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部影片告訴你一個孩子想平安長大有多不容易

嘉年華

沒有素媛的韓式煽情,嘉年華的風格冷厲克制。韓國在揭露社會人性黑暗面的題材上開闢了一條獨有的商業片道路,這條路用編劇嫺熟的筆法和觀眾意料之中的飆淚鋪就。

但久而久之,這樣的煽動讓我稍有疲憊。

嘉年華的編劇放下情緒煽動的蒲扇,平靜地講述這個故事,讓我知道落下的淚都是真的,我沒有被刻意的劇作技巧帶跑,我的淚就是為了這樣的國與民而落。

夢露傾倒眾生,裙擺撩人,最終卻被電鋸切割砍下,我喜歡這個片子,因為社會對女性或有歧視或有憐憫,憐憫裡是強者之姿的俯視。

可是嘉年華是悲憫,是拈花一笑。

它拍出來,魔鬼依舊在人間,但我這樣的千萬普通人,願對受害者更柔軟些,願更挺直脊樑些

素媛

“如果天空總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

熔爐

在觀看《熔爐》的時候,中途會有幾次不願意看下去的感覺,究其原因,在於片中對於性侵的場面完全沒有回避,進行了直接表現,而這可能會挑戰觀影者的承受能力。

但是如果不這麼表現,就很難渲染出孩子們的無助,以及性侵者的醜惡。

再加上影片的現實主義基調,讓事情發生時如同身臨其境,觀影者如同旁觀者,看到這樣的暴行,卻無法阻止,讓許多人潸然淚下。

鳥泣有人憐,魚傷無人問,有聲者幸也。

演的是異國,卻想到了故鄉。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異常壓抑與深深的無力感,最壓抑的莫過於“真實事件改編”,然而瞭解一下真實事件便會發現,現實的案件遠遠比電影更加殘忍。

虐待或圍觀她被虐待的那群人,包括那群“不想管閒事”的鄰居中的任何一個人選擇報警,結局都不會是這樣,然而恰恰是:一個也沒有。觀影過程中,多希望她死啊,能少些痛苦。

這樣的案件一直都在發生著,

甚至可能此時就在這個星球的某個角落發生著,不寒而慄。

看完後當晚,一夜噩夢。

暴力小姐

看《暴力小姐》,觀眾會深深感到——無論光影如何描述生活,都不會比生活本身更加離奇。《暴力小姐》中這離奇的一家人,其離奇的行為和離奇的關係,似乎在大千世界中並不顯得孤單,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的一大弊端就是人們變得愈發麻木,因為隔三差五就會冒出些喪心病狂的人類事件。

最後要說一下《嘉年華》正在上映,如果這次還是慘澹收場,那麼下次你就沒有鍋甩給廣電和中國導演的了,《大護法》給通過讓上了,結果票房差不忍賭。現在《嘉年華》情況也是不容樂觀。

似乎在大千世界中並不顯得孤單,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的一大弊端就是人們變得愈發麻木,因為隔三差五就會冒出些喪心病狂的人類事件。

最後要說一下《嘉年華》正在上映,如果這次還是慘澹收場,那麼下次你就沒有鍋甩給廣電和中國導演的了,《大護法》給通過讓上了,結果票房差不忍賭。現在《嘉年華》情況也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