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凜冬將至,如何選擇合適釣點

我國地處北半球,幅員遼闊。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緯4°附近),

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龍江上(北緯55°多),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我國進入冬季,大部分地區氣溫降低,以前出魚很好的釣點是不是變得很差,長期不見上魚了呢?

在冬季如果想要有個好的漁獲,釣點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冬季垂釣需要掌握魚情規律和習性。只是單純認為氣溫低,魚類會遊往深水處避寒,然後釣深水就可以了,這樣的認知是比較片面的。

冬季氣溫多變,遇到氣溫差異太大的天氣就會讓魚情變得複雜。晴天氣溫會有所上升,魚類察覺到淺水區域水溫升高,就會游到淺水區覓食,若只是釣深水就會漁獲很差。雨雪陰天氣溫就會比較低,魚類會縮小自身的活動範圍,以減小能量的消耗。而氣溫低水裡含氧量就不會低,就需要考慮魚類的趨溫性和趨食性。魚類是變溫動物,所以趨溫性就是指魚類喜歡活動在溫度適中溫暖水域的習性,

趨食性就是魚類喜歡活動在有食物的水域。氣溫低時,魚類並不是不吃食,而是不愛活動導致就食率差,但如果身邊正好食物豐富,還是有很好的開口性的。冬季選擇了正確的釣點,是有好漁獲的一個前提。

選擇方法:

1. 颳風天氣應如何選擇作釣

空氣流動是從壓強高的地方流向壓強低的地方,氣溫越低大氣壓強越高,氣溫越高大氣壓強越低。例如在天氣熱的時候,如果風向從北吹向南,表面水層會隨風從北流向南,而受到南岸阻擋後,表層水會向下層翻卷,下層水就會自南向北逆流。逆流而行是魚類的天性,而北風會把水面食物吹向南邊。那麼天氣熱的時候,魚類在逆流和趨食性的雙重作用下就會多在下風口活動。

但是在冷空氣來臨,氣溫低的時候,情況就正好相反,水溫的變化也正好相反,這時候就應選擇在上風口處背風向陽的位置作釣。

2. 根據水深選擇

冬季晴天時,魚類察覺到淺水區域水溫上升就會遊到淺水區域來覓食,但魚類一般都會在深水區域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場所,

所以不會離深水區域太遠。此時選擇釣點時應選擇離深水區域不太遠的淺水區域作釣,冬季魚類活躍度低,一般不願意跑太遠覓食。

3. 不同時間段的選擇

一天中的溫度是不斷變化的,特別是陽光好的大晴天,若是沒有冷空氣影響,溫度的變化十分明顯。早晚時分沒有陽光的照射,淺水區的水溫就會比深水處低,此時就應該選擇深水區域作釣。

而在中午10點以後,陽光逐漸強烈,氣溫升高,淺水區域的水溫就會比深水區域溫度更高,魚類會到淺水區域覓食,但仍然不會遠離深水區,所以此時作釣應選擇靠近深水的淺水區域。

溫度低的時候適合底釣,但溫度升高後就應考慮到魚類泳層的變化,從而調整作釣水深。

若是沒有冷空氣影響,溫度的變化十分明顯。早晚時分沒有陽光的照射,淺水區的水溫就會比深水處低,此時就應該選擇深水區域作釣。

而在中午10點以後,陽光逐漸強烈,氣溫升高,淺水區域的水溫就會比深水區域溫度更高,魚類會到淺水區域覓食,但仍然不會遠離深水區,所以此時作釣應選擇靠近深水的淺水區域。

溫度低的時候適合底釣,但溫度升高後就應考慮到魚類泳層的變化,從而調整作釣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