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信遠勝中國技術,卻一艘自製航母都沒有,最後只能表示無力

時光荏苒,曾經能與美國在海上一爭高低的前蘇聯在解體之後,它所有的海上軍事科技也仿佛跟著消失了。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部分船隻都由俄羅斯接手,但是當時的俄羅斯也沒有多餘的錢保養這麼“大數目”的船隻軍艦。

你可不要以為這些退役軍艦都只是些破銅爛鐵,想當年他們在海上也是一把好手,其中,載機巡洋艦算得上是前蘇聯的寶貝了。雖然和美國的小鷹級比不了,但它的排水量高達3.6萬噸,同年中國的只有幾千噸。

俄羅斯無力承擔這批軍艦,之後便稱要銷售載機巡洋艦。各國聽說之後紛紛加入投標,最後是韓國以3500萬美元得到了兩艘基輔級航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韓國打算早日開展基輔級航母的研究,但很快現實就“打臉了”。金融危機席捲全球,

韓國自然沒能躲過,面對航母每日巨大的花銷,韓國再也經不住了,只得將其中一艘航母以460萬美元賣給中國。忙活了大半天,結果什麼實質性的成就都沒有。

韓國買回的航母只被拆除了武器系統,而中國向韓國再買回來的航母稍有作用的都被拆除了,

韓國自認為造船技術比中國高明許多,但為什麼至今也沒有自製的航母呢?原因有二:第一個就是經濟,韓國經濟主要靠“外”,一旦外國市場發生什麼變數,韓國經濟就會受到影響,面對航母這種無異于燒錢的活動,韓國很難維持下去;第二個是技術,航母的建造涉及到很多技術方面,雖然美韓是盟友國,但是美國並不願意幫助韓國發展,韓國的航母之路還有好長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