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甘肅開創用高雅藝術開展反邪教宣傳之先河 首部反邪教原創話劇《魂歸何處》即將震撼上演

“反邪教題材從我們建院以來還是第一次涉及。”省話劇院院長朱衡說。11月30日,由甘肅省話劇院創作的甘肅首部反邪教原創話劇《魂歸何處》將在甘肅大劇院隆重首演。這是甘肅省反邪教宣傳工作打破“發傳單、掛橫幅、喊口號”的傳統模式,

將反邪教宣傳與文化藝術相融合,是化平凡為高雅的一次大膽嘗試。

《魂歸何處》從劇本創作到排練演出歷時兩年,幾易其稿10多次修改,綜合多個生動案例,通過與國家級、省級戲劇專家多次座談交流,

啟動排演。主要劇情是講述了一位教書育人的中學老師,誤入邪教,無法自拔,並且誘騙妻子加入邪教組織,當自己的女兒命懸一線時,仍然堅信邪教“天門”的“神”能治好他女兒的病。社區幫教人員將其女兒送進醫院救治,但因其荒唐行徑延誤治療,最終未能使生命延續。妻子也在迷茫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和最親的人天人永隔,看著女兒生前留給自己的同心結,
他幡然醒悟,面向蒼天,發問他將魂歸何處?

話劇一直以來都是充滿儀式感的表演形式,讓觀眾身臨其境,與表演合二為一,引起共鳴,呼喚人性的本能。同時,話劇肩負著面向大眾傳播主流精神的責任,其中的很多靈感都是來源於生活而且高於生活。

話劇《魂歸何處》是綜合了多個生動案例創作出來的,觀看此劇的同時,往往能融入其中,真切的感受到邪教的危害。

“這部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堅持了藝術性,震撼人心,能讓觀眾從劇中深切地體會到邪教的危害。”編劇王元平說。

邪教與恐怖主義、毒☆禁☆品並稱為人類三大公害,

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社會治理難題。邪教的主要特點是製造教主崇拜、神化首要分子,冒用宗教或氣功名義、編造歪理邪說,組織嚴密、隱蔽性強,聚財斂色、危害社會、干預政治、對抗政府。

近年來,中共甘肅省委政法委員會、甘肅省人民政府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積極主動調整反邪教宣傳工作的理念思路,

逐步實現了從“閉”到“開”的轉變,一改過去“只做不說、多做少說”,為現在的“不僅要做,還要說,更要說好”,成功構建了“大宣傳”工作格局,大膽嘗試公益廣告、動漫劇、紀錄片、微電影、沙畫視頻、二次元海報、H5小遊戲、創意標識、形象代言等新形式,增強了時代感、靈動感和藝術感,反邪教宣傳教育的普及面、受眾面、覆蓋面不斷拓寬,層次不斷提升,效果不斷增強,在社會上有聲、有形、有色。

層次不斷提升,效果不斷增強,在社會上有聲、有形、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