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家說:廉租房不應該配獨立衛生間!我不懂了,你怎麼看?

房子一直是大家關心、熱議的話題,國家為此也出臺了各種利好政策。比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共用房......但自稱“替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的知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廉租房應該是沒有廁所的,只有公共廁所,這樣的房子有錢人才不喜歡。”

蘇專家的話立刻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痛駡專家不愁房子住說話不腰疼;有人支持蘇專家認為這才是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學者態度。其實,專家們每天搞學術研究或許有自己的理論可以自圓其說;但人民群眾每天柴米油鹽的生活哲學也不是毫無道理。

小編不是經濟學家無法判斷雙方誰更有道理,但是我們可以看看其它國家的做法。美國的“廉租房”戶型多樣,有單間加廚房、浴廁的,也有多居室的以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英國的《住宅法》規定:低收入家庭及無家可歸家庭獲得的政府公共住宅須符合9個最基本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有適當的家庭廁所和標準的下水系統。

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也基本如此。

的確,真沒房子住要申請廉租房的人不會在意是否有獨立衛生間,因為他沒有“資本”去選擇。而沒有獨立衛生間的廉租房,“富人”就會放過不感興趣了嗎?這倒未必吧,富人惦記廉租房真的是為了去住?恐怕你我都不信,既然不去住有沒有獨立衛生間有啥關係?

專家學者們為大家也是操碎了心,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口誅筆伐。

不過有些時候柴米油鹽更接地氣,真正體驗、瞭解勝過在辦公室埋頭研究。當然,這只是小編的淺見,和專家們的理論無法相比。大家有什麼想法也可以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