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花費不到200元,暢遊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故宮

呐,沒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就是故宮。

其他四個: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的白宮,一國一處。但是這四宮中,比如白宮的壯觀度,哪比的上什麼美泉宮,

無憂宮,哪怕天鵝堡......這排名也是so怪。

突然就有種感覺:這個宮殿排名並不在於壯觀的外表,雄偉的樓宇。而在於對天下權力的影響。對,我想說中國就是牛X~

權力政治這些我不懂,也談不起來,要我說,我只能說故宮的美。

從天津到故宮,非常方便,買張54.5元的城際到北京南站,坐4塊錢的地鐵,4號線換乘1號線共六站,在天安門東下車,即可徒步走到故宮的東華門。

整個路程不超過1個半小時。這表示你可以睡一個美美的覺,自然醒,拿上包,帶上水杯,悠閒的去故宮溜達一圈,晚上回家還能趕上家裡吃晚餐。

如果算上返程,路費共計是117元。

下了地鐵以後你會需要這個:

(點擊可看大圖)

15分鐘步行,1.1公里也不算很遠。因為天安門門口☆禁☆交通規則挺多,所以打車也不方便,最好是步行。

然後就是買門票進故宮了,我把售票資訊給你們搬來了: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00元

珍寶館(即進入甯壽宮區,含戲曲館、石鼓館):10.00元

鐘錶館(即進入奉先殿區):10.00元

開放時間:1.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30~17:00

2.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8:30~16:30

Tips: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7月1日~8月31日)外,故宮博物院全年實行週一下午閉館的措施。

每週一開館時間為08:30~12:00,停止售票時間為11:00,停止檢票時間為11:10,閉館時間為12:00。

然後,重點啊!!同志們!帶好地圖再逛啊!!!我就是吃了血虧,東華門走了小半圈,直接從神武門出去了......回頭一看一臉懵逼。

問保安大叔,我剛出來的還能再進去麼,人家搖了搖頭......

(點擊可看大圖)

開逛!

從東華門進去,一眼過去是午門,

簡直驚歎。

礙於拍照技術限制,我也只能給大家展示到這了。圖片遠遠不及在現場的感受。豁然開朗、端莊肅穆、高屋建瓴、冠冕堂皇,總之這些詞兒當時都沒想起來。

當時詞窮,只有心裡默念,臥槽,好牛X!

通過午門,就可以遠眺太和門了。這樣一條通道望過去倒是給我了很多期盼,隱約能見到漢白玉的金水橋。

出了午門,就能見識見識象徵著等級制度的金水橋了。

怎麼叫等級制度森嚴,就是路都不讓你好好走!比如金水橋中間那座,橋面最寬,稱為“禦路橋”,只有皇帝才能走。兩旁的叫“王公橋”,只許宗室親王行走。再旁邊,就再低一級。以此類推。

人多是爭大橋通過,我走個旁的,清淨自得,體會一下“宮殿崢嶸籠紫氣,金渠玉砂五色水”的感覺。

大隊人流只顧著沖往太和殿。廣場左側的弘義閣門前“人跡罕至”。這倒是讓我可以更好體會它的美感。

到了太和殿門口,一對兒石獅子讓我瞬間就樂了,因為聯想起網上流傳的各種石獅子版本。大概這才是真正的石獅子族長形態吧。很多人去合影比起一個剪刀手,我又笑。這麼威嚴,這樣多輸氣勢。

太和殿過去,就是中和殿,然後就是保和殿。

可能大家都只顧著往前走,往前看。幸虧我是個例,喜歡抬頭。看著屋頂上的紅紅綠綠甚是好看。隨手記錄一張。

當時沒詞兒,說的是,啊真好看。現在有詞了:雕樑畫棟。

一個廣場比一個廣場的大氣,在這裡,充分滿足了我拍照的欲望。

當時還是臥槽,真特麼牛X的形容。

現在冷靜了,就能找到形容詞,比如:層台累榭、丹楹刻桷。對,還有個重橫交錯。古人的智慧果然是厲害,四個字就可以描出一幅畫,一個場景。

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鉤心鬥角是個動詞。其實這詞兒最開始是形容房屋的簷角。

《阿房宮賦》裡面有一句描寫阿房宮的句子“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意思就是房屋依勢而建,屋內建築向房心聚集,房屋邊角對峙而立,大氣壯觀。現在用來形容這裡,也是非常恰當。

偶見一面紅牆,上面細密精湛的雕花,讓我駐足半天。

每個雕花我都極愛,恨不得把牆拆走搬到自己家裡。線條流暢,活靈活現,琢磨這葉脈的紋路比例也是精妙。多一份嫌繁,少一份則寡。以為是在這處立牆做格外設計,不過後來我發現,這種牆,滿故宮都是.....

到這就離奉先殿不遠了。

奉先殿也就是鐘錶館所在處,門票10元,強烈推薦進去看!展出的十八世紀中外製造的各式鐘錶一百二十三件,每一件都美輪美奐。

此處我又發揮了下抬頭的精神,除了鐘錶,這裡的屋頂也是極美。

以前看電視劇裡,妃子爭那些奇珍異寶,我還在嗤之以鼻。現在看了這些種表,我想如果我是妃子,我也定是要爭一間最大的寢宮,把這些都搬到我宮裡去。

個人偏好雕琢的動物。還有很多按照樓閣、寶塔、花果、盆景、西洋建築、車馬人物製造的鐘錶也是巧奪天工,就連報時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可惜看不到了。

出了鐘錶館,我就直奔了乾清宮。相比其他宮殿的“流丹”瑰麗色彩,乾清宮倒是保留了些歷史的痕跡。

不說也想不起來,康熙和鼇拜那精彩的一戰,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和皇帝同命運,皇后的坤甯宮也是顏色凋零,從窗戶窺進去,一座雕滿花紋的衣櫃足可讓我意識到,什麼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派。

進不去參觀只好作罷,過了坤甯宮看到指示牌:前方就是御花園,不免心裡有些小激動。畢竟電視劇裡後宮間的恩怨情仇不少都是在這上演的。一襲青衣吟唱,萬花嬉戲放浪。

走!陪朕去御花園看看!

御花園的大小有些讓我失望。但是看看地圖,也沒問題,確實,它還沒有一個廣場一半大。

不過佈局也是精巧,一處隨拍一處景。

茂林修竹,鐘靈毓秀,是不是靠這幾個字就展開一幅畫面了呢?

然後......

然後我就特麼從神武門出來了啊!!!

什麼養心殿,慈甯宮,珍寶館等等等等

我統統都錯過了!!!

所以我說大家為什麼要仔細看地圖

千萬千萬不要走錯路!

這個

大概是我整篇遊記

最!有!用!的!經!驗!吧!

嗯,人生總要有點遺憾

最後,故宮,再見~

總之這些詞兒當時都沒想起來。

當時詞窮,只有心裡默念,臥槽,好牛X!

通過午門,就可以遠眺太和門了。這樣一條通道望過去倒是給我了很多期盼,隱約能見到漢白玉的金水橋。

出了午門,就能見識見識象徵著等級制度的金水橋了。

怎麼叫等級制度森嚴,就是路都不讓你好好走!比如金水橋中間那座,橋面最寬,稱為“禦路橋”,只有皇帝才能走。兩旁的叫“王公橋”,只許宗室親王行走。再旁邊,就再低一級。以此類推。

人多是爭大橋通過,我走個旁的,清淨自得,體會一下“宮殿崢嶸籠紫氣,金渠玉砂五色水”的感覺。

大隊人流只顧著沖往太和殿。廣場左側的弘義閣門前“人跡罕至”。這倒是讓我可以更好體會它的美感。

到了太和殿門口,一對兒石獅子讓我瞬間就樂了,因為聯想起網上流傳的各種石獅子版本。大概這才是真正的石獅子族長形態吧。很多人去合影比起一個剪刀手,我又笑。這麼威嚴,這樣多輸氣勢。

太和殿過去,就是中和殿,然後就是保和殿。

可能大家都只顧著往前走,往前看。幸虧我是個例,喜歡抬頭。看著屋頂上的紅紅綠綠甚是好看。隨手記錄一張。

當時沒詞兒,說的是,啊真好看。現在有詞了:雕樑畫棟。

一個廣場比一個廣場的大氣,在這裡,充分滿足了我拍照的欲望。

當時還是臥槽,真特麼牛X的形容。

現在冷靜了,就能找到形容詞,比如:層台累榭、丹楹刻桷。對,還有個重橫交錯。古人的智慧果然是厲害,四個字就可以描出一幅畫,一個場景。

大家是不是都覺得鉤心鬥角是個動詞。其實這詞兒最開始是形容房屋的簷角。

《阿房宮賦》裡面有一句描寫阿房宮的句子“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意思就是房屋依勢而建,屋內建築向房心聚集,房屋邊角對峙而立,大氣壯觀。現在用來形容這裡,也是非常恰當。

偶見一面紅牆,上面細密精湛的雕花,讓我駐足半天。

每個雕花我都極愛,恨不得把牆拆走搬到自己家裡。線條流暢,活靈活現,琢磨這葉脈的紋路比例也是精妙。多一份嫌繁,少一份則寡。以為是在這處立牆做格外設計,不過後來我發現,這種牆,滿故宮都是.....

到這就離奉先殿不遠了。

奉先殿也就是鐘錶館所在處,門票10元,強烈推薦進去看!展出的十八世紀中外製造的各式鐘錶一百二十三件,每一件都美輪美奐。

此處我又發揮了下抬頭的精神,除了鐘錶,這裡的屋頂也是極美。

以前看電視劇裡,妃子爭那些奇珍異寶,我還在嗤之以鼻。現在看了這些種表,我想如果我是妃子,我也定是要爭一間最大的寢宮,把這些都搬到我宮裡去。

個人偏好雕琢的動物。還有很多按照樓閣、寶塔、花果、盆景、西洋建築、車馬人物製造的鐘錶也是巧奪天工,就連報時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可惜看不到了。

出了鐘錶館,我就直奔了乾清宮。相比其他宮殿的“流丹”瑰麗色彩,乾清宮倒是保留了些歷史的痕跡。

不說也想不起來,康熙和鼇拜那精彩的一戰,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和皇帝同命運,皇后的坤甯宮也是顏色凋零,從窗戶窺進去,一座雕滿花紋的衣櫃足可讓我意識到,什麼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派。

進不去參觀只好作罷,過了坤甯宮看到指示牌:前方就是御花園,不免心裡有些小激動。畢竟電視劇裡後宮間的恩怨情仇不少都是在這上演的。一襲青衣吟唱,萬花嬉戲放浪。

走!陪朕去御花園看看!

御花園的大小有些讓我失望。但是看看地圖,也沒問題,確實,它還沒有一個廣場一半大。

不過佈局也是精巧,一處隨拍一處景。

茂林修竹,鐘靈毓秀,是不是靠這幾個字就展開一幅畫面了呢?

然後......

然後我就特麼從神武門出來了啊!!!

什麼養心殿,慈甯宮,珍寶館等等等等

我統統都錯過了!!!

所以我說大家為什麼要仔細看地圖

千萬千萬不要走錯路!

這個

大概是我整篇遊記

最!有!用!的!經!驗!吧!

嗯,人生總要有點遺憾

最後,故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