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環線現黃大發!網友: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街頭遍佈小黃車

號外號外!

外環線驚現黃大發!

↓↓↓

近日,網友發圖文爆料:@__縱有創傷不退避:“外環線發現的,

我都驚呆了。”

那可不是驚呆嘛!老天津人都知道,黃大發是八九十年代街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坐過黃大發的人都對它充滿了感情,每每說起它就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回憶!天津街頭再現黃大發網友們都激動地不行不行的!

@阿昕OB:天津的大黃蜂

@呆堅果:穿越感,頓時而生

@浣無詞:謔,可能我現在還在上小學

@人生污點大師兄:這車不得比好多人還大了

@Wuuuu_幽:這是開去博物館吧!

@一隻享受兔:我小時候打車都打的這個

@不會打dota2:這個太懷舊了

@3D炸彈人的玫瑰:真是懷念 又暴露年齡了

@Miss妮蔻:想哭的衝動

@田小早兒他姥爺:打車還可帶自行車,而且是師傅下車給你搬上去再掛上鉤…下車也是如此…什麼?多少錢?10元!

@記憶是飄不落的日子:小時候就愛打黃大發,因為可以放自行車!

@Nunotaba-Shinobu:我爹以前有一輛,開不了幾公里就得下車用扳手擰幾下才能接著走。

@深海之藍_deepblue:小時候打車只打黃大發…只有這車不暈車

@被愛緊緊包圍的小女人:10塊錢隨便走好懷念

怎麼樣,坐過黃大發的人看到這些評論一定都特別感同身受!當然,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也許就不知道大家在說什麼了,有網友就說了:這是一款00後看不懂的車!

這不,有網友就開始反對了:我們看不懂黃大發,但是我們卻知道小黃車!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時光飛逝……

廣播君覺得:黃大發不單純是一個時代的交通工具,還承載了我們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它陪伴過我們,雖然它老,不是什麼稀有名車,但這樣的車應該被保留下來,並得到人們的尊敬。

如果你還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就跟著廣播君的梳理,乘坐天津大發,來一次穿越時空之旅吧!

1984年9月25日 22: 05,我國第一輛由中日合作生產的微型汽車在市郊楊柳青鎮的天津市汽車製造廠順利開出生產線。

第一批汽車是日本零件中國組裝,裝焊、油漆、總裝、質檢,一共 8個人參加裝配。

1986年2月19日本市微型汽車燈具零部件開始國產化。 1987年年底,天津微型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已由 1984年的8%上升至85%,這一速度令日本人咋舌。而天津大發的原型車為日本大發(Daihatsu)旗下一款名為Hijet的微型廂式貨車。

1987年,天津汽車製造廠已經成為年產兩萬台華利汽車的規模,同年,天津出現了第一輛大發車型的計程車。大發計程車開始出現在天津市的大街小巷。

那麼有人納悶,咱們現在的計程車都是青色的,為嘛那會兒大發一色兒全是黃色的呢?

在當時,天津大發的車身之所以選擇了黃色調,是為了與美國接軌,還挺洋氣。因為黃色的透視性很好,在一片車輛中,一下子就能認出它是計程車。可能當初將大發帶到中國的專家們並沒有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之後,大發車竟會成為中國北方諸多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風景。

1992年到1993年,南市旅館街住滿了要買大發車的外地人,市場完全供不應求。那時候,天津汽車製造廠生產各式各樣二十多個型號的大發車,出廠價是 2.8萬元,可被車販子一炒,就能賣出 5.2萬元的天價。

好景不長,1998年,作為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的一項緊急措施,北京市政府發起了大規模的“掃黃”運動。1999年,2.2萬輛“面的”被全面淘汰,接替“面的”作為計程車的夏利正式上位。

“遍地黃蟲” 變成了“全國江山一片紅”。在2002年時天津大發正式停產,光榮“退役”。

2005年年末前後,天津計程車市場基本淘汰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黃面的。

“黃大發”在這個城市的每一條街道上跑了多少公里沒有人能算得清,但幾乎每個人都記得“黃大發”留給我們的記憶,這也足以證明“面的”深深融入到天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麻雀”雖小,“肚量”巨大,這種“面的”能輕鬆裝下5、6個成年人,有時擠上10個人也不在話下。以前經常能見到有人推著自行車打“面的”的情景,甚至“打的”搬家的也不在少數。不過“面的”也並非完美,品質不穩定是其最大缺陷,夏天車內極其悶熱,冬天又非常冷。而面對10元10公里、之後每公里1元的價格,大家仍然能忍受其種種不足。

廣播君還發現了一位來自山東濱州車主劉曙光,對天津大發具有獨有的情節,為了尋找童年的回憶,耗時一年多,把一輛大發車修復完成,時不時地開出去,尋找一下當年的回憶。在視頻中,看到當年的黃大發,有沒有戳中你的淚點呢?

那些年,當你懶著蹬自行車回家的時候,是誰連車帶人把你送回家的?

那些年,當你在下雨天無法回家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回了家?

那些年,當你週末和父母出去遊玩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到了目的地?

那些年,當你返鄉回家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到了家人的懷抱?

坐到黃大發裡和家人朋友說說笑笑的場景你都還記得嗎?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編輯 | 于婧

來源 | 前沿、奏耐天津、新浪旅遊、百度百科、汽車之家、天津通—北方網等

歡迎分享轉發

轉載須注明來源天津廣播(ID:audiotj)

1987年,天津汽車製造廠已經成為年產兩萬台華利汽車的規模,同年,天津出現了第一輛大發車型的計程車。大發計程車開始出現在天津市的大街小巷。

那麼有人納悶,咱們現在的計程車都是青色的,為嘛那會兒大發一色兒全是黃色的呢?

在當時,天津大發的車身之所以選擇了黃色調,是為了與美國接軌,還挺洋氣。因為黃色的透視性很好,在一片車輛中,一下子就能認出它是計程車。可能當初將大發帶到中國的專家們並沒有想到,短短幾年時間之後,大發車竟會成為中國北方諸多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風景。

1992年到1993年,南市旅館街住滿了要買大發車的外地人,市場完全供不應求。那時候,天津汽車製造廠生產各式各樣二十多個型號的大發車,出廠價是 2.8萬元,可被車販子一炒,就能賣出 5.2萬元的天價。

好景不長,1998年,作為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的一項緊急措施,北京市政府發起了大規模的“掃黃”運動。1999年,2.2萬輛“面的”被全面淘汰,接替“面的”作為計程車的夏利正式上位。

“遍地黃蟲” 變成了“全國江山一片紅”。在2002年時天津大發正式停產,光榮“退役”。

2005年年末前後,天津計程車市場基本淘汰了曾經風光無限的黃面的。

“黃大發”在這個城市的每一條街道上跑了多少公里沒有人能算得清,但幾乎每個人都記得“黃大發”留給我們的記憶,這也足以證明“面的”深深融入到天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麻雀”雖小,“肚量”巨大,這種“面的”能輕鬆裝下5、6個成年人,有時擠上10個人也不在話下。以前經常能見到有人推著自行車打“面的”的情景,甚至“打的”搬家的也不在少數。不過“面的”也並非完美,品質不穩定是其最大缺陷,夏天車內極其悶熱,冬天又非常冷。而面對10元10公里、之後每公里1元的價格,大家仍然能忍受其種種不足。

廣播君還發現了一位來自山東濱州車主劉曙光,對天津大發具有獨有的情節,為了尋找童年的回憶,耗時一年多,把一輛大發車修復完成,時不時地開出去,尋找一下當年的回憶。在視頻中,看到當年的黃大發,有沒有戳中你的淚點呢?

那些年,當你懶著蹬自行車回家的時候,是誰連車帶人把你送回家的?

那些年,當你在下雨天無法回家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回了家?

那些年,當你週末和父母出去遊玩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到了目的地?

那些年,當你返鄉回家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到了家人的懷抱?

坐到黃大發裡和家人朋友說說笑笑的場景你都還記得嗎?

天津廣播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編輯 | 于婧

來源 | 前沿、奏耐天津、新浪旅遊、百度百科、汽車之家、天津通—北方網等

歡迎分享轉發

轉載須注明來源天津廣播(ID:audio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