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英、法、日本等國家對於兒童性侵的法律規定是怎麼樣的?

近期發生的兩起幼稚園虐☆禁☆童事件,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具體可查��被扎針、喂藥、注射、猥褻……我們的孩子正在遭遇非人的虐待)但抨擊和謾駡如果不能演變為落到實處的督促和改變,

那麼它也只會是毫無價值的口頭宣洩。

對虐待、性侵兒童案件,世界各國對的法律規定和管制方法是怎樣的?

印度

2012年4月26日,印度內閣討論一份新法提案,與18歲以下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或意圖性接觸的行為可能被視為犯罪。

這部打擊性侵兒童行為的提案,

呼籲對罪犯進行嚴懲,那些對未成年人進行性騷擾、性侵害以及嚴重性侵害的人,將面臨3年監禁到終身監禁的懲罰。

議案還希望將虐待男孩、拐賣人口、從事兒童色☆禁☆情活動等視為犯罪行為,成年人年齡界限從16歲調到18歲,與《禁止童婚法案》等其他法律規定中的年齡界定相一致。這是印度首次以立法形式解決針對兒童的性犯罪行為。

美國

1994年7月29日,小女孩梅根·坎卡在家裡的院子玩的時候,

被一個性侵慣犯騙走,然後殘忍奸殺。隨後,美國通過了著名的《梅根法案》(Megan's Law),將正式建檔的性犯罪案件資料放到網上以供讀取,且罪犯被釋放後必給予以備案存檔。

《梅根法案》後來引起一系列美國聯邦、地方法案對於防止兒童性侵行為的法律框架的共同構建。其中規定了性犯罪的分級,對應不同分級的登記和公告制度,以及不按規定執行後的處罰方案。

現在,美國的五十個州都已實施了梅根法,幾乎形成了天羅地網。

美國的虐☆禁☆童定義相當嚴格。在美國父母絕沒有痛打孩子的權利。

一旦發現有父母痛打孩子,任何人都可以向警察局或美國兒童救助中心報告。美國各個州基本認定有六種對兒童的虐待和忽視。

第一是對兒童的身體傷害。

第二是對孩子的忽視。

第三是對兒童的性虐待,包括在孩子面前故意暴露自己的生☆禁☆殖☆禁☆器,撫摸孩子的性☆禁☆器官,與孩子有性行為,強☆禁☆姦或雞☆禁☆奸等。

第四是對兒童的感情或心理傷害。

第五是拋棄孩子。

第六是毒☆禁☆品或藥品虐待。

美國的孩子,不屬於父母,而屬於國家。父母以及監管人沒有權利對兒童動手指頭或辱駡。一旦發現孩子在家受到虐待,美國的兒童保護服務機構可以到你家把孩子帶走,由國家出面照顧。

韓國

2010年6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化學閹割法案”,決定對19歲以上的兒童性犯罪者實行藥物治療,根除罪犯的性衝動。韓國由此成為亞洲第一個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的國家。

《熔爐》公映後,震撼韓國社會,引起波瀾壯闊的全民關注,要求重新調查光州仁和聾啞學校學生被性侵犯及暴力對待一案,終至2011年10月28日,“熔爐法”于韓國會立法成功。

根據新法,對殘障及13歲以下兒童作性暴行罪犯追訴期限的規定將被取消,對侵害殘障及兒童者,刑罰將加重可至終生監禁,如罪犯為教育或福利機構有關人員,刑罰將再加重。而原法律內假設受害人不反抗即表示同意的“不抵抗”條款被取消。

2014年9月29日,韓國法務部和法院方面表示實行《兒童虐待犯罪處罰特例法》之後,虐待兒童致死或嚴重傷害兒童的犯罪者最高可被判處無期徒刑。

另外,在接收兒童虐待犯罪的有關申報後,前往現場的專門機構人員或警員在尊重受害兒童意願的範圍內,可採取將兒童送往保護設施或醫療設施等緊急保護措施。對於虐待和嚴重傷害子女的父母,檢察官可向法院申請喪失其對子女的親權。

日本

在日本一旦發生虐☆禁☆童行為,按照法律,有關人員可以進行調查,傳喚監護人,或者根據需要到監護人家實地調查。如果監護人拒絕服從,獲得法院的搜查令後,可以強制搜查。

如果確認虐待兒童事實存在,則可以拒絕監護人帶回孩子,嚴重的話還可以剝奪父母的監護權。

幼師的虐☆禁☆童罪行一經發現,面臨的會是嚴厲的法律制裁,2016年4月25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處虐☆禁☆童者南木愛美。

這名老師強行給一名4歲男孩餵食沾有芥末的炸雞塊,並威脅他,“如果吐出來就揍他”,而且笑著用手機拍下男孩哭泣的視頻。她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緩期3年執行。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兒童保護的法律執行上有令各國矚目的獨特模式。為保障兒童各項權益進一步得到落實,新南威爾士州還專門制定了《兒童和青少年委員會法》,組建了兒童和青少年委員會。

該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推進和監督社區兒童的整體安全、福利和幸福狀況,監控由兒童提出或代表兒童提出的投訴趨向,對影響兒童的事項組織專門調查等。

以新南威爾士州1987年的《兒童法院法》為例,兒童法院由首席治安法官和兒童治安官組成,有資格被任命為兒童治安官的人必須是首席治安法官認可的有處理兒童和青少年事務能力的治安法官,而且依據法律規定,兒童治安官應當接受不間斷的培訓。

在悉尼、墨爾本等澳大利亞大城市中,兒童享受到全方位的關照。在幼稚園中,所有的老師都需要獲得幼稚教育的專業文憑之後持證上崗。根據規定,每個幼稚園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本科幼稚教育畢業生,必須持有急救證書等各種資質證明和幼兒看護相關的執照。

英國

英國是最早針對兒童權益進行立法的現代國家。1868年頒佈的《濟貧法修正案》規定,父母故意忽略向其未滿14歲並在其監護下的子女提供充足的食物、衣服、醫療或住宿的行為屬於犯罪。

英國1989年《兒童法》以兒童利益最大化作為基本原則,對虐待兒童,規定了詳細的司法干預路徑。

該法案明確,在發現兒童受虐等情況時,政府可以剝奪父母對兒童的監護權,並將兒童安置在其他家庭;任何接觸到兒童受虐等情況的人,如教師、醫生、社工、鄰居,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政府報告。同時,政府可視兒童遭受虐待的具體情況,分別發出照顧令、監督令、兒童評估令、兒童緊急保護令等。

紐西蘭

紐西蘭的立法對於兒童的保護非常嚴格。當地電視臺報導,一位元剛移民到此的父親,由於在街上打了自家孩子一耳光,結果被法庭判罰6個月的監禁。紐西蘭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兒童不能獨處,必須有其父母和監護人的看護,否則父母就違法。

紐西蘭中小學開設了專門的課程教導孩子們“如何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包括性侵犯、來自同齡孩子的欺負等)”。例如,在小學階段,學校會專門請來員警,給孩子們進行為期兩周的安全教育,其中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當然也包括性安全。

紐西蘭救助兒童的福利機構大多是由政府組織的,他們一旦發現有虐待兒童的行為,會立即在警方的配合下帶孩子離開使他受虐的環境,然後再根據情況決定是訴諸法律還是進行家庭教育。

法國

在法國,幼稚園老師和小學老師是可以換崗的,只要考到資格證書,甚至有幼稚園老師當高中教師的例子。

法國的教師資格考試極其嚴格,他們很鼓勵其他行業轉來做教師。因此,不少精英,比如前醫生、前工程師,最後都可以做老師,甚至幼稚園老師。幼稚園是由官方、企業與社區合作辦,彼此監督制衡。

相比之下可以發現:國外在法律上對於兒童虐待、性侵的界定十分嚴格,性犯罪類別分類細化;對於犯人的制裁,如剝奪監護權,無期徒刑或化學閹割,都起到了有針對性的制裁作用。

*化學閹割是世界各國應對不斷發生的針對兒童的性暴力犯罪而採取的新舉措。美國的加州、俄勒岡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亞利桑那州都已通過對性犯罪者強制實施化學閹割的法律。在歐洲,丹麥、德國、英國、瑞士、瑞典也都已通過法律,允許在自願原則的基礎上對性犯罪者進行化學閹割,而南非、西班牙、義大利、法國曾經或正在考慮對性犯罪者實行強制性化學閹割。

不僅是通過立法保證對兒童的保護,同時許多國家也實行幼教機構的高水準管理,並對兒童進行性教育課程,這些舉措有助於從源頭上遏制校園犯罪行為的發生。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熔爐》公映後,震撼韓國社會,引起波瀾壯闊的全民關注,要求重新調查光州仁和聾啞學校學生被性侵犯及暴力對待一案,終至2011年10月28日,“熔爐法”于韓國會立法成功。

根據新法,對殘障及13歲以下兒童作性暴行罪犯追訴期限的規定將被取消,對侵害殘障及兒童者,刑罰將加重可至終生監禁,如罪犯為教育或福利機構有關人員,刑罰將再加重。而原法律內假設受害人不反抗即表示同意的“不抵抗”條款被取消。

2014年9月29日,韓國法務部和法院方面表示實行《兒童虐待犯罪處罰特例法》之後,虐待兒童致死或嚴重傷害兒童的犯罪者最高可被判處無期徒刑。

另外,在接收兒童虐待犯罪的有關申報後,前往現場的專門機構人員或警員在尊重受害兒童意願的範圍內,可採取將兒童送往保護設施或醫療設施等緊急保護措施。對於虐待和嚴重傷害子女的父母,檢察官可向法院申請喪失其對子女的親權。

日本

在日本一旦發生虐☆禁☆童行為,按照法律,有關人員可以進行調查,傳喚監護人,或者根據需要到監護人家實地調查。如果監護人拒絕服從,獲得法院的搜查令後,可以強制搜查。

如果確認虐待兒童事實存在,則可以拒絕監護人帶回孩子,嚴重的話還可以剝奪父母的監護權。

幼師的虐☆禁☆童罪行一經發現,面臨的會是嚴厲的法律制裁,2016年4月25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處虐☆禁☆童者南木愛美。

這名老師強行給一名4歲男孩餵食沾有芥末的炸雞塊,並威脅他,“如果吐出來就揍他”,而且笑著用手機拍下男孩哭泣的視頻。她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緩期3年執行。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兒童保護的法律執行上有令各國矚目的獨特模式。為保障兒童各項權益進一步得到落實,新南威爾士州還專門制定了《兒童和青少年委員會法》,組建了兒童和青少年委員會。

該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推進和監督社區兒童的整體安全、福利和幸福狀況,監控由兒童提出或代表兒童提出的投訴趨向,對影響兒童的事項組織專門調查等。

以新南威爾士州1987年的《兒童法院法》為例,兒童法院由首席治安法官和兒童治安官組成,有資格被任命為兒童治安官的人必須是首席治安法官認可的有處理兒童和青少年事務能力的治安法官,而且依據法律規定,兒童治安官應當接受不間斷的培訓。

在悉尼、墨爾本等澳大利亞大城市中,兒童享受到全方位的關照。在幼稚園中,所有的老師都需要獲得幼稚教育的專業文憑之後持證上崗。根據規定,每個幼稚園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本科幼稚教育畢業生,必須持有急救證書等各種資質證明和幼兒看護相關的執照。

英國

英國是最早針對兒童權益進行立法的現代國家。1868年頒佈的《濟貧法修正案》規定,父母故意忽略向其未滿14歲並在其監護下的子女提供充足的食物、衣服、醫療或住宿的行為屬於犯罪。

英國1989年《兒童法》以兒童利益最大化作為基本原則,對虐待兒童,規定了詳細的司法干預路徑。

該法案明確,在發現兒童受虐等情況時,政府可以剝奪父母對兒童的監護權,並將兒童安置在其他家庭;任何接觸到兒童受虐等情況的人,如教師、醫生、社工、鄰居,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政府報告。同時,政府可視兒童遭受虐待的具體情況,分別發出照顧令、監督令、兒童評估令、兒童緊急保護令等。

紐西蘭

紐西蘭的立法對於兒童的保護非常嚴格。當地電視臺報導,一位元剛移民到此的父親,由於在街上打了自家孩子一耳光,結果被法庭判罰6個月的監禁。紐西蘭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兒童不能獨處,必須有其父母和監護人的看護,否則父母就違法。

紐西蘭中小學開設了專門的課程教導孩子們“如何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包括性侵犯、來自同齡孩子的欺負等)”。例如,在小學階段,學校會專門請來員警,給孩子們進行為期兩周的安全教育,其中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當然也包括性安全。

紐西蘭救助兒童的福利機構大多是由政府組織的,他們一旦發現有虐待兒童的行為,會立即在警方的配合下帶孩子離開使他受虐的環境,然後再根據情況決定是訴諸法律還是進行家庭教育。

法國

在法國,幼稚園老師和小學老師是可以換崗的,只要考到資格證書,甚至有幼稚園老師當高中教師的例子。

法國的教師資格考試極其嚴格,他們很鼓勵其他行業轉來做教師。因此,不少精英,比如前醫生、前工程師,最後都可以做老師,甚至幼稚園老師。幼稚園是由官方、企業與社區合作辦,彼此監督制衡。

相比之下可以發現:國外在法律上對於兒童虐待、性侵的界定十分嚴格,性犯罪類別分類細化;對於犯人的制裁,如剝奪監護權,無期徒刑或化學閹割,都起到了有針對性的制裁作用。

*化學閹割是世界各國應對不斷發生的針對兒童的性暴力犯罪而採取的新舉措。美國的加州、俄勒岡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亞利桑那州都已通過對性犯罪者強制實施化學閹割的法律。在歐洲,丹麥、德國、英國、瑞士、瑞典也都已通過法律,允許在自願原則的基礎上對性犯罪者進行化學閹割,而南非、西班牙、義大利、法國曾經或正在考慮對性犯罪者實行強制性化學閹割。

不僅是通過立法保證對兒童的保護,同時許多國家也實行幼教機構的高水準管理,並對兒童進行性教育課程,這些舉措有助於從源頭上遏制校園犯罪行為的發生。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