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渝姐說故事」用17年時間,她成為了油醪糟女神……

袁朝輝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油醪糟”傳承人

01

備好芝麻、核桃、花生、豬油……袁朝輝換了衣服、挽起袖子走到一口大鍋前,拿起特製的鍋鏟炒起“油醪糟”來。

今年39歲的袁朝輝是重慶涪陵人,也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油醪糟”的傳承人。

17年裡,她把她的青春、精力和金錢,都投入到了傳承這一文化遺產中。

02

“油醪糟”是早年間重慶涪陵、豐都一帶較為流行的小吃,據《涪陵市志》和《涪陵辭典》記載,涪陵油醪糟始創于清嘉慶四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而當各種小吃層出不窮,這一傳統小吃還未走出涪陵便走向了沒落。上世紀末,”油醪糟“湮沒在了各種小吃中。

袁朝輝的父親和大姨婆都掌握著精湛的”油醪糟“技術,從小袁朝輝跟著父母擺攤,知道這是袓上傳下來的手藝,而她是第十三代傳承人,所以袁朝輝也慢慢地學習炒制。2000年初,為順應大眾需求,袁朝輝家改行開辦了餃子館,”油醪糟“小吃退居二線。“為什麼家家戶戶曾經都愛的油醪糟,

還沒有走出涪陵,便成為了二線產品?”袁朝輝心裡難過極了,從小聽著油醪糟故事、吃著油醪糟長大的她,準備做一件大事,她要去振興、傳播油醪糟,即使賭上自己全部身家,也要去做。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一碗油醪糟是多麼奢侈的享受。”在袁朝輝的記憶裡,油醪糟就代表了美好生活。在涪陵,油醪糟還是男女訂親時的暗語,如果男方上門提親,

女方父母為他做上一碗油醪糟荷包蛋,這門親事就算是成了。女兒出嫁時,娘家的嫁妝裡,也會準備油醪糟,作為娘家對女兒的祝福,因為油醪糟是溫補的食物,常常作為產婦生產以後恢復食用。

03

袁朝輝計畫通過品牌推廣的方式,讓油醪糟走出去。

思來想去,她準備用自己的名字註冊——袁朝輝牌油醪糟。“很多人都勸我,讓我用個高大上的品牌名,但我認為,貼上了名字就是貼上了良心和責任,這也能督促我在今後不迷失自我。”袁朝輝將餃子館裡賺來的錢,一筆一筆投入到了油醪糟的生產和推廣中。

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面向全國徵集一批不含添加劑、防腐劑的地方特色產品時,袁朝輝看到了契機。在袁朝輝的再三請求下,世博會辦事處門衛讓她進了門。她用半個多小時將油醪糟的來歷和自己對油醪糟的感情進行了詳細解說,沒想到就真的入選了。

04

回到涪陵的袁朝輝火了,袁朝輝的產品走進了各大超市、景區,幾年十間產量翻了十幾倍,達到年產值上千萬元。2012年,涪陵油醪糟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袁朝輝成為這項遺產的傳承人。2016年,在由國家旅遊局批准,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評選中,油醪糟榮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如今,不少涪陵區飲食企業已經涉足油醪糟,曾經面臨生存壓力的涪陵區油醪糟品牌也因為油醪糟的名氣而起死回生。

“即使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也沒有後悔過,繼續把這項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是我這一輩子都要努力去做好的事。“袁朝輝說。

市婦聯網宣中心出品

編 輯 | 莫莫君 美 編 | 筱 顏

【精彩閱讀】

直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面向全國徵集一批不含添加劑、防腐劑的地方特色產品時,袁朝輝看到了契機。在袁朝輝的再三請求下,世博會辦事處門衛讓她進了門。她用半個多小時將油醪糟的來歷和自己對油醪糟的感情進行了詳細解說,沒想到就真的入選了。

04

回到涪陵的袁朝輝火了,袁朝輝的產品走進了各大超市、景區,幾年十間產量翻了十幾倍,達到年產值上千萬元。2012年,涪陵油醪糟成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袁朝輝成為這項遺產的傳承人。2016年,在由國家旅遊局批准,中國旅遊協會、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金牌旅遊小吃評選中,油醪糟榮獲中國金牌旅遊小吃稱號。

如今,不少涪陵區飲食企業已經涉足油醪糟,曾經面臨生存壓力的涪陵區油醪糟品牌也因為油醪糟的名氣而起死回生。

“即使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也沒有後悔過,繼續把這項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是我這一輩子都要努力去做好的事。“袁朝輝說。

市婦聯網宣中心出品

編 輯 | 莫莫君 美 編 | 筱 顏

【精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