口味香醇。

資料參閱:曹妃甸旅遊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