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木傢俱商舉債超7千萬還不起 西雙版納中院強制執行以物抵債

以物抵債執行現場

昆明資訊港訊 記者江楓 11月23日,

小雪節氣帶來的降雨、降溫天氣,與西雙版納中院標的物交付現場熱火朝天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天,西雙版納中院對21件涉及金融、民間借貸案件執行的價值969.36萬元紅木家俱及製品,採取以物抵債的方式交付債權人。交付現場邀請了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曼弄楓村委會基層組織的人員監督,過程公開公正透明。

據瞭解,2014年以來,被告文某與魏某為擴大紅木加工廠的經營,

不斷向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融資擔保公司、個人借款共計7545.77萬元。多名債權人分別向西雙版納州中級人民法院、景洪市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要求債務人賠償所借款。判決生效後,文某與魏某未按期履行還款義務,全部債權人向州、市兩級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

以物抵債執行現場

據瞭解,紅木系列執行案共涉案21件,申請執行標的額達7545.77萬元。案件執行標的大,申請人均系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及地方融資公司和個人。依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民事調解書,法院執行局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立即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支付義務,但被執行人仍未履行。

判決已生效,

如果不能及時執行到位,判決就形同一張“法律白條”,尤其是涉金融案件的“執行難”問題,不僅嚴重影響金融部門回收不良貸款、保全國有資產,而且也成為法院化解執行積案不得不攻克的“橋頭堡”。

執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延續,當事人合法權益最終能否得到實現,就是要看案件最後是否執行完結,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兩級法院,決定用實際行動全力以赴辦理案件,

堅決不讓法院的判決成為一紙“白條”。

以物抵債執行現場

執行幹警窮盡一切執行手段,一方面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履行義務,一方面啟動“四搜一查”,對被執行人的房產、存款、土地、股權、車輛等資訊進行全面系統梳理和查詢,依法查控了被執行人4處房產、1輛賓士車、1輛寶馬車、1處紅木展館及1處倉儲中心,

以及已設定抵押的紅木家俱及紅木製品千餘件。

經過評估、拍賣、變賣等執行流程,上述財產均流拍。執行幹警立即啟動以物抵債程式,並多次召集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對所查控的財產進行協商。經過工作,多名申請執行人同意採取“以物抵債、折計價”的處理意見,按各自申請參與分配未到位債權數額的比例受償原則,對房產、車輛按已實施的抵押受償,對紅木家俱及紅木製品以標的969.36萬元的抵債金額分配給各申請人。

如此處理後,申請執行人明確表示同意暫時終結本次執行程式,待被執行人有其它可供執行財產時,再次申請執行。

對房產、車輛按已實施的抵押受償,對紅木家俱及紅木製品以標的969.36萬元的抵債金額分配給各申請人。

如此處理後,申請執行人明確表示同意暫時終結本次執行程式,待被執行人有其它可供執行財產時,再次申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