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Lyft也上路測試無人車了,它能趕得上Uber與穀歌麼

Uber的老對頭、美國第二大打車應用Lyft在Uber開始組建無人車隊之後,終於跟上了節奏,獲得在加州上路測試無人駕駛車的許可。

據瞭解,為了啟動這個專案,Lyft使用了百度開發的開源軟體,

並聘請了一些從未從事這一領域的工程師,另外還在四處搜尋可能的並購。就在今年9月初,Lyft宣佈與無人車公司Drive.ai合作,其合作的無人計程車會最先在灣區試水。而Drive.ai的多位創始人來自斯坦福,其中任職總裁的Carol Reiley是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的妻子,另外多位創始人則與吳恩達亦師亦友。

而在更早之前,Lyft先後和通用汽車、Waymo等達成合作,後兩個合作方都希望通過Lyft的出行網路,為未來無人車的部署奠定基礎。具有出行網路和資料兩大核心優勢的Lyft,在今年7月宣佈推出一個開放平臺,與更多無人車公司分享Lyft每天百萬人次的出行網路資料,讓這些無人車公司擁有更加真實的場景去檢驗技術。

當然,以盈利為目的存在的Lyft並不是慈善機構,

Lyft提供網路資料的本意是,如果很多公司都借助其資料平臺在無人駕駛技術開發領域取得成功,他們就很有可能借助Lyft這樣的專車公司來部署無人駕駛汽車,從而將其面向公眾推廣。

目前在加州,獲得許可能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家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包括Lyft的競爭對手Uber、谷歌旗下的Waymo、馬斯克的特斯拉,

以及另外兩家老牌車企——福特以及梅賽德斯賓士。那麼,他們在無人車方面作為Lyft的競爭對手,其發展情況究竟如何?

Uber作為全球最大移動的專車公司,在很早之前已經投入了自動駕駛的開發和試驗中,目前已經上路試驗一年多了。據悉,Uber無人計程車已經行駛了160萬公里(即100萬英里)。讓人驚訝的是,Uber在自動駕駛上路試驗的第一天,

就開始嘗試接送乘客,並且獲取消費者的回饋意見,這樣的做法相對激進但確實很有效果。

迄今為止,Uber的無人計程車試驗已經覆蓋了匹茲堡、亞利桑那州的Tempe,以及加州的三藩市,三藩市也是Uber公司總部所在地。就在近日,Uber 還壕擲 12 億美元買了 24000 輛富豪SUV,

來部署史上最大無人計程車車隊。

而最早佈局無人車的穀歌Waymo 公司,在本月初進行了第一次真正無人類司機的公共道路駕駛測試。而此前其他公司的公共道路上的自動駕駛測試都是 L3 級別,即需要有一個駕駛員處理緊急情況。而這一次,其駕駛座上真的沒有人!

自動駕駛的簡單分類

Waymo 的測試成功意味著,L4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正式開啟,最早入局的穀歌確實也跑在了跟進者的前面,讓其他廠商壓力山大。

和Waymo 與Uber比起來,後起之秀Lyft的動作稍慢了,但其使命也與前兩者大不相同。Lyft希望為無人駕駛汽車軟體設定標準,使之能夠像安全氣囊等其他汽車安全技術一樣普及。儘管Lyft此前與Waymo還進行過合作,但就目前來看,Waymo的L4自動駕駛很可能與Lyft發生競爭。而Lyft究竟能不能跟上無人車大部隊的節奏,尚未可知。

這樣多的巨頭紛紛入局搶食,無人車的前景無疑是很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他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商業化模式是個很大的挑戰。你看好無人駕駛汽車嗎?又願意乘坐這樣的無人駕駛汽車嗎?歡迎留言討論。

讓其他廠商壓力山大。

和Waymo 與Uber比起來,後起之秀Lyft的動作稍慢了,但其使命也與前兩者大不相同。Lyft希望為無人駕駛汽車軟體設定標準,使之能夠像安全氣囊等其他汽車安全技術一樣普及。儘管Lyft此前與Waymo還進行過合作,但就目前來看,Waymo的L4自動駕駛很可能與Lyft發生競爭。而Lyft究竟能不能跟上無人車大部隊的節奏,尚未可知。

這樣多的巨頭紛紛入局搶食,無人車的前景無疑是很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他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商業化模式是個很大的挑戰。你看好無人駕駛汽車嗎?又願意乘坐這樣的無人駕駛汽車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