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工商副局長臥底保健品騙局:執法要的就是主動作為

工商副局長臥底調查:山西某“健康講座”致數百老人被騙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對於保健品騙局,公眾已吐槽無力:那些騙子無非是利用老年人的精神空虛與對健康長壽的需求,

在名醫外殼、誇張行銷、“高科技實驗”之下,對老年人進行洗腦,進而把他們變成刀俎上的魚肉。

公眾無力吐槽,有關部門就更需要有力執法。在這方面,郝如翔就來了個以身垂範:他看不下去保健品騙局的野蠻生長,所以決定親自“臥底”,阻止老人“入坑”。按他的意思,這是出於“愧感”——“作為一個工商人員,看到那麼多老人上當受騙,我心裡感到慚愧,我自然要去偵查。”

郝如翔換上執法制服走上講臺,向老人們揭發騙局。

整治健康講座騙局,在工商局的法定職責之內,負有治理之責的郝如翔感到羞愧,這很正常。饒是如此,一名工商局副局長親自“臥底” 健康講座騙局現場,還是多次“臥底”,這仍挺難得。

畢竟,這不是常規性履職行為,

而是突破常規的主動作為。

報導中有個細節,郝如翔之所以能打入這個騙局,是在下班途中接到一份健康講座的傳單,他覺得這是典型的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騙局,故而決定一探究竟。

請注意,他是在下班途中發現線索然後主動去“臥底”的。“下班途中”是公務員“八小時之外”的時間,在非工作時間,可郝如翔沒有假裝看不見,而是把講座資訊記在心裡,並在此後連續幾天親自臥底。

無人要求,也無人敦促,他的臥底行為體現的是主動攬責、自覺擔當的職業精神。與很多公務員工作時間按部就班、下班之後不聞不問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在其位謀其政,說起來,工商局副局長當然應積極打擊騙局。但在人們的印象中,作為領導的副局長的角色是遙控指揮,

而不是深入虎穴親自執法。而郝如翔僅在今年一年,就先後多次“臥底”,共打掉類似團夥10餘個。這樣的擔當與作為,並非所有局長、副局長都能做到。

某種程度上,他之所以能走紅,副局長的身份標籤與“臥底行動”的不相稱,就是個重要原因。

在人們對他的行為報以激賞後,郝如翔說,“臥底其實也是工商工作的一部分”。可見,郝如翔是把“臥底”打擊健康講座騙局當成最日常的工作,

這也正是執法部門需要的信念。

打擊保健品騙局,當然沒法全靠官員臥底。但毋庸置疑,執法要的就是主動作為。可以預見,執法部門能多些“臥底的副局長”,民眾就能少遭遇些騙局。

□王言虎(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