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借城市“屋頂”圖發展 集體經濟薄弱村創富轉型

2017-11-26 17:56 | 衢州日報

昨天中午,柯城區溝溪鄉五十都村一處倉庫裡,

村民主任陳江求正帶領數位村民小心翼翼地包裝茶葉。

“今年種下的金錢柳第一批茶葉製作成功,共500公斤,剛新鮮出爐,就被杭州、上海等地的客戶預訂一空。”陳江求笑著說,“鐵罐禮盒400克,218元,陶瓷禮盒400克,228元。”

金錢柳項目,是借城市“屋頂”發展起來的。酷愛戶外運動的五十都村黨支部書記胡雪斌,曾在安徽一次登山活動中,無意間發現金錢柳茶樹一身是寶,就萌生了種植金錢柳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想法。

可是,他們村是集體經濟薄弱村,要種金錢柳,錢從哪裡來?他們一時間陷入猶豫,進退兩難。

“曙光的出現,是我們區裡今年搞的‘一村萬樹’和‘光伏強村’工程。除了‘一村萬樹’的補貼,接下去3年,我們集體經濟薄弱村每年還能拿到‘光伏強村’資金補助。這些資金作為經營性收入發展村級經濟,讓我們有了希望。”胡雪斌說,他毅然自己墊付了前期苗木款12萬元。

他算了一筆帳:今年以來,城區已有53家單位共拿出7萬平方米公共屋頂招投標建太陽能光伏電站,正泰集團承建的80多個城市光伏電站群並網發電,估計年收入有620萬元左右。這筆收益,通過考核分攤到全區12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五十都村也應該能拿到5萬元錢。

有了這份算得著的收益兜底,胡雪斌的信心、決心和魄力自然大了起來,今年9月,五十都村以“公司+農戶”模式,由村集體控股,

成立了衢州點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有20多戶農戶入股。

第一個專案成功之後,胡雪斌一發不可收。他說,除了金錢柳專案,村裡正在積極謀劃建造菜市場用於出租。為了再籌集資金,他時常跑相關部門,“我們希望政府能多搞一些類似光伏強村的項目,支持農村發展興旺起來。”

柯城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吳川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覆:“我們正在探索通過股權投資,

與光伏企業合作,以獲取優先股股利的形式,取得固定收益,支持集體經濟薄弱村的發展。”

聽了這番話,胡雪斌感到做事更踏實,開心地笑了。

(原標題《“鄉村振興衢州行”系列報導之七:借城市“屋頂”圖發展》,編輯 肖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