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慈禧太后的乾女兒

清朝光緒年間,陝西涇陽魯橋鎮孟店村(今屬三原縣)有個周姓的大戶人家,女兒周瑩從小與涇陽縣安吳堡村的名門大戶吳聘訂了婚約。未婚夫吳聘一直體弱多病,多方求醫均毫無效果,

家裡人遂用中國最古老的“結婚沖喜”辦法來給他治病。

那一年,16歲的周瑩嫁到了吳家。那知她結婚剛剛10天,年僅17歲的丈夫吳聘就一命歸陰了。兩年後,周瑩的公公、婆婆亦相續辭世。從此,吳家大院就由周瑩獨自掌管,所以當地人至今還稱她為“安吳寡婦”。

《那年花月正圓》中飾演周瑩的孫儷

安吳堡村的人都說安吳寡婦原本是王母娘娘身邊的玉女,因不甘寂寞,私自下凡,來到了人間。也有人說她是蜘蛛精轉世,因為她三丈六高的墓碑被巨雷擊開,一隻碩大的黑蜘蛛轟然墜地。因為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所以她善於變化,坐下來是個大人,站起來又是個小人。傳說終歸是傳說,安吳寡婦非常有錢卻是實實在在的。

光緒11年(1885年),

安吳寡婦來到涇陽縣城,召集各界名流說要在涇陽修一座文廟。名流們以為安吳寡婦要他們出錢,個個膽戰心驚,低頭不語。安吳寡婦知道大家的心思,笑了笑,說:“我今天叫大家來並不是讓大家來出錢,只是想告訴大家一聲,讓大家做個見證,也好在社會上給我揚個名聲。”一聽不要他們出錢,名流們這才連連翹起大拇指,齊聲稱頌安吳寡婦修文廟的行為實為善舉。

文廟破土動工這一天,安吳寡婦的三寸金蓮邁著輕盈的碎步在工地上走了一圈,最後站在一處,三寸金蓮輕輕一點,說:“就從這裡動工。”工匠們遵照她的指示,趕緊施工。那知一鐝頭挖下去竟然挖出了滿滿一罐金子,一罐銀子,在場之人無不驚得目瞪口呆。結果,從地下挖出的這兩罐金銀在涇陽縣城蓋了個文廟還沒有用完,安吳寡婦又在安吳堡村附近的雲陽鎮蓋了個城隍廟。

涇陽文廟

那一年,八國聯軍佔領了北京城,慈禧太后一路逃難來到了西安城。安吳寡婦聞訊後心想,吳家雖是涇陽縣城的大戶人家,但現在公公、婆婆、丈夫均已作古,自己一個婦道人家獨自撐起吳家大院的門面,難免受人欺負。如今老佛爺來到了西安,

這豈不是上天賜給我一個千載難逢的、背靠大樹的良機?於是,她決定拜見慈禧太后。

有人擔心安吳寡婦是一個平民百姓,去了老佛爺未必肯賞臉接見。安吳寡婦卻認為老佛爺一定會見她的,道理很簡單,如果老佛爺住在紫禁城裡,自己前去求見,那肯定是白日做夢。可現在老佛爺正在落難之中,我帶著銀兩前去求見,她能不見嗎?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安吳寡婦認為老佛爺雖貴為皇太后,但她也是個女人,女人和女人是很容易溝通的。

打定主意後,安吳寡婦隨即帶了10萬兩銀票、一座價值連城的古董——紫檀木屏風以及其它貴重的貢品,坐轎來到了西安城,要求拜見慈禧太后。果然,安吳寡婦的禮單送進去沒多久,慈禧太后就傳旨讓她見駕。

慈禧太后出行

來到慈禧太后下榻的房間裡,安吳寡婦向老佛爺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後,慈禧太后給她賜了個座,並詢問安吳寡婦家裡的一些情況。安吳寡婦就把她婚後10天丈夫就因病離她而去,兩年後公公、婆婆又相繼病逝,她不得不獨自挑起吳家大院掌櫃的大樑等情況向慈禧太后講述了一遍。

說到傷心處,安吳寡婦不由傷心落淚,啜泣不已。大概是安吳寡婦的經歷使慈禧太后想起了自己體弱多病、30歲出頭即離她而去的丈夫咸豐皇帝,所以慈禧太后也不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這正是:英雄惜英雄,寡婦愛寡婦。

閒談中,慈禧太后的雙眼始終沒有離開過安吳寡婦那一雙小巧玲瓏的三寸金蓮。原來,滿清時期,漢族的女人從小纏足,長大後就成了“三寸金蓮”。而滿族女人卻沒有這個風俗習慣,她們全都是有一雙自然成長的天足。雖說少年時代的慈禧也曾在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可畢竟她入宮幾十年了,此後再也沒見過小腳子女人。如今她一個小腳子女人竟然和她面對面地坐在一起促膝談心,這怎麼能不引起她的好奇之心呢?

傳為周瑩本人照(網路圖片)

原來如此,安吳寡婦這才知道老佛爺為什麼對她的臭腳那麼地感興趣。

“女人大腳好看還是小腳好看?”這個問題可把安吳寡婦難住了,說大腳好看吧,老佛爺如果要問,大腳好看你為什麼要留個小腳,她應該怎麼回答?再者說了,天下女人那個願意說自己不好看呀?說小腳好看吧,這豈不等於說老佛爺不好看了嗎?那不就犯了誅滅九族的大罪了!然而,安吳寡婦畢竟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她只稍稍思考了那麼一瞬間,即不慌不忙地答道:“回稟老佛爺,您老是大人,所以大腳好看;民婦是小人,當然是小腳好看了。”慈禧太后聽罷,果然鳳顏大悅。

落難中的慈禧太后見有人如此慷慨地送銀子、寶貝給她,心裡本來就非常高興。又見安吳寡婦模樣俊俏,說話乖巧,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加之兩人都是女人,經歷又有著驚人地相似之處,於是她讓李蓮英傳她的旨意:“涇陽吳周氏在國難當頭能深明大義,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特封為二品夫人(安吳寡婦死後被追封為一品夫人)。”接著,又傳旨收吳周氏為“義女”,即我們民間所說的“乾女兒”,並賞穿黃馬褂,敕建貞節牌坊,留在西安伴駕。

周家大院(網路圖片)

隨後,慈禧太后又讓李連英捧來文房四寶,在黃絹上親筆書寫了“護國夫人”四個大字,贈給安吳寡婦。考慮到吳周氏無子,慈禧太后還特意讓光緒皇帝為安吳寡婦寫了個“隨意擇子”的聖旨。真是難得乾娘為安吳寡婦考慮得如此周全!

當時慈禧太后境遇極為不佳,內有義和團造反,外有八國聯軍入侵,心情難免有些鬱悶。安吳寡婦隨侍左右後,不時說些鄉間俚語,田園秩事,為慈禧太后寬心解悶,慈禧太后心裡非常高興。一天,慈禧太后說到求神問卜的事情,安吳寡婦奏道,涇陽縣有個二郎廟,是隋唐名將李靖的修真之所,十分靈驗,慈禧當即決定,在安吳寡婦貞潔牌坊建成之日,以親臨涇陽縣觀禮為由,前往二郎廟抽籤。

慈禧要到涇陽縣來的消息傳開後,涇陽縣上下就亂成了一鍋粥,又是加寬咸陽到涇陽縣的便道,又是在涇河上架橋,忙活了整整一個月,接駕的準備工作才算就緒,只等著太后老佛爺御駕親臨了。

這一天,慈禧離開西安,沿途黃土墊道,灑水淨街,老百姓被勒令躲在家裡不許上街。可習慣了熱鬧的慈禧太后卻感到十分憋屈,還沒進涇陽縣城便下旨取消禁令,允許百姓上街觀瞻儀仗。一時涇陽縣街道上人山人海,萬人空巷,“萬歲,萬歲,萬萬歲!”、“皇恩浩蕩”等頌揚之聲響徹雲霄。如今的涇陽縣“擋駕橋村”就是當年慈禧太后到達涇陽縣後落轎、下轎的地方。

涇陽縣二郞廟(網路圖片)

說也奇怪,已經連續乾旱了近兩個月的涇陽縣,自打慈禧太后駕臨之日起接連下了兩三天的雨。雖然老百姓們被迫冒雨接駕,但大家心裡很高興,因為旱情得到了緩解。來年的豐收有望了。

清宣統二年,亦即1910年,42歲的安吳寡婦因病去世,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但她也是個女人,女人和女人是很容易溝通的。

打定主意後,安吳寡婦隨即帶了10萬兩銀票、一座價值連城的古董——紫檀木屏風以及其它貴重的貢品,坐轎來到了西安城,要求拜見慈禧太后。果然,安吳寡婦的禮單送進去沒多久,慈禧太后就傳旨讓她見駕。

慈禧太后出行

來到慈禧太后下榻的房間裡,安吳寡婦向老佛爺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禮後,慈禧太后給她賜了個座,並詢問安吳寡婦家裡的一些情況。安吳寡婦就把她婚後10天丈夫就因病離她而去,兩年後公公、婆婆又相繼病逝,她不得不獨自挑起吳家大院掌櫃的大樑等情況向慈禧太后講述了一遍。

說到傷心處,安吳寡婦不由傷心落淚,啜泣不已。大概是安吳寡婦的經歷使慈禧太后想起了自己體弱多病、30歲出頭即離她而去的丈夫咸豐皇帝,所以慈禧太后也不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這正是:英雄惜英雄,寡婦愛寡婦。

閒談中,慈禧太后的雙眼始終沒有離開過安吳寡婦那一雙小巧玲瓏的三寸金蓮。原來,滿清時期,漢族的女人從小纏足,長大後就成了“三寸金蓮”。而滿族女人卻沒有這個風俗習慣,她們全都是有一雙自然成長的天足。雖說少年時代的慈禧也曾在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可畢竟她入宮幾十年了,此後再也沒見過小腳子女人。如今她一個小腳子女人竟然和她面對面地坐在一起促膝談心,這怎麼能不引起她的好奇之心呢?

傳為周瑩本人照(網路圖片)

原來如此,安吳寡婦這才知道老佛爺為什麼對她的臭腳那麼地感興趣。

“女人大腳好看還是小腳好看?”這個問題可把安吳寡婦難住了,說大腳好看吧,老佛爺如果要問,大腳好看你為什麼要留個小腳,她應該怎麼回答?再者說了,天下女人那個願意說自己不好看呀?說小腳好看吧,這豈不等於說老佛爺不好看了嗎?那不就犯了誅滅九族的大罪了!然而,安吳寡婦畢竟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她只稍稍思考了那麼一瞬間,即不慌不忙地答道:“回稟老佛爺,您老是大人,所以大腳好看;民婦是小人,當然是小腳好看了。”慈禧太后聽罷,果然鳳顏大悅。

落難中的慈禧太后見有人如此慷慨地送銀子、寶貝給她,心裡本來就非常高興。又見安吳寡婦模樣俊俏,說話乖巧,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加之兩人都是女人,經歷又有著驚人地相似之處,於是她讓李蓮英傳她的旨意:“涇陽吳周氏在國難當頭能深明大義,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特封為二品夫人(安吳寡婦死後被追封為一品夫人)。”接著,又傳旨收吳周氏為“義女”,即我們民間所說的“乾女兒”,並賞穿黃馬褂,敕建貞節牌坊,留在西安伴駕。

周家大院(網路圖片)

隨後,慈禧太后又讓李連英捧來文房四寶,在黃絹上親筆書寫了“護國夫人”四個大字,贈給安吳寡婦。考慮到吳周氏無子,慈禧太后還特意讓光緒皇帝為安吳寡婦寫了個“隨意擇子”的聖旨。真是難得乾娘為安吳寡婦考慮得如此周全!

當時慈禧太后境遇極為不佳,內有義和團造反,外有八國聯軍入侵,心情難免有些鬱悶。安吳寡婦隨侍左右後,不時說些鄉間俚語,田園秩事,為慈禧太后寬心解悶,慈禧太后心裡非常高興。一天,慈禧太后說到求神問卜的事情,安吳寡婦奏道,涇陽縣有個二郎廟,是隋唐名將李靖的修真之所,十分靈驗,慈禧當即決定,在安吳寡婦貞潔牌坊建成之日,以親臨涇陽縣觀禮為由,前往二郎廟抽籤。

慈禧要到涇陽縣來的消息傳開後,涇陽縣上下就亂成了一鍋粥,又是加寬咸陽到涇陽縣的便道,又是在涇河上架橋,忙活了整整一個月,接駕的準備工作才算就緒,只等著太后老佛爺御駕親臨了。

這一天,慈禧離開西安,沿途黃土墊道,灑水淨街,老百姓被勒令躲在家裡不許上街。可習慣了熱鬧的慈禧太后卻感到十分憋屈,還沒進涇陽縣城便下旨取消禁令,允許百姓上街觀瞻儀仗。一時涇陽縣街道上人山人海,萬人空巷,“萬歲,萬歲,萬萬歲!”、“皇恩浩蕩”等頌揚之聲響徹雲霄。如今的涇陽縣“擋駕橋村”就是當年慈禧太后到達涇陽縣後落轎、下轎的地方。

涇陽縣二郞廟(網路圖片)

說也奇怪,已經連續乾旱了近兩個月的涇陽縣,自打慈禧太后駕臨之日起接連下了兩三天的雨。雖然老百姓們被迫冒雨接駕,但大家心裡很高興,因為旱情得到了緩解。來年的豐收有望了。

清宣統二年,亦即1910年,42歲的安吳寡婦因病去世,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