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越長大,越發地想小時候

圖片來之網路

文/一品

【越長大,越發地想小時候】

早上聽見學生在背誦《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細細品味,充滿生活的情趣,有種久別回鄉的親切感,也讓我回想起小時候上學時的舊時光。

小時候一至四年級讀的學校是在一個小山堆上,南邊和東邊都是山。學校以前是一座很破舊的廟,長大後才聽父母說,那是在文化大革命“除四舊”時改建為學校的。學校裡有好多地道,成為了我們課間嬉戲的好地方。

那時候不知道地道是幹什麼的,老師也不曾講過。小時候貪玩,課間玩耍總愛和同學在地道口和地道上面玩耍,已經不記得被老師逮住批評了多少回了。或許出於安全的考慮,四年級第一學期開學後不久,地道口被學校老師用沙子和土封了,在地道上面墊上了厚厚地一層土,栽種了許多樹,修建成了一座漂亮的花園。別說,在童年時我的眼裡,那花園建的非常漂亮,雖然從此沒了玩耍的好去處,
課間玩耍也少了幾許快樂,但學校的地道卻一直埋藏在了心底,滿載著我對童年的回憶。

學校的南邊緊挨著一座山。每每坐在教室裡,透過窗戶能望見山上鬱鬱蔥蔥的樹木。我越盯著那片蔥蘢,越發覺得驚悚可怕。老師總講,山上住著個神經病,老師也會鄭重其事地警告我們,不聽話,神經病就會從山上下來抓人。可是,我們沒有人見過那個傳說中伸張正義、專抓壞小孩的神秘人。

我們能在學校的後門發現一種可以吃的果實。說是可以吃,也不過是我們那時年少無知,不顧是否衛生,有毒,就著急忙慌地摘下它,吃掉。那是一種由很多小小的黑色的一粒粒緊挨在一起,聚成的一小顆的果實,後來知道那叫“桑果”。我們就像不知天高地厚的魯莽小戰士。見到一顆誘人甜美的果實在那,於是便歡蹦亂跳地跑過去,摘下,放入口中,

一氣呵成。儘管如此,每個人都顯得心滿意足,也毫無顧忌。

我時常在想,現在的自己,如果再看見它,這樣一顆誘人的果實,在我伸手去觸碰它的時候,腦子裡應該會進行一場風暴吧。這樣不衛生吧,萬一還有毒呢,伸手摘下它都不是文明的行為吧,這一切還會被人看見吧......於是,思緒還未停下,雙手應該早已收回了吧,目光也會早已就轉移了吧。

......

時光,在我童年的指尖,在我與小夥伴的歡笑聲,

在我不經意的想起中一點一點的流逝,漸漸的,我們慢慢長大,對於童年,內心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思緒。

越長大,越發地想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