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農村的真實場景,在韓劇裡見不到的哦

之前因為公事,自己去韓國幾次,普通的韓國民眾對待我們是很友好的,自己旅行一般都是用導航,不用問路,但是總會遇到一些麻煩。例如我是吃素食的,而且還不吃辣,出門吃飯很不方便,

韓定食裡面總會有一點點肉,搞得我無法吃飯,但是我使用“菜食”這個單詞時,好像他們都不怎麼理解,於是他們就會聯繫會英語或會漢語的朋友,搞清楚,幫我點餐。很感謝他們的幫助,會跟他們要了位址和聯繫方式,第二次去的時候,帶一點中國產的茶葉或者芝麻,拜託那邊的朋友寄過去,也體現我們中國人回報之情。

昨天發了一系列的圖,都是真實的韓國,

有人說我故意抹黑韓國,其實不是的,實事求是展現一個國家的風貌是正確的。我只是沿路拍攝,並無特意選擇,也沒有刻意抹黑。這個就是我見到的韓國。

今天我會發一些在忠清南道的論山拍得一些農村的場景,這個在電視裡可看不到哦。

在火車上拍到的農田

當時正值收穫季節,這個比中國好的一點是他們並不焚燒秸稈,而是有一個大拖拉機一樣的東西,用塑膠薄膜把秸稈打包,這個田裡的是白色的還有藍色的。

到處都是

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後來看到打包的機器才知道是秸稈,不知道之後他們怎麼處理。

論山驛

論山驛站很偏僻,離我要去的地方一天只有一趟公車,計程車也不好打,這一點不如中國有滴滴。

我只好徒步前進。

一條河,裡面沒有多少水了

這條河裡面的水好少了,改成了徒步的公園,跟國內差不多,河道裡雜草很多。

遠處就是農村的建築

韓國如今青瓦房很少,有的整個村子都是這種板房一樣的建築。

河裡有野鴨子,很警惕

河的野鴨子很警惕,隔著二裡地,我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它們立刻呼啦啦飛走了。

遠處的工廠

河堤上的大楊樹,下麵有張乘涼的木炕

河邊的村子

村裡面的打谷作坊

韓國農村其實不是很整齊,但是有一點,白色垃圾和塑膠很少,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又是秸稈包

也有人在這裡焚燒過垃圾

路邊的栗子樹

路邊的栗子樹,不是掉了栗子沒人撿哦。我撿來看了,都是空殼,癟的。

塔亭裡因為有個石塔而得名

塔亭裡因為有個高麗時代的遺跡而得名,一會你們看見塔的樣子會驚掉下巴的。

就是這個石墩兒

哈哈哈哈哈哈

蘇子的秸稈

韓國人很愛吃蘇子油,會有利用邊角地來種植紫蘇,吃葉子和種子,可以預防感冒,美白皮膚,治療咳嗽。

論山水庫,旁邊還有救生圈

一家農家的後院

普通的農家住宅

遇到一處土坯房,裡面是用荊條編的胎,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人住,但是有門牌號。旁邊的農家,院牆很矮。

這裡的街道沒有人清掃,有不少落葉。但是沒有生活垃圾。

一處小作坊

河邊的水

韓國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嚴重的污染,經過治理,環境得以恢復,但是重金屬還是存在地表水中。淡水魚很少有人吃。

普通的農家

塑膠大棚

在小鎮裡寸土寸金,韓國人也會有泡沫箱種蔬菜

韓國的水源市民居

韓國到處是這種簡易的教堂。一個正常的建築上,加一個尖頂。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遠處的工廠

河堤上的大楊樹,下麵有張乘涼的木炕

河邊的村子

村裡面的打谷作坊

韓國農村其實不是很整齊,但是有一點,白色垃圾和塑膠很少,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又是秸稈包

也有人在這裡焚燒過垃圾

路邊的栗子樹

路邊的栗子樹,不是掉了栗子沒人撿哦。我撿來看了,都是空殼,癟的。

塔亭裡因為有個石塔而得名

塔亭裡因為有個高麗時代的遺跡而得名,一會你們看見塔的樣子會驚掉下巴的。

就是這個石墩兒

哈哈哈哈哈哈

蘇子的秸稈

韓國人很愛吃蘇子油,會有利用邊角地來種植紫蘇,吃葉子和種子,可以預防感冒,美白皮膚,治療咳嗽。

論山水庫,旁邊還有救生圈

一家農家的後院

普通的農家住宅

遇到一處土坯房,裡面是用荊條編的胎,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人住,但是有門牌號。旁邊的農家,院牆很矮。

這裡的街道沒有人清掃,有不少落葉。但是沒有生活垃圾。

一處小作坊

河邊的水

韓國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嚴重的污染,經過治理,環境得以恢復,但是重金屬還是存在地表水中。淡水魚很少有人吃。

普通的農家

塑膠大棚

在小鎮裡寸土寸金,韓國人也會有泡沫箱種蔬菜

韓國的水源市民居

韓國到處是這種簡易的教堂。一個正常的建築上,加一個尖頂。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