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書畫展覽,怎麼看更內行?

畫展上的作品究竟好不好,好在哪裡,藝術價值幾何?恐怕大多數人卻很難說清楚。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聊聊畫展到底該怎麼看。

國畫 關注氣韻

在美術館或書畫展覽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對於藝術有著極高的熱情,對於每一件作品都看好,但是卻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他們只能拍照發個朋友圈,但是卻很難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其實關於書畫的鑒賞,每一個人對於美的標準有著不同的認定。但是有些時候,

由於我們不瞭解該如何鑒賞書畫,因此往往會忽視掉書畫的藝術價值,那麼一個普通人去看畫展,到底應該怎麼去鑒賞展品呢?

以國畫為例,國畫有寫意、工筆等多種類型,對於大多數對於書畫沒有專業研究的人來說,工筆、寫實一類的作品最容易被大眾接受,因為這樣的作品往往是具體、真實的,也就比較容易看懂,而寫意類的書畫作品則因為比較抽象,很難讓大眾感受到作品“像”與“不像”,

因此也就會讓不少人覺得難以理解。

事實上,國畫優劣的標準並不是以作品“像不像”真實的參照物來評判的,因此在欣賞國畫的時候,建議觀眾們要先看作品的“氣韻”,也就是作品的佈局,從這個角度來看,參觀者可以先從遠處觀摩作品,

然後慢慢的靠近作品,仔細的觀察作品的線條和筆觸(即創作者的運筆)。

油畫 注意距離

國畫講究氣韻,而油畫的欣賞則要注意距離。

一般來說,油畫有很多風格,除了印象派風格的油畫之外,大多數油畫最佳的欣賞距離應該在一隻手臂的距離左右,

因為這個距離一般來說就是畫家們創作時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你可以看作品的造型和色彩運用,然後可以靠近一點看看畫家的筆觸,也就是畫家如何一筆一筆的把這件作品畫出來的。

但是對於印象派的作品而言,這樣的最佳距離並不適用,

因為印象派比較模糊,只有靠近之後才能清晰地看到創作者的運筆。

簡單來說,油畫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造型往往可以體現出畫家的水準,而這也是對於大眾審美的一種考驗。

書法 做好功課

相較於繪畫而言,書法的美往往是最抽象也最難以理解的。因為書法本身就有各種書體,類似於草書、篆書等字體本就難以辨認,而隸書、楷書等作品的美又很難感悟。

因此,書法的鑒賞最好要有一定的書法基礎。而對於書法作品的觀賞距離,一般來說正書(即不連筆的)最好在2米左右,而草書一類的作品最好在3米左右。

一般而言,書法的鑒賞以筆劃、結字和章法佈局為主。一般來說筆劃是指單個字的結構,也就是橫、豎、撇、捺、點這些基本的筆劃。而不同的書體中,筆劃的特徵也不一樣,因此需要區別來看。

而結字則是指字的結構,即字的筆劃安排與形式佈置。漢字往往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圍、半包圍等等,不同結構的字結字方法也不盡相同,但要做到結構合理。

最後,書法的鑒賞要從單個的字上升到全域高度,也就是所謂的章法。一般來說,書法的章法是佈局,字與字之間的變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鈐印等。比如說一件書法作品,我們可以通過字的佈局看到作者是如何根據字數來安排行數,如何安排不同形態的字來使得作品富於變化,如何用鈐印來點睛以及如何通過落款來控制留白等一系列問題。

掌握好這些知識,起碼在拍照片發朋友圈時,你可以以內行的身份簡單評論兩句,讓朋友們對你的才學肅然起敬哦。

因為書法本身就有各種書體,類似於草書、篆書等字體本就難以辨認,而隸書、楷書等作品的美又很難感悟。

因此,書法的鑒賞最好要有一定的書法基礎。而對於書法作品的觀賞距離,一般來說正書(即不連筆的)最好在2米左右,而草書一類的作品最好在3米左右。

一般而言,書法的鑒賞以筆劃、結字和章法佈局為主。一般來說筆劃是指單個字的結構,也就是橫、豎、撇、捺、點這些基本的筆劃。而不同的書體中,筆劃的特徵也不一樣,因此需要區別來看。

而結字則是指字的結構,即字的筆劃安排與形式佈置。漢字往往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圍、半包圍等等,不同結構的字結字方法也不盡相同,但要做到結構合理。

最後,書法的鑒賞要從單個的字上升到全域高度,也就是所謂的章法。一般來說,書法的章法是佈局,字與字之間的變化、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鈐印等。比如說一件書法作品,我們可以通過字的佈局看到作者是如何根據字數來安排行數,如何安排不同形態的字來使得作品富於變化,如何用鈐印來點睛以及如何通過落款來控制留白等一系列問題。

掌握好這些知識,起碼在拍照片發朋友圈時,你可以以內行的身份簡單評論兩句,讓朋友們對你的才學肅然起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