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鹿鼎記中的吳六奇原來竟是大漢奸,被洗白只因在古寺中遇見了此人

回顧明末清初那段慘烈的歷史,有不少當時得意的漢奸在後世都得到了他應有的評價,即使是協助滿清入主中原的大功臣洪承疇,乾隆也不買帳地將他歸到了貳臣序列中,

遺臭萬年。不過,在當時那批大漢奸中,唯獨有一個人,因一部著名的武俠小說,竟被成功洗白,直至今日還被誤以為是反清複明的義士,此人便是在《鹿鼎記》中有過出彩表現的鐵丐--吳六奇。

《鹿鼎記》中吳六奇的經歷大家都熟悉,他原本是乞丐,後來成了雙兒的義兄,

在陳近南的鼓勵下南下建功立業,雖身在滿清但是心在大明,只可惜最後被歸辛樹夫婦給誤殺了。

不過在歷史上,吳六奇的結局可比小說中的描述好多了。他不但生前享受了榮華富貴,在順治時期就已經被封為太子太傅,死後更是尊榮無比,

被康熙封為少師兼太子太師,享盡了漢人在清廷所能達到的最大榮光。

那麼,吳六奇這輩子到底幹了什麼,能夠讓滿清的統治者給這麼大的榮耀?

根據記載,吳六奇一開始只不過是浪跡在明朝東南省份的一個乞丐,因為力大無比,食量巨大,而本人又酗酒濫都,沒有人敢雇傭他。因此吳六奇在今天可是不折不扣的不安定因素。

不過吳六奇所處的那個時代正趕上了明末清初那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他早在南明時候就已經參軍入伍,幫助南明小朝廷鎮壓了不少地方武裝,被永曆皇帝封為總兵。如果吳六奇後續能效法史可法,在清軍南下時拼死抵抗,也許史書上會給他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名聲。只可惜,順治七年平南王尚可喜大軍南下,剛到了韶州,吳六奇立刻就投降了,而且他還自告奮勇成了清軍的嚮導,幫著清軍打下了相鄰的州府。

清軍穩定了華南局勢後,吳六奇為了應對臺灣鄭氏的威脅,在潮州一帶的海域率先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要求一隻小船,一片小帆也不得下海。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面曾描述過,海禁政策將沿海二十裡劃為了無人區,海邊的漁民留海不留頭,留頭不留海,不知道造成了多少悲劇。而禁海政策的先行者便是吳六奇,在他執行海禁政策期間,大開殺戒,屠殺了數萬名的潮汕漁民,

雙手沾滿鮮血。

吳六奇在歷史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金庸作為學貫古今的大學者,是不可能不知道的,那麼為什麼《鹿鼎記》中的吳六奇又成了反清複明的正面形象呢?原來這牽扯到了一個人----金庸的先祖查伊璜。

查伊璜和吳六奇曾有較深的交往,據《聊齋志異》的《大力將軍》文章記載:查伊璜有一次在野外一座古寺廟中遇見了一個力大無窮的乞丐,驚奇之下,兩人不但結為好友,查伊璜更是鼓勵這名乞丐去參軍,並且送了這名乞丐五十兩銀子作為路費,而這名乞丐正是吳六奇。

金庸在翻閱祖上故事的時候,由此受到啟發,將吳六奇的經歷改換了下,並將李成棟等人反清複明的起義事蹟按插到了吳六奇身上。造化弄人,一代大漢奸就此成了反清複明的大英雄,南明的各個皇帝泉下有知,不亦哀哉。

兩人不但結為好友,查伊璜更是鼓勵這名乞丐去參軍,並且送了這名乞丐五十兩銀子作為路費,而這名乞丐正是吳六奇。

金庸在翻閱祖上故事的時候,由此受到啟發,將吳六奇的經歷改換了下,並將李成棟等人反清複明的起義事蹟按插到了吳六奇身上。造化弄人,一代大漢奸就此成了反清複明的大英雄,南明的各個皇帝泉下有知,不亦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