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朝日本人從中國請回來的繪畫,如今已成為日本國寶被供奉起來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最近舉辦了四十一年來規模最大的特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京都世界遺產東大寺收藏的《兩界曼陀羅圖》。

奈良東大寺

整個日本佛教全部都是從中國傳過來的。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發展而來的現代佛教基本可分為三大宗派,即上座部(थेरवाद,有稱「小乘」,實則不嚴謹)、漢傳佛教(部分支派稱漢傳為「大乘」)和金剛乘(即密宗),目前在日本佛教界佔據主流地位的是漢傳佛教,從名字即可看出中國對於日本佛教的關鍵意義。

日本最早有民間佛教信仰的記載,是在西元 522 年,即梁武帝普通三年。一位名叫司馬達的漢人漂洋過海來到日本,結草堂於大和國高市郡阪田原,安置佛像,皈依禮拜。此後,亦有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王通過外交途徑贈送日本釋迦牟尼金像、幡幢、經論等。

京都東寺

而日本的金剛乘,則起源于平安時代(中國的唐朝)日僧空海大師從中國帶回的密教信仰。不過,密教也並非起源於中國,而是印度。在佛法興盛的唐朝,不光有唐玄奘西天取經,印度也有很多高僧來華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他們在唐朝被封為國師,史稱「開元三大士」。他們傳來的佛法分為《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兩個系統。不空的華人弟子惠果才智卓絕,

同時獲得了兩部經書的傳承,他將兩套系統合二為一,創造出了唐代的密宗:唐密。唐密內容複雜,系統嚴密,為了易於理解,惠果把兩部經書裡描繪的世界景象繪製成了兩界曼陀羅圖像。804年,日本僧人空海來華學習,拜師于惠果門下,惠果將佛法精要盡皆傳授之後,令其帶著佛像和曼陀羅圖回日本傳教。空海回日本後開創了真言宗,成為日本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教門派之一。
之後數十年內,還陸續有僧人來華修習密教,求道解惑,終於把惠果的唐密在日本保留了下來,而中國的唐密則逐漸銷聲匿跡。

東寺/春天

如今,因為真言宗的廣泛影響,在日本的許多寺院當中還留存著臨摹空海本的兩界曼荼羅。

藏於小浜市羽賀寺的絹本兩界曼荼羅,是眾多臨摹作品當中較大的一幅,長157.0公分,寬150.0公分,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了。雖有若干部分已退色和剝落,但是描畫的當初那豔麗的色彩保存的很好,令人緬懷那再建正堂莊嚴的樣子。上圖為胎藏界曼荼羅。

上圖為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兩界曼荼羅。

由於空海請回日本的兩界曼荼羅(現圖曼荼羅),損耗甚多,故曾先後進行四次臨摹。此四次之年代即弘仁十二年(821)、建久二年(1191)、永仁二年(1294)、元祿六年(1693)。元祿本的大曼荼羅,現在仍為東寺灌頂堂所用。由紫綾金銀泥繪就的《高雄曼荼羅》,系天長年間(824~834)新造高雄神護寺灌頂堂所供的兩界曼荼羅,為現存最古現圖曼荼羅。《傳真言院曼荼羅》(絹本著色,東寺,899)為最古的彩色本。依寺傳所載,此本曾是宮中真言院禦修法所用的曼荼羅。但並無確證。

東寺/夏日

所以,空海唐朝時從中國請回的古本兩界曼荼羅固然是日本國寶,但後續幾個朝代的臨摹所作,距今也有千年上下,同樣是日本國寶。兩界曼荼羅能夠成為日本國寶,與是不是中國所繪關係不大,而與如下兩個因素相關甚大:

夠老:宋畫拍賣都是一億起步,遑論唐畫

夠大:畫心高達1.85米

至於此畫究竟是誰所畫,也還沒有最終定論。目前普遍認為有三個論據支持本畫是中國所作:

這兩幅兩界曼陀羅有極強烈的印度繪畫風格,卻見不到任何日本佛畫的痕跡,而當時日本畫家基本沒有條件接觸印度繪畫

另,由於惠果以前未見有人組合兩曼荼羅,而且惠果曾從不空受金剛界法,從善無畏之弟子玄超受胎藏法,而在現圖曼荼羅諸尊圖像中又可見有金、胎兩界的巧妙融合,因此,此畫多推斷為惠果所作

《兩界曼陀羅圖》其中一幅作品裡,有各種各樣的神仙,在這些神仙裡,能看到西方的十二星座、印度的神靈,還有中國本土的二十八星宿,卻沒有日本的神靈,可見《兩界曼陀羅圖》很可能是在中國繪製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日本和尚空海的老師惠果,從印度人那裡學來金剛乘,又把學習時候的課堂筆記畫成了畫。空海把這幅畫帶回日本,就成了日本國寶。

上圖為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兩界曼荼羅。

由於空海請回日本的兩界曼荼羅(現圖曼荼羅),損耗甚多,故曾先後進行四次臨摹。此四次之年代即弘仁十二年(821)、建久二年(1191)、永仁二年(1294)、元祿六年(1693)。元祿本的大曼荼羅,現在仍為東寺灌頂堂所用。由紫綾金銀泥繪就的《高雄曼荼羅》,系天長年間(824~834)新造高雄神護寺灌頂堂所供的兩界曼荼羅,為現存最古現圖曼荼羅。《傳真言院曼荼羅》(絹本著色,東寺,899)為最古的彩色本。依寺傳所載,此本曾是宮中真言院禦修法所用的曼荼羅。但並無確證。

東寺/夏日

所以,空海唐朝時從中國請回的古本兩界曼荼羅固然是日本國寶,但後續幾個朝代的臨摹所作,距今也有千年上下,同樣是日本國寶。兩界曼荼羅能夠成為日本國寶,與是不是中國所繪關係不大,而與如下兩個因素相關甚大:

夠老:宋畫拍賣都是一億起步,遑論唐畫

夠大:畫心高達1.85米

至於此畫究竟是誰所畫,也還沒有最終定論。目前普遍認為有三個論據支持本畫是中國所作:

這兩幅兩界曼陀羅有極強烈的印度繪畫風格,卻見不到任何日本佛畫的痕跡,而當時日本畫家基本沒有條件接觸印度繪畫

另,由於惠果以前未見有人組合兩曼荼羅,而且惠果曾從不空受金剛界法,從善無畏之弟子玄超受胎藏法,而在現圖曼荼羅諸尊圖像中又可見有金、胎兩界的巧妙融合,因此,此畫多推斷為惠果所作

《兩界曼陀羅圖》其中一幅作品裡,有各種各樣的神仙,在這些神仙裡,能看到西方的十二星座、印度的神靈,還有中國本土的二十八星宿,卻沒有日本的神靈,可見《兩界曼陀羅圖》很可能是在中國繪製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日本和尚空海的老師惠果,從印度人那裡學來金剛乘,又把學習時候的課堂筆記畫成了畫。空海把這幅畫帶回日本,就成了日本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