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官員被斬首前,喊出先祖名字,皇帝大喜:你以後可以免死5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古代很是看重等級秩序,可以說已經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萬人之上的皇帝一聲令下,再有權勢的大臣都可能人頭不保,甚至是株連家人。朱元璋建了明朝以後,

專門令人制定《大明律》。

律法一出,執行起來也很是嚴格,誰要是犯了《大明律》中的規定,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那時的駙馬犯了罪,朱元璋一聲令下,將其斬首示眾。

朱元璋幼時貧窮,所以對貪官污吏特別不能忍,一經發現決不輕饒。到了晚年,朱元璋的時候,很是自信、固執,聽不得別人的建議,下面的臣子更是不敢正面和他剛,唯一能勸說他的也就是馬皇后了。

就這情況下,

有一個諫官,他雖官職不高,但為給皇帝提意見,是能夠常見皇帝的。這個人泰國正直,不知變通,有時候什麼都不顧地直言皇帝不對的地方,都能和皇帝爭起來。最終,因直諫把皇帝給得罪了,朱元璋下令處死他。

行刑前,這人說出祖先叫范仲淹,朱元璋聽後大喜,

親自為其解綁,還賜了一些東西給他,並承諾以後無論他犯何罪,可有5次免死機會。朱元璋怎麼變得這麼快?

原來,朱元璋的偶像就是范仲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被朱元璋當做座右銘,那天睡覺前不念上幾遍,

都睡不著。

這個差點被殺頭的人名叫範文從,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直系後代。他直諫的精神也深得朱元璋看重,朱元璋也意識到自己差一點把忠臣冤殺。

喜歡就關注,不會迷路

(青梅煮酒,閒話古今——阿密特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