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1歲女孩長期吃“5毛辣條”患罕見病暴瘦20斤?這些是非你該知道

這幾天,一篇《綿陽女孩愛吃辣條誘發罕見克羅恩病體重暴瘦20斤》報導廣泛傳播,國民小零食——辣條又一次成了焦點。

據媒體報導,四川綿陽11歲的女孩愛吃五毛一袋的辣條,出現嚴重腹痛,

每天腹瀉10多次,體重減輕20多斤,最終被診斷為罕見的“克羅恩病”,先來看則視頻↓↓↓

視頻由新京報動新聞製作

11歲女孩患罕見病,辣條可能是誘因

據成都商報報導,四川綿陽一位元11歲女孩出現腹痛、腹瀉不止等身體不適的情況,體重一下就瘦了20多斤。最初以為只是簡單腸炎,沒想到多次治療無效,後經檢查和醫生的反復討論後診斷為罕見的克羅恩病。

綿陽市第八人民醫院胃腸內科主任左小梅介紹,

克羅恩病非常罕見,不過近年來發病率增加,特別是青少年患者增加,而且,很多時候被老百姓誤以為是慢性腸炎,所以就醫不及時,誤診率也高。

但11歲的女孩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罕見病呢?經詢問發現,自從一年多前轉學回老家,女孩經常拿買早飯的錢去買零食,最愛吃的是吃5毛一包的辣條,書包裡少則2袋、多則5、6袋。醫生認為,長期吃辣條可能是是克羅恩病的誘因。

左小梅稱,克羅恩病是一種非特異性☆禁☆感染的炎症,也就是沒有明確的細菌等導致生病,但長期吃辣條肯定是發病的誘因。首先,有些辣條不衛生,其次,含有大量的香精、孜然等刺激腸胃的調味品,小孩本來發育就不完全,如果大量食用,必然刺激腸道,從而降低自身抵抗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胡兵也表示,克羅恩病的病因目前還沒有完全研究透,

包括感染、遺傳、免疫在內的很多因素會導致該病的發生。不過,小女孩愛吃辣條,長期吃不衛生的食品,會刺激腸道,引發腸道炎症,加重病情。

辣條也有“正規軍”,該警惕“三無”產品

在此次報導之前,有關辣條有害的各種傳聞也有很多,例如“辣條生產環境髒亂差”、“辣條含有食品添加劑,有害身體健康”、“吃辣條導致腎衰竭”等,辣條的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此前,綠松鼠做過梳理,

自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195批次辣條上了食藥監局的“黑名單”。

在通報的180起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是主要原因,其中菌落總數超標占68起,甜蜜素超標占30起。在131家企業中,僅49家擁有注冊商標,占比為37.4%,因此外包裝標識內容缺失或不全,也是辣條行業的一大問題。

在初創期,辣條准入門檻低,出現大量作坊式企業。僅在2000年,河南的調味面製品企業多達4000家,鄭州市平江商會秘書長李長根曾提到,當時全是手工作坊,加工粗糙,除了一台擠壓膨化機外,再難找到第二件像樣的食品機械,每天產能在幾百件以上的微乎其微。

但近幾年來,辣條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據鄭州市平江商會統計,河南調味面製品企業從2000年的4000多家減至2009年末的1000多家,2017年全省僅剩236家,年產值卻由2009年的80多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億元。正規辣條企業也在加緊生產裝備升級換代,以實現自動化生產。

目前調味面製品(即辣條)國家標準草稿正在制定中,行業標準已經制定完畢等待公示。其均對辣條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範圍、檢測標準擬做出規範,將結束往日沒有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

如果是按照標準生產的辣條,偶爾吃吃是沒有問題的,最應該警惕的是“三無”產品、5毛辣條。廉價的辣條背後是遍地開花的三無作坊,很多辣條的生產從原料、加工、運輸都沒有保障。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認為,作為一種食品的“辣條”本身是無辜的,辣條製作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辣條的非法生產,需要打擊的是“非法生產的任何食品”。

辣條等零食不宜多吃

其實,辣條又叫大麵筋、素牛筋等,它是用小麥粉或其他穀物、豆類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食品。很多人說辣條是垃圾食品、沒有任何營養,但實際上,經過加工之後,辣條的澱粉和蛋白質都還在。只不過,辣條作為一種油炸豆製品或面製品,不僅味道很重,而且是典型的高油高鹽食品,從營養學角度是非常不健康的。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也表示,辣條食品的營養價值比較差,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不提倡人們多吃,尤其是不提倡中小學生大量吃。“一些小零食最大的問題在於從原料到生產,可能存在諸多不符合食品生產要求的地方,如三無產品,小作坊生產,生產設施簡陋,大量使用香料來掩蓋原料的劣質等。”

我國曾頒佈了一個《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種,辣條就屬於“限制食用”的零食。但實際上,學校周邊尤其是農村和鄉鎮中小學周邊長期有辣條銷售,尤其是一些三無產品。

家長還是要少讓孩子吃辣條等五毛食品,幫助孩子養成健康意識的習慣。

延伸閱讀:為什麼辣條那麼難戒?

辣條被認為是80後、90後記憶中的經典零食,很多人明明知道辣條並不健康,卻仍然戒不掉,這是為什麼呢?

朱毅曾告訴綠松鼠,辣條特有的香辛味是因為添加了鹹味香精,這種鹹味香精一般由香精劑和增味劑調和而來,香味濃郁,口感獨特,從而產生了令人“上癮”的感覺。

此外,由於辣味可以刺激食欲,即便是辣的難受,也會出現越辣越想吃的情況。辣條作為一種重口味食品,能夠會刺激體內激素分泌,加快新陳代謝,從而增強饑餓感,也符合人類進化口味的偏好。

綠松鼠溫馨提示,雖然很難戒,但為了健康還是要少吃哦!

采寫 、編輯 / 張曉榮

河南調味面製品企業從2000年的4000多家減至2009年末的1000多家,2017年全省僅剩236家,年產值卻由2009年的80多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225億元。正規辣條企業也在加緊生產裝備升級換代,以實現自動化生產。

目前調味面製品(即辣條)國家標準草稿正在制定中,行業標準已經制定完畢等待公示。其均對辣條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範圍、檢測標準擬做出規範,將結束往日沒有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

如果是按照標準生產的辣條,偶爾吃吃是沒有問題的,最應該警惕的是“三無”產品、5毛辣條。廉價的辣條背後是遍地開花的三無作坊,很多辣條的生產從原料、加工、運輸都沒有保障。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認為,作為一種食品的“辣條”本身是無辜的,辣條製作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辣條的非法生產,需要打擊的是“非法生產的任何食品”。

辣條等零食不宜多吃

其實,辣條又叫大麵筋、素牛筋等,它是用小麥粉或其他穀物、豆類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食品。很多人說辣條是垃圾食品、沒有任何營養,但實際上,經過加工之後,辣條的澱粉和蛋白質都還在。只不過,辣條作為一種油炸豆製品或面製品,不僅味道很重,而且是典型的高油高鹽食品,從營養學角度是非常不健康的。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也表示,辣條食品的營養價值比較差,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不提倡人們多吃,尤其是不提倡中小學生大量吃。“一些小零食最大的問題在於從原料到生產,可能存在諸多不符合食品生產要求的地方,如三無產品,小作坊生產,生產設施簡陋,大量使用香料來掩蓋原料的劣質等。”

我國曾頒佈了一個《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種,辣條就屬於“限制食用”的零食。但實際上,學校周邊尤其是農村和鄉鎮中小學周邊長期有辣條銷售,尤其是一些三無產品。

家長還是要少讓孩子吃辣條等五毛食品,幫助孩子養成健康意識的習慣。

延伸閱讀:為什麼辣條那麼難戒?

辣條被認為是80後、90後記憶中的經典零食,很多人明明知道辣條並不健康,卻仍然戒不掉,這是為什麼呢?

朱毅曾告訴綠松鼠,辣條特有的香辛味是因為添加了鹹味香精,這種鹹味香精一般由香精劑和增味劑調和而來,香味濃郁,口感獨特,從而產生了令人“上癮”的感覺。

此外,由於辣味可以刺激食欲,即便是辣的難受,也會出現越辣越想吃的情況。辣條作為一種重口味食品,能夠會刺激體內激素分泌,加快新陳代謝,從而增強饑餓感,也符合人類進化口味的偏好。

綠松鼠溫馨提示,雖然很難戒,但為了健康還是要少吃哦!

采寫 、編輯 / 張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