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起的神妙行軍至今無敵,長平之戰趙括敗得不冤

題記:長平之戰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軍事造詣最高的戰役。其規模,其拼鬥程度均屬罕見。雙方交戰部隊超過百萬,雙方均是起傾國之力於一役,在後世中都沒有發生這樣的事。

一直以來,思想觀念裡的都是不拿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裡,在單一戰場上幾乎沒有投入全部力量的其他例子。

長平之戰的總體思路就是誘敵深入,圍而殲之,這是簡單的總結。實際操作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近百年前,孫臏在馬陵之戰中第一次開發使用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的先例。但那是在有桂陵之戰的前提下,魏國急於復仇,從而被齊軍牽著鼻子走,而齊軍為了向敵人示弱做誘餌,

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長平之戰時的交戰雙方卻不同,起先,秦軍把趙軍壓著打,致使趙軍如果不增援的話就必敗無疑,這與孫臏派弱兵攻城是不一樣的;其二,秦軍先前以攻城為主,所倚重者必是攻城步兵。當趙國騎兵到來時,其機動力是一大劣勢;其三,從雙方事後統計的傷亡程度上看,秦軍戰力弱于趙軍;秦軍能夠快速的進退與其統帥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白起將軍一生用兵無數,戰無不勝,但卻沒有留下什麼兵法之類的著作,只有一部神妙行軍法,這不能不說白起擅長于快速行軍穿插。

歷史上,把趙軍全軍覆沒的結果歸咎于趙軍的統帥趙括,我不這麼認為。

簡單回顧下長平之戰,秦國派兵攻打韓國上黨,上党守軍投降趙國,秦軍繼續攻擊,趙國派廉頗率領四十萬大戰秦軍。廉頗固守,但傷亡慘重。後秦國換帥,趙國調代郡二十萬鐵騎入中原由趙括率領增援,

趙括拆除廉頗所設屏障,便於軍馬行動,趙國騎兵在正面衝擊中給秦軍造成了很大傷亡,後秦軍將計就計後撤,趙軍追擊,至長平,陷入包圍,全軍死戰,秦軍起傾國之力與之決戰,後傷亡過半,趙軍全軍覆沒。

從資料上倒推分析,秦國在圍殲戰中起傾國之力作戰,傷亡了三十多萬,而被包圍的趙軍至被俘虜時仍有四十多萬,可見傷亡數量只有十幾到二十萬左右,

在白刃戰中,占盡優勢的秦軍最後傷亡數量比對方還高將近一倍,可見當時的趙軍戰鬥力之強。廉頗率四十萬趙軍守上党,被秦軍壓著打,可說明兩樣東西,一是,廉頗不夠力,二是,趙軍不是精銳部隊,綜合一下,第二種的可能多些,也就是防守上党的四十萬大軍並非常備精銳部隊,其中有大部分很可能是臨時徵調的民兵,因為當時的趙國再強大也不可能擁有六十萬的常備軍,
所以趙國在開始的時候民兵戰鬥力根本不是秦國精銳部隊的對手,廉頗採取固守是正確的。代郡鐵騎是趙國的常備精銳部隊,清一色騎兵,主要是用來對付匈奴的,(這支軍隊後來歸李牧調用,與王翦大戰不分勝負)。這二十萬的精銳騎兵如果用來守城那會是怎麼樣的呢?精銳將蕩然無存!騎兵,本身的戰場就是在野戰中獲勝,所以,從用兵上,趙括拆除屏障並沒有錯,因為秦國騎兵不如趙國,以己之長當擊敵之短是兵家常識。作為一名統領萬軍的統帥,其統帥能力是有待認可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士兵基礎,是沒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的,從秦軍的傷亡人數上看,趙軍在趙括的帶領下,並沒有失去戰鬥力,可見,趙括也並非是如史書上所說的錦繡皮囊。他也會帶兵,也懂得打仗,也有一批擁戴自己的將領及士兵。趙括是何許人也?趙奢之子,趙奢是趙國的猛將,唯一一個依靠野戰正面擊敗秦軍的人。周赧王四十六年(趙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商議,問閼與“可救不?”廉頗回答:“道遠險狹,難救。” 又召問樂乘,樂乘所答與廉頗一樣。趙王又召趙奢商議。趙奢認為:“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趙奢以擅長進攻聞名,在那次戰役中,趙奢擊敗秦軍,秦軍傷亡慘重。從個人的風格上看,廉頗屬於保守派的,在戰略上消極防守只能被敵軍一點一點的吃掉,即使是給他百萬大軍,他也是龜縮於一城之內,以不敗立足。這對跨遠距離作戰的秦軍相當不利,在意味著將消耗更多的國力,而趙國此時國力與秦國不相上下,誰消耗的少,誰就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而整個趙國中的將領都是畏秦軍如虎,換其他人,也只是走廉頗之路,以固守為主,趙括秉承其父風格,是趙國唯一敢於與秦軍正面對抗的人,所以秦軍會選擇讓其作為對手。趙國此時強盛無比,國中能臣猛將多數,趙孝成王也不是很庸弱,秦國想要使離間計並不容易,要想讓對方臨陣換帥自然要有一個十分充分的理由,這點是史學家一直沒考慮進去的。為什麼秦軍說趙括厲害,說秦軍害怕的就是趙括人家就信了呢?趙括厲害在哪裡?等等,這些都是作為離間計中需要幫對方考慮的。由此可見,趙括的本身也有讓人信服的戰績。比如,趙孝成王之所以會選擇信任趙括只是因為秦國間諜說了一部分的實情,那就是,秦國懼怕趙國代郡鐵騎,這是一個值得讓人信服的理由,因為,當年,趙武靈王就是憑藉代郡鐵騎橫掃天下。而在與秦軍作戰中,趙括率領的趙軍在一度上是對秦軍稍微佔據優勢的。趙國之所以會戰敗,主要也是基於國內的準備不足。趙國沒有足夠的軍需是其中的關鍵,比如,長平之戰換帥前期,廉頗率領的趙軍便已經糧草不足了,這也是趙孝成王急於換帥的原因之一。

優己/著 收錄 《紛爭》

本文系 社科哲學家、童話作家優己 原創發表

學漢語讀歷史,交流兒童教學與教育請找 優己導師

微信搜索公眾號:優己

趙括拆除屏障並沒有錯,因為秦國騎兵不如趙國,以己之長當擊敵之短是兵家常識。作為一名統領萬軍的統帥,其統帥能力是有待認可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士兵基礎,是沒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的,從秦軍的傷亡人數上看,趙軍在趙括的帶領下,並沒有失去戰鬥力,可見,趙括也並非是如史書上所說的錦繡皮囊。他也會帶兵,也懂得打仗,也有一批擁戴自己的將領及士兵。趙括是何許人也?趙奢之子,趙奢是趙國的猛將,唯一一個依靠野戰正面擊敗秦軍的人。周赧王四十六年(趙惠文王三十年,前270年),秦軍派重兵圍困閼與(今山西和順縣)。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商議,問閼與“可救不?”廉頗回答:“道遠險狹,難救。” 又召問樂乘,樂乘所答與廉頗一樣。趙王又召趙奢商議。趙奢認為:“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趙奢以擅長進攻聞名,在那次戰役中,趙奢擊敗秦軍,秦軍傷亡慘重。從個人的風格上看,廉頗屬於保守派的,在戰略上消極防守只能被敵軍一點一點的吃掉,即使是給他百萬大軍,他也是龜縮於一城之內,以不敗立足。這對跨遠距離作戰的秦軍相當不利,在意味著將消耗更多的國力,而趙國此時國力與秦國不相上下,誰消耗的少,誰就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而整個趙國中的將領都是畏秦軍如虎,換其他人,也只是走廉頗之路,以固守為主,趙括秉承其父風格,是趙國唯一敢於與秦軍正面對抗的人,所以秦軍會選擇讓其作為對手。趙國此時強盛無比,國中能臣猛將多數,趙孝成王也不是很庸弱,秦國想要使離間計並不容易,要想讓對方臨陣換帥自然要有一個十分充分的理由,這點是史學家一直沒考慮進去的。為什麼秦軍說趙括厲害,說秦軍害怕的就是趙括人家就信了呢?趙括厲害在哪裡?等等,這些都是作為離間計中需要幫對方考慮的。由此可見,趙括的本身也有讓人信服的戰績。比如,趙孝成王之所以會選擇信任趙括只是因為秦國間諜說了一部分的實情,那就是,秦國懼怕趙國代郡鐵騎,這是一個值得讓人信服的理由,因為,當年,趙武靈王就是憑藉代郡鐵騎橫掃天下。而在與秦軍作戰中,趙括率領的趙軍在一度上是對秦軍稍微佔據優勢的。趙國之所以會戰敗,主要也是基於國內的準備不足。趙國沒有足夠的軍需是其中的關鍵,比如,長平之戰換帥前期,廉頗率領的趙軍便已經糧草不足了,這也是趙孝成王急於換帥的原因之一。

優己/著 收錄 《紛爭》

本文系 社科哲學家、童話作家優己 原創發表

學漢語讀歷史,交流兒童教學與教育請找 優己導師

微信搜索公眾號: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