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走馬雙合之僑茶管理區——越僑風情濃

上世紀70年代末,由於歷史原因,三千多越僑在國家的安排下來到了雙合(原合成華僑農場)這塊土地上。30多年來,越僑民眾在雙合勞作、生息,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目前,僑民居住在僑山、長寧、鶴嶺等十多個僑點,

這些僑點環繞著原合成華僑農場,歸屬於僑茶管理區。

十 裡 茶 飄 香

從雙和公路合成加油站往雙合鎮府方向或省道高銅線石頭嶺、鶴嶺路段沿途茶園連綿,得益於近年推行的“林相改造”工作,不少茶園少了林木遮擋,更顯風采。

這裡就是被評為廣東省“最具生態價值茶鄉”的雙合“十裡茶鄉”!茶園以雲南大葉種為主,基本都是僑民在打理,據瞭解,目前僑民種植的茶園超過1500畝。近年來,隨著雙合大力發展鄉村遊,茶園也成為雙合鄉村遊的景點,成為遊客們觀賞茶園風光、體驗摘茶樂趣好去處。

從歸國開始,僑民便從事茶葉工作,至今仍然有不少僑民是“茶民”,他們種茶、採茶、制茶,成為雙合茶產業的基本力量。

曾有一段時間,雙合茶青低到4毛錢一斤,但近年來,隨著雙合鄉村遊的開展,雙合茶名聲越來越亮,暢銷省內。水漲船高,

現在一般茶青都要5元一斤,而春茶的話則在10元一斤左右,高的時候要15元一斤,甚至更高。僑民們通過種植茶葉能夠獲得較好的收入。

僑民還經營家庭作坊,自己種茶、採茶、制茶。近年來,僑民們茶品牌意識開始加強,出現了“僑益康”、“鼎豐”、“真鬥”、“僑金頂”、“十裡茶鄉”等茶品牌。

僑益康茶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僑民中最大的一家茶企,目前該茶廠已經通過QS認證,還被評為鶴山市農業龍頭企業。

梅尖茶 (浪子心攝)

僑民們種的茶種普遍以雲南大葉種為主,僑民陳真鬥獨闢蹊徑,將快要在鶴山絕跡的梅尖茶重新培育,製作出香味獨特的“真鬥”牌梅尖茶。年青梅尖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越 僑 風 情 濃

行走雙合僑點,一股越僑風情便撲面而來。

讓人感受明顯的便是仿照越南風格建設的越僑居所,這些建築普遍痩長,外觀多用奶黃色。

僑民採茶時所戴帽子也是有越南風格的斗笠,這種斗笠以竹子作為胎骨、附上一層層堅韌葵絲編成的寬大帽子,並使用絲線固定,呈圓錐形,輕便好用,遮風擋雨。來到茶園,說不定還有機會見到戴著越南帽子的妹子摘茶呢!

此外,還有越南奧黛,也就是越南旗袍。穿上越南奧黛,女子顯得更加婀娜多姿。

僑民們還帶回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美食,出名的如越南春捲、越南腸粉、越南扣肉等。越南菜,以天然清爽居多,口味帶酸、甜,清淡不油膩,就算是肉食吃起來也是非常開胃!

為了更好展現越僑風情,目前雙合鎮正在打造越僑文化館;同時為更好改善僑民生活,建設僑民生活中心,並規劃配套建設東南亞風情特色商業街、越僑特色旅遊公園等,使僑民生活中心成為宜居宜遊的地方。

圖為鶴山市長林賢進在鶴山市委常委、雙合鎮委書記余登偉等領導陪同下調研越僑文化館建設情況

(轉自《日月雙合醉鄉村》)

僑民採茶時所戴帽子也是有越南風格的斗笠,這種斗笠以竹子作為胎骨、附上一層層堅韌葵絲編成的寬大帽子,並使用絲線固定,呈圓錐形,輕便好用,遮風擋雨。來到茶園,說不定還有機會見到戴著越南帽子的妹子摘茶呢!

此外,還有越南奧黛,也就是越南旗袍。穿上越南奧黛,女子顯得更加婀娜多姿。

僑民們還帶回了具有越南特色的美食,出名的如越南春捲、越南腸粉、越南扣肉等。越南菜,以天然清爽居多,口味帶酸、甜,清淡不油膩,就算是肉食吃起來也是非常開胃!

為了更好展現越僑風情,目前雙合鎮正在打造越僑文化館;同時為更好改善僑民生活,建設僑民生活中心,並規劃配套建設東南亞風情特色商業街、越僑特色旅遊公園等,使僑民生活中心成為宜居宜遊的地方。

圖為鶴山市長林賢進在鶴山市委常委、雙合鎮委書記余登偉等領導陪同下調研越僑文化館建設情況

(轉自《日月雙合醉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