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公務員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公務員工作的優點人盡皆知,但是一直以來提到公務員似乎已經被誇大了。考上公務員就真的可以衣食無憂嗎?下面是幾個網友對於公務員狀態的描述,希望大家能結合個人的特點理性對待公考,

對於大多數人公務員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20多歲剛考上公務員,即使幹著打雜、跑腿都是開心的,還沉浸在捧上“金飯碗”,進入體制,當上“官人”的興奮中,還在接受著親朋好友的羡慕、祝賀中,還躊躇滿志準備幹番大事業的激情中,可是過個五年、十年,人到30多歲之後,在體味過公務員崗位一系列表面上的光環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活力和心態,對這個崗位和職業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也有了深刻體驗。


一是收入偏低:收入不夠高、預期增長的可能也小、能享受的潛特權也在逐漸消失,而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被住不起、開不起、學不起、病不起困擾著,每一樣都是錢繞不過去的。

二是工作強度大:工作上標準高要求嚴,工作壓力相當大,單調重複,加班加點是常事。

三是發揮餘地小:公務員崗位對個性和自由度存在限制,安於現狀、不出頭、不要太有個性,

與年輕人宣導獨立、自我、愛創新、有激情存在一定矛盾。

四、上升空間有限:想要得到提拔,除了工作上要過得去,人際關係也很重要。即使做到這些,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臺。

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特別是看到同學好友,學有所用,事業風生水起,收入節節攀高,既羡慕又感歎。

“我基本上可以想像出未來十幾年的情景,也許就這樣一輩子了!”這是年輕公務員們內心最普遍的獨白。


相信每一個年輕公務員都在問自己:是“去”是“留”?何去何從?我該往哪條路走?

如果辭職不當公務員:要不考研?畢業這麼多年,專業丟了差不多了,很多東西都生疏了,談何容易啊?再說有家有小,哪能象以前一樣安心看書?要不轉行?又要從低做起,出去闖蕩機會與風險並存。

除少數人外,大多數公務員在日復一日的糾結過後,還是選擇“堅守”,

辭職的勇氣已日趨消退。畢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公務員收入穩定、體面榮耀、環境優越,能實現旱澇保收。現在考公務員還是很難的,誰會輕易辭職?

公務員只是千萬職業中的一種。既不該被過度高估,也不該被‘妖魔化’,沒有哪一個職業是完美的,也許你所不喜歡的現在,正是別人夢寐以求人。重要的是應該以更平常的心態面對自己的職業。

35歲以下的公務員有的對未來充滿信心,

躊躇滿志,有的已經溫水煮青蛙,安於現狀,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工作崗位,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我就結合自己身邊的朋友們簡單談一下。

一,躊躇滿志的少,安於現狀的多。大部分的公務員都是24過25通過考試進入工作單位,都有剛進單位時的熱情,激情,豪情,都想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一番天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但十年的磨練,當許多人發現自己已經35歲左右的時候,依然幹得是最普通,最瑣碎的工作時就會懷疑自己,看透一些人,一些事,可能就會失去當初的激情,更多的是朝九晚五,安於現狀。

二,提拔重用的少,碌碌無為的多。成為一名公務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政治上能夠進步,但機關單位中比你優秀,比你有資歷,比你會來事的人更多,更多的人只有踏踏實實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三,追求理想勇於辭職的少,敢想不敢幹紙上談兵的多。當前公務員的生活,工作狀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嚴於律己,嚴于用權,嚴于修身,對公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對工資福利待遇較低,人生理想不能實現的情況下,一些人勇於辭職,追尋自己的理想。但更多的人還是每天嘴上說著厭倦自己的工作,但很少人敢於扔下所謂的鐵飯碗再去重新開始。一些政法幹警的朋友們面對著司法體制改革,司法責任終身制等的要求,壓力十分巨大。

公務員其實也僅僅是一種職業,沒有了曾經的光環,更多的應該是一份責任和擔當,不管是35歲以下公務員還是35歲以上公務員都應該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

依然幹得是最普通,最瑣碎的工作時就會懷疑自己,看透一些人,一些事,可能就會失去當初的激情,更多的是朝九晚五,安於現狀。

二,提拔重用的少,碌碌無為的多。成為一名公務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政治上能夠進步,但機關單位中比你優秀,比你有資歷,比你會來事的人更多,更多的人只有踏踏實實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三,追求理想勇於辭職的少,敢想不敢幹紙上談兵的多。當前公務員的生活,工作狀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嚴於律己,嚴于用權,嚴于修身,對公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對工資福利待遇較低,人生理想不能實現的情況下,一些人勇於辭職,追尋自己的理想。但更多的人還是每天嘴上說著厭倦自己的工作,但很少人敢於扔下所謂的鐵飯碗再去重新開始。一些政法幹警的朋友們面對著司法體制改革,司法責任終身制等的要求,壓力十分巨大。

公務員其實也僅僅是一種職業,沒有了曾經的光環,更多的應該是一份責任和擔當,不管是35歲以下公務員還是35歲以上公務員都應該腳踏實地,幹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