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了媽才知道,有幾種病,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躲不過

既然是大部分孩子都會遇到的,那麼,一般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所以不用太擔心。

這些病,不是每個兒童都會經歷的,但是,因為“中招”比例高,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波及。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準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我們常見的,大多是生理性的,也就是出生後兩三天開始發病,

大約10天左右開始消退,一般沒什麼太大的問題。黃疸持續不退,或者反復發作,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就非常麻煩了。

大約60%以上的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會遇到。

新生兒濕疹

嬰兒濕疹,中醫稱之為“奶癬”,是有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

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皮損為由丘皰疹為主的多形性損害,有滲出傾向,反復發作,伴劇烈瘙癢,病因常難以確定。

在北方,成人的濕疹也不常見,但是沒想到,竟然是嬰兒的常見病,發病率能達到75%。

新生兒淚囊炎

新生兒淚囊炎又稱先天性淚囊炎,

是由於鼻淚管下端開口處的胚胎殘膜在發育過程中不退縮,或因開口處為上皮碎屑所堵塞,致使鼻淚管不通暢,淚液和細菌瀦留在淚囊中,引起繼發性☆禁☆感染所致

正常情況下,鼻淚管應該是通暢無阻的。但是,約有6%的足月產嬰兒鼻淚管下端的胚胎殘膜沒有退化掉,造成鼻淚管下端阻塞,眼淚無法順利流入鼻腔,因為剖宮產寶寶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

所以,剖宮產寶寶的發病率能達到16%。

新生兒淚囊炎的三大症狀為:流淚、大量的眼屎、眼瞼濕疹。絕大多數新生兒鼻淚管下端的殘膜可在生後4~6個周內自行萎縮而恢復通暢。

嬰兒臍疝

嬰幼兒臍疝是腹腔內容物經臍環向外突出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新生兒臍帶脫落後,臍部形成一個薄弱點,正常情況下隨著嬰兒生長這個薄弱點會慢慢閉鎖。但是當嬰兒肚臍兩側腹壁肌肉沒有很好發育,臍環沒有完全閉鎖,寶寶因為哭鬧、咳嗽以及腹瀉等導致腹腔壓力升高,就會導致腹腔內臟特別是小腸等從臍環突出,而形成臍疝。大部分孩子在兩歲前自愈。

在新生兒中,發病率並不高,約為5%~10%,在早產兒中,尤其是低於1500G的低體重兒發病率達到75%,而在2000~2500g,約為20%。女孩較男孩多2~3倍

黃昏焦慮症

關於黃昏焦慮,小編之前寫過文章。是嬰兒時期,生理與心理共同焦慮的一種行為,一般是認為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一種現象。

一般在嬰兒快出月子的時候出現,每天傍晚定時的大哭(像鬧鐘一樣準時),怎樣安撫都不管用,哭鬧若干小時後,就會恢復正常,第二天繼續如此。過程比較痛苦,但一般不會超過三個月。

很多人會把傍晚孩子的莫名哭鬧,歸為腸膠痛,但小編覺得,任何生理上的疾病,不會像鬧鐘一樣定時發病,應該是不定時的出現疼痛才對。

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

這個和黃昏焦慮一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情緒易激動的孩子更容易出現。

高燒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發疹性熱病,多見於6~18個月的嬰幼兒,典型的表現為高熱3~4天后,一般要燒到39-40度,挺嚇人的,熱退疹出。疹子大約一兩天后,就會退去,不會留疤痕。

這個病,比較麻煩的是,高燒時,醫生也難以判斷是幼兒急疹,只有燒退疹出,醫生才能判斷出幼兒急疹。大多數況,在發燒期間,帶孩子去看醫生,大多醫生會判斷為嗓子發紅,上呼吸道感染,還會開上一些抗生素。

此病發病率高達98.2%。六個月以下和兩歲以上,幾乎是不會得的,一般情況,得了一次,就不會再得了。

因為燒的溫度比較高,美林幾乎都不管用了,降下來沒多久,又燒上去,所以,遇到幼兒急疹時,每個媽媽都超級心力交瘁。

腿疼 生長痛

兒童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協調所致,下肢肌肉疼痛,且多發生於夜間。

大多出現在膝關節,和小腿處,但也有孩子會出現在胳膊、手腕、腳踝等,甚至包括腸胃。

有些孩子比較輕,家長揉揉就能緩解,但也有比較重的,例如小編的孩子,一但痛的嚴重時,哭著在床上打滾,滿頭大汗。

大約有20%的孩子,會在二三歲以後出現,大約在十歲以後就會消失。有些孩子比較輕,

當了媽以後才知道,養個孩子,不是一般的焦心,本以為自家的孩子,養的又高又胖,抵抗力也強,可畢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各個器官發育完善的過程,所以很多問題,真是不可避免,加油吧,所有媽媽們。

而在2000~2500g,約為20%。女孩較男孩多2~3倍

黃昏焦慮症

關於黃昏焦慮,小編之前寫過文章。是嬰兒時期,生理與心理共同焦慮的一種行為,一般是認為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一種現象。

一般在嬰兒快出月子的時候出現,每天傍晚定時的大哭(像鬧鐘一樣準時),怎樣安撫都不管用,哭鬧若干小時後,就會恢復正常,第二天繼續如此。過程比較痛苦,但一般不會超過三個月。

很多人會把傍晚孩子的莫名哭鬧,歸為腸膠痛,但小編覺得,任何生理上的疾病,不會像鬧鐘一樣定時發病,應該是不定時的出現疼痛才對。

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是指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

這個和黃昏焦慮一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情緒易激動的孩子更容易出現。

高燒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發疹性熱病,多見於6~18個月的嬰幼兒,典型的表現為高熱3~4天后,一般要燒到39-40度,挺嚇人的,熱退疹出。疹子大約一兩天后,就會退去,不會留疤痕。

這個病,比較麻煩的是,高燒時,醫生也難以判斷是幼兒急疹,只有燒退疹出,醫生才能判斷出幼兒急疹。大多數況,在發燒期間,帶孩子去看醫生,大多醫生會判斷為嗓子發紅,上呼吸道感染,還會開上一些抗生素。

此病發病率高達98.2%。六個月以下和兩歲以上,幾乎是不會得的,一般情況,得了一次,就不會再得了。

因為燒的溫度比較高,美林幾乎都不管用了,降下來沒多久,又燒上去,所以,遇到幼兒急疹時,每個媽媽都超級心力交瘁。

腿疼 生長痛

兒童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協調所致,下肢肌肉疼痛,且多發生於夜間。

大多出現在膝關節,和小腿處,但也有孩子會出現在胳膊、手腕、腳踝等,甚至包括腸胃。

有些孩子比較輕,家長揉揉就能緩解,但也有比較重的,例如小編的孩子,一但痛的嚴重時,哭著在床上打滾,滿頭大汗。

大約有20%的孩子,會在二三歲以後出現,大約在十歲以後就會消失。有些孩子比較輕,

當了媽以後才知道,養個孩子,不是一般的焦心,本以為自家的孩子,養的又高又胖,抵抗力也強,可畢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各個器官發育完善的過程,所以很多問題,真是不可避免,加油吧,所有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