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油鄉鎮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幾個?

Fighting說

看完的朋友請動動手指分享出去,轉發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您的支持!

涪江源於雪寶頂——止於合川(與嘉陵江合川入重慶再匯入長江)秦漢時期,有蜀人朔江而上窮其源頭,尋至平武境內江面漸窄且水流湍急漸成山溪狀,即斷言“涪江由此”。遂于南壩段勒石以示“江由”。後人沿以“江油”二字設戌(東漢時謂之江油戌)再後來置縣,其縣署雖幾經遷徙,但江油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28個鎮

中壩鎮

中為壩,故名“中壩”。歷來為工商雲集之埠、人文薈萃之地,

屬四川四大“名鎮”之一,是川西北的重鎮,素有“小成都”之美稱。中壩鎮,原名雙流場。涪江、昌明河從東西兩側流過,又因其形如船,兩面臨水,是為名。

太平鎮

江油太平鎮位於四川江油,太平鎮系1992年9月建制,由原中壩區所轄的德勝、河西、讓水三鄉合併組建,並因當時的中壩區公所位於太平場(街)而得名。

三合鎮

三合鎮隸屬于四川省江油市,因地處三河交匯的三河場而得名。

含增鎮

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鎮,1949年12月解放,1951年3 月從讓水鄉劃出行政區域而設立鄉政府, 鄉政府機關駐界池村“含增寺”中,故名為含增鄉

青蓮鎮

青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唐時因境內河稱濂水(今盤江),水質清澈,故名清濂,後因李白號青蓮居士,為了紀念詩人而更名為青蓮,清代《彰明縣誌》記載為青蓮場,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始設青蓮區,轄六鄉一鎮(青蓮、九嶺、八一、方水、西屏、香水)。

1988年更名為青蓮鎮。

彰明鎮

彰明鎮

彰明鎮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古稱孟津裡,西魏廢帝二年(西元553年)名為昌隆縣,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建立中共彰明縣蘇維埃政府。因系原彰明縣治所在地而得名治城鎮,解放初,設10個村,3個居委會,1953年將五顯村劃入。龍

鳳鎮

龍鳳鎮

龍鳳鎮位於江油市東南角,因上有回龍寺、下有飛鳳山而得其名。

武都鎮

武都鎮

武都鎮是四川省江油市的老縣城,

是四川馬列主義先驅、四川党團組織創始人王右木的故鄉,距江油城區 15公里。東與永勝鎮連界,南與太平鎮相交,西與大康鎮毗鄰,北與平武縣接壤。

大康鎮

四川江油大康鎮歷史悠久,境內有大匡山,宋代為避太祖趙匡胤諱改名大康山,大康鎮因此得名

新安鎮

新安鎮為淺丘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是北部與雙河鎮交界的打垮埡,海拔808米,最低是南邊與義新鄉、貫山鄉交界的沙地河,

海拔522米

戰旗鎮

戰旗鎮位於中國四川,清初建置,民國24年改為中和聯保,民國29年再改建為中和鄉。

雙河鎮

雙河鎮版圖呈不規則長條狀,地勢中間高、兩端低,屬典型淺丘地形,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日照時間1330小時,無霜期為270天。境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山坪塘849口,排灌管道 25000米,水源豐富,網路佈局合理,是江油的主要糧油產區之一。

永勝鎮

永勝建鎮歷史悠久,北宋時即為彰明七鎮之一。清朝乾隆年間因蠶繭市場興盛更名為繭市壩;道光年間因場鎮的龍泉寺香火旺盛而更名為龍泉場鄉,民國3年設龍泉鎮;民國29年當地土匪肆掠,滅匪後為企求永遠太平而更名永平。1967年更名為永勝公社,1992年更名為永勝鎮。

小溪壩鎮

小溪壩因境內有一條自西向東流的小溪而得名。

河口鎮

河口鎮,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管轄,位於江油、梓潼、劍閣兩縣一市交界處,江油市偏東北邊境,距江油市56公里,距梓潼縣47公里,距劍閣縣城67公里。

重華鎮

1990年1月20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正式撤銷重華鄉,以原鄉行政區設立重華鎮。

厚壩鎮

厚壩鎮位於四川江油市北部42.5公里處的丘陵地區,因場鎮周圍的潼江沖積平壩土質厚實肥沃而得名。

二郎廟鎮

1988年10月,正式建立二郎廟鎮,馬角區公所遷入鎮上,區鎮合署辦公,區鎮直轄青林口、雲集、重興3鄉。1992年10月,撤區合併青林口鄉建立江油市二郎廟鎮,轄19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兩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3127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42人,主要為漢族。距江油市區55公里,幅員面積148.64平方公里,鎮域內地下礦產資源豐富;煤儲量1500萬噸、石灰石儲量為49800萬噸、白雲石儲量為25000萬噸、石英砂儲量為250萬噸,現已部分開採,盛產水泥,享有“水泥之鄉”的美譽。省級試點小城鎮。

馬角鎮

馬角鎮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工業重鎮,曾是四川大煉鋼鐵的基地,60年代列為國家三線建設重點地區。境內有省、市、縣屬企業和鄉鎮企業500多家,其中市屬以上企業10家,主要以水泥產業為主,境內有水泥廠7家,年產水泥100多萬噸,被譽為“水泥之鄉”,有石灰石採礦點20餘個,著名的雙馬水泥集團礦山車間建在鎮境內。

雁門鎮

四川省江油市轄鎮。1940年設雁門鎮,1950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1992年建鎮。

九嶺鎮

九嶺鎮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是綿陽市30個近效鄉鎮之一,因地處九嶺崗北麓,故名。

八一鎮

八一鎮隸屬四川省江油市,2015年撤銷八一鄉改設八一鎮,[1] 位於江油市西南部,與北川縣、安縣連界,距江油市區28公里。

方水鎮

中國四川江油市轄鄉。清末置方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2015年起,正式撤鄉建鎮。

西屏鎮

西屏——因其西邊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紫山,如一道天然屏峰,由此而得名。

香水鎮

江油市轄鄉。清末置香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

大堰鎮

大堰鎮地處江油市東南邊郊,與綿陽市游仙區鳳凰鄉、雲鳳鄉和江油市東興鄉、彰明鎮、三合鎮、貫山鄉接壤,是一個典型淺丘區農業鄉。清末置大堰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2015年起,正式撤鄉建鎮

貫山鎮

貫山鄉因很久以前燒制搪瓷陶罐於小丘之上而得名罐子包,後易名貫山,民國初年建置,轄16個保。

文勝鎮

文勝鎮是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下轄的一個鎮級行政單位,文勝建置於清末,原名文星鄉,轄12保。1949年12月解放,1951年5月建立政權,改名為文勝鄉。鄉政府駐長坪村(長坪又名文星場),屬梓漳縣管轄。2015年起,文勝鄉正式撤鄉建鎮。

12個鄉

東興鄉

東興鄉一角興鄉交通十分便利,林新路、林依路、河東環路和福興社區環路四條黑色路面,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義新鄉

義新鄉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解放,義新集鎮解放前名稱白廟子。1950年1月至1957年間現義新鄉是由貫山鄉部分(如今義新鄉二村、三村、四村),原瓦子鄉部分(如今義新鄉六村、七村),原金頂鄉部分(如今義新鄉十村、十一村)。綿陽市梓潼縣黎雅鎮部分(如今義新鄉八村、十三村)劃入合併組建的鄉;1952年九月土改結束,1958年1月成立義新人民公社,隸屬新安區管轄;1967年更名為義新公社革命委員會;1976年10月又更名為義新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十月改名為義新鄉人民政府至今。

新興鄉

江油市新興鄉,明清時名馬蹄關(俗稱馬蹄崗),為江梓通道上隘口,清乾隆時始置場市,取“新設必興”之意命名。

新春鄉

新春鄉位於四川省江油市西北部,距市中心38公里,東北與小溪壩鎮、重華鎮、銅興鄉連界,東南與雙河鎮接壤,西南與永勝鎮毗鄰,西北與北城鄉、文勝鄉、平武縣平澤鄉相連。

東安鄉

東安鄉為一地名,在我國四川省(2個)、重慶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都有同

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銅星鄉

銅星集鎮一直沒有逢場,銅星(銅罐嘴)的得名,緣於銅罐燉鷹嘴的傳說。相傳千秋村一社黃家灣壇神廟坡上有一石包,形似鷹嘴,正對著銅星村一社梁家坡萬姓人家,萬家不發,視為鷹嘴所啄,於是鑄一銅罐對而燉之。因而得名銅星(銅罐嘴)。1966年5月造反派認為此名帶有迷信色彩,改名為紅星。1977年撤銷公社,又叫銅星鄉。

重興鄉

相傳古時九天玄女下凡至今劍閣縣東寶鎮雙華村普救眾生,二郎神聞知後想一睹仙女容姿,於是便下到牛市堡(山)上觀望,被發現,玄女用兩撮土(現雙華境內大、小二龍山)擋住二郎神的視線,二郎神便抱了一塊石頭放到堡頂一塊大石頭上,站在搖晃不定的石頭上終見仙女靚麗風姿。重石上有一雙大腳印清晰可見。人們踩在重石上輕晃不止,其位不移。明朝中期,人們為了紀念這一美好傳說,在山下修建一座廟宇,取名重石廟。惜文革初期,在破“四舊”中將重石毀壞,基石用於修建大禮堂。2000年,當地群眾在政府支持下,在牛市堡山頂處恢復“重重石”原貌。據“重石”取名重興鄉

雲集鄉

雲集鄉地處江油市東北部,距江油市中心63公里,東南與劍閣縣接壤,西北與江油市重興鄉、二郎廟鎮、石元鄉相連。

石元鄉

石元鄉因境內有石磬寺而得名(該寺坐落在石元場鎮右側山上,有東西陰陽二山相向,成二龍搶珠狀)。石元於1949年12月22日解放,1951年5月成立石元鄉人民政府,政府機關駐石元場鎮。

敬元鄉

解放後於1950年建鄉,名敬院鄉,因鄉政府駐敬家院子而得名。

六合鄉

六合鄉位於江油市境東北部,距市區100公里,幅員 102.8平方公里。東鄰敬元鄉、雁門鎮,南連馬角鎮、文勝鄉,西接平武縣南壩鎮,北與楓順鄉毗鄰

楓順鄉

江油市轄鄉。1952年置楓順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併入六合社,1961年複置楓順公社,1983年複置鄉。

是江油的主要糧油產區之一。

永勝鎮

永勝建鎮歷史悠久,北宋時即為彰明七鎮之一。清朝乾隆年間因蠶繭市場興盛更名為繭市壩;道光年間因場鎮的龍泉寺香火旺盛而更名為龍泉場鄉,民國3年設龍泉鎮;民國29年當地土匪肆掠,滅匪後為企求永遠太平而更名永平。1967年更名為永勝公社,1992年更名為永勝鎮。

小溪壩鎮

小溪壩因境內有一條自西向東流的小溪而得名。

河口鎮

河口鎮,隸屬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管轄,位於江油、梓潼、劍閣兩縣一市交界處,江油市偏東北邊境,距江油市56公里,距梓潼縣47公里,距劍閣縣城67公里。

重華鎮

1990年1月20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正式撤銷重華鄉,以原鄉行政區設立重華鎮。

厚壩鎮

厚壩鎮位於四川江油市北部42.5公里處的丘陵地區,因場鎮周圍的潼江沖積平壩土質厚實肥沃而得名。

二郎廟鎮

1988年10月,正式建立二郎廟鎮,馬角區公所遷入鎮上,區鎮合署辦公,區鎮直轄青林口、雲集、重興3鄉。1992年10月,撤區合併青林口鄉建立江油市二郎廟鎮,轄19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兩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3127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42人,主要為漢族。距江油市區55公里,幅員面積148.64平方公里,鎮域內地下礦產資源豐富;煤儲量1500萬噸、石灰石儲量為49800萬噸、白雲石儲量為25000萬噸、石英砂儲量為250萬噸,現已部分開採,盛產水泥,享有“水泥之鄉”的美譽。省級試點小城鎮。

馬角鎮

馬角鎮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工業重鎮,曾是四川大煉鋼鐵的基地,60年代列為國家三線建設重點地區。境內有省、市、縣屬企業和鄉鎮企業500多家,其中市屬以上企業10家,主要以水泥產業為主,境內有水泥廠7家,年產水泥100多萬噸,被譽為“水泥之鄉”,有石灰石採礦點20餘個,著名的雙馬水泥集團礦山車間建在鎮境內。

雁門鎮

四川省江油市轄鎮。1940年設雁門鎮,1950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1992年建鎮。

九嶺鎮

九嶺鎮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是綿陽市30個近效鄉鎮之一,因地處九嶺崗北麓,故名。

八一鎮

八一鎮隸屬四川省江油市,2015年撤銷八一鄉改設八一鎮,[1] 位於江油市西南部,與北川縣、安縣連界,距江油市區28公里。

方水鎮

中國四川江油市轄鄉。清末置方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2015年起,正式撤鄉建鎮。

西屏鎮

西屏——因其西邊有一座高聳入雲的紫山,如一道天然屏峰,由此而得名。

香水鎮

江油市轄鄉。清末置香水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

大堰鎮

大堰鎮地處江油市東南邊郊,與綿陽市游仙區鳳凰鄉、雲鳳鄉和江油市東興鄉、彰明鎮、三合鎮、貫山鄉接壤,是一個典型淺丘區農業鄉。清末置大堰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複置鄉。2015年起,正式撤鄉建鎮

貫山鎮

貫山鄉因很久以前燒制搪瓷陶罐於小丘之上而得名罐子包,後易名貫山,民國初年建置,轄16個保。

文勝鎮

文勝鎮是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下轄的一個鎮級行政單位,文勝建置於清末,原名文星鄉,轄12保。1949年12月解放,1951年5月建立政權,改名為文勝鄉。鄉政府駐長坪村(長坪又名文星場),屬梓漳縣管轄。2015年起,文勝鄉正式撤鄉建鎮。

12個鄉

東興鄉

東興鄉一角興鄉交通十分便利,林新路、林依路、河東環路和福興社區環路四條黑色路面,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義新鄉

義新鄉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解放,義新集鎮解放前名稱白廟子。1950年1月至1957年間現義新鄉是由貫山鄉部分(如今義新鄉二村、三村、四村),原瓦子鄉部分(如今義新鄉六村、七村),原金頂鄉部分(如今義新鄉十村、十一村)。綿陽市梓潼縣黎雅鎮部分(如今義新鄉八村、十三村)劃入合併組建的鄉;1952年九月土改結束,1958年1月成立義新人民公社,隸屬新安區管轄;1967年更名為義新公社革命委員會;1976年10月又更名為義新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十月改名為義新鄉人民政府至今。

新興鄉

江油市新興鄉,明清時名馬蹄關(俗稱馬蹄崗),為江梓通道上隘口,清乾隆時始置場市,取“新設必興”之意命名。

新春鄉

新春鄉位於四川省江油市西北部,距市中心38公里,東北與小溪壩鎮、重華鎮、銅興鄉連界,東南與雙河鎮接壤,西南與永勝鎮毗鄰,西北與北城鄉、文勝鄉、平武縣平澤鄉相連。

東安鄉

東安鄉為一地名,在我國四川省(2個)、重慶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都有同

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銅星鄉

銅星集鎮一直沒有逢場,銅星(銅罐嘴)的得名,緣於銅罐燉鷹嘴的傳說。相傳千秋村一社黃家灣壇神廟坡上有一石包,形似鷹嘴,正對著銅星村一社梁家坡萬姓人家,萬家不發,視為鷹嘴所啄,於是鑄一銅罐對而燉之。因而得名銅星(銅罐嘴)。1966年5月造反派認為此名帶有迷信色彩,改名為紅星。1977年撤銷公社,又叫銅星鄉。

重興鄉

相傳古時九天玄女下凡至今劍閣縣東寶鎮雙華村普救眾生,二郎神聞知後想一睹仙女容姿,於是便下到牛市堡(山)上觀望,被發現,玄女用兩撮土(現雙華境內大、小二龍山)擋住二郎神的視線,二郎神便抱了一塊石頭放到堡頂一塊大石頭上,站在搖晃不定的石頭上終見仙女靚麗風姿。重石上有一雙大腳印清晰可見。人們踩在重石上輕晃不止,其位不移。明朝中期,人們為了紀念這一美好傳說,在山下修建一座廟宇,取名重石廟。惜文革初期,在破“四舊”中將重石毀壞,基石用於修建大禮堂。2000年,當地群眾在政府支持下,在牛市堡山頂處恢復“重重石”原貌。據“重石”取名重興鄉

雲集鄉

雲集鄉地處江油市東北部,距江油市中心63公里,東南與劍閣縣接壤,西北與江油市重興鄉、二郎廟鎮、石元鄉相連。

石元鄉

石元鄉因境內有石磬寺而得名(該寺坐落在石元場鎮右側山上,有東西陰陽二山相向,成二龍搶珠狀)。石元於1949年12月22日解放,1951年5月成立石元鄉人民政府,政府機關駐石元場鎮。

敬元鄉

解放後於1950年建鄉,名敬院鄉,因鄉政府駐敬家院子而得名。

六合鄉

六合鄉位於江油市境東北部,距市區100公里,幅員 102.8平方公里。東鄰敬元鄉、雁門鎮,南連馬角鎮、文勝鄉,西接平武縣南壩鎮,北與楓順鄉毗鄰

楓順鄉

江油市轄鄉。1952年置楓順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併入六合社,1961年複置楓順公社,1983年複置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