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帶娃看病好鬧心,那是因為你不懂有效溝通

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每次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都是對體力和耐力的終極考驗:門診大廳裡人山人海,間雜著寶寶們的啼哭聲、嚎叫聲,再加上渾濁的空氣,簡直讓人無法呼吸。

最可怕的是,就診人數多,兒科醫生少。排隊一上午,看病5分鐘。終於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坐到醫生面前,卻感覺被三言兩語地敷衍了,要麼被醫生問得語塞,要麼說了一大通醫生當沒聽見。但醫生們也心裡苦啊,紛紛表示:最怕喋喋不休的家長,說了一堆話,

沒幾句有用的資訊。

帶娃看病前

爸媽要先做好準備

看病前要做好準備

帶寶寶看病前,爸媽要將寶寶的具體病情掌握清楚,否則見到醫生時,就無法對答如流。建議在帶寶寶看病前做到以下幾點:

★對症狀瞭若指掌。要把寶寶的症狀、出現的病情的緩急情況都瞭若指掌。

★掌握相關病史情況。最好帶寶寶看病前,還要把寶寶以前的病史都掌握好,同時把它們整理成資料,以便醫生需要。

★日常情況父母需記牢。寶寶的日常飲食情況、大小便情況、身體溫度、以及是否有腹瀉等基本情況,在看病前父母都要做好回答的準備。

看病時要隨機應變

現在的兒科都非常忙,父母們為了給孩子看個病,可能都需要等上好幾個小時。

看到人多就排隊?是的,

理論上沒錯。但是,如果寶寶的病情很嚴重,那麼爸爸媽媽就不要傻傻的等著排隊掛號,寶寶的病情可不等人。寶寶如果病情嚴重,那麼就要立即看急診才行!

交流時要冷靜淡定

孩子生病,爸媽著急。有些爸媽一時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

於是在同醫生交流時痛哭流涕或是口齒不清,嘴巴顫抖。父母這種激動的情緒毫無作用,反而拖延寶寶看病的時間。

因此,爸爸媽媽在同醫生交流時,一定要情緒穩定,淡定理性,口齒清楚。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具體的把寶寶的情況反應給醫生,方便醫生對症下藥,寶寶才得以早日康復。

敘述時要抓住重點

爸爸媽媽可能很擔心寶寶的病情,生怕細小的問題會影響診斷,其實這種做法大可不必。爸媽囉嗦,可能會影響醫生的反感,而且耽誤醫生的時間和寶寶的治療時間,所以在講述時,一定要挑重點。同時,對醫生的問題要認真的回答。而作為父母,你需要從醫生口中得到以下資訊:

√ 幫你監控孩子的健康;

√ 解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並回答你所期望的資訊;

√ 診斷和治療輕微中度疾病;

√ 解釋你的孩子所患的疾病和後期治療;

√ 在疾病需要特別專家的時候,可以提供轉介和專家會診。

回答時不要模棱兩可

醫生對父母提出問題,爸媽在回答時要認真仔細,而且不能模糊的進行回答。如果對於自己不清楚的問題,爸媽不要猜測答案,應該直接回答不知道,否則會影響醫生的判斷。比如醫生問爸爸媽媽:“寶寶今天最高體溫多少?”如果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回答:“40度。”這樣就會影響醫生的決斷。那麼在回答醫生問題時,你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體溫變化:父母應該事先考慮到醫生會詢問孩子的體溫變化,因此孩子發燒時要記得在家中測量體溫,同時要記錄下在什麼時間點測量的體溫以及相應的度數。同時要從這些資料中看看有沒有規律性,以及身體其他部位有沒有溫度差,或者其他的不良反應,並將其全部報告給醫生。

△睡眠情況:回答睡眠情況時,要跟醫生詳細地說明每天睡眠時間,孩子睡覺時的狀態,是正常睡還是難以叫醒,抑或是稍有動靜就醒來,有沒有哭泣或者尖叫等等。

△發病時間:醫生問到何時發病時,要做到越詳細越好。包括準確的發病點,以及病情加重的時間,病情發作間隔時間。

△飲食增減:生病後孩子的飲食也是醫生注重的一大重點,父母要說明的是孩子在食量上是否有增減?一天吃幾頓?孩子是否厭食,有無食欲等等。如果孩子之前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喝了生水,吃了剩飯剩菜等等都要一一說明。

△身體狀況:這是醫生必問的題目之一。家長需要按照醫生的問題來準確回答,比如詢問孩子是否有痰,不僅要回答是否有,還要回答是什麼顏色的,稠的還是稀的。再比如回答是否要有腹痛,要準確地跟醫生說明腹痛的位置,以及什麼時候開始疼痛,每次持續多久等等。做到越詳細越好,讓醫生全面瞭解,並準確判斷。

並回答你所期望的資訊;

√ 診斷和治療輕微中度疾病;

√ 解釋你的孩子所患的疾病和後期治療;

√ 在疾病需要特別專家的時候,可以提供轉介和專家會診。

回答時不要模棱兩可

醫生對父母提出問題,爸媽在回答時要認真仔細,而且不能模糊的進行回答。如果對於自己不清楚的問題,爸媽不要猜測答案,應該直接回答不知道,否則會影響醫生的判斷。比如醫生問爸爸媽媽:“寶寶今天最高體溫多少?”如果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回答:“40度。”這樣就會影響醫生的決斷。那麼在回答醫生問題時,你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體溫變化:父母應該事先考慮到醫生會詢問孩子的體溫變化,因此孩子發燒時要記得在家中測量體溫,同時要記錄下在什麼時間點測量的體溫以及相應的度數。同時要從這些資料中看看有沒有規律性,以及身體其他部位有沒有溫度差,或者其他的不良反應,並將其全部報告給醫生。

△睡眠情況:回答睡眠情況時,要跟醫生詳細地說明每天睡眠時間,孩子睡覺時的狀態,是正常睡還是難以叫醒,抑或是稍有動靜就醒來,有沒有哭泣或者尖叫等等。

△發病時間:醫生問到何時發病時,要做到越詳細越好。包括準確的發病點,以及病情加重的時間,病情發作間隔時間。

△飲食增減:生病後孩子的飲食也是醫生注重的一大重點,父母要說明的是孩子在食量上是否有增減?一天吃幾頓?孩子是否厭食,有無食欲等等。如果孩子之前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喝了生水,吃了剩飯剩菜等等都要一一說明。

△身體狀況:這是醫生必問的題目之一。家長需要按照醫生的問題來準確回答,比如詢問孩子是否有痰,不僅要回答是否有,還要回答是什麼顏色的,稠的還是稀的。再比如回答是否要有腹痛,要準確地跟醫生說明腹痛的位置,以及什麼時候開始疼痛,每次持續多久等等。做到越詳細越好,讓醫生全面瞭解,並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