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邯鄲市參評2017年度省文明家庭名單公示!11個家庭是……

日前,河北省文明辦決定開展2017年度河北省文明家庭推薦評選活動。根據《河北省文明家庭評選管理辦法》,現將我市11個推薦家庭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公示時間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

如有意見建議,請於11月30日前,向邯鄲市文明辦反映。

聯繫電話:3113236

郵箱:hdswmbmsc@sina.com

高懷彪家庭

高懷彪、李書芹夫婦,邯山區浴新南街道陵西南社區人。2007年退休後,高懷彪始終保持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十幾年如一日,以街道轄區的十幾塊黑板為宣傳陣地,

宣揚黨的路線方針和惠民政策,每月更換1-2次壁報內容,為社區居民送去精神食糧。主動擔當社區的大管家,誰家有事一個電話就到,經常忙到深夜。熱心公益活動,從2014年3月至今,積極參與邯鄲電視臺《文江幫忙》欄目,多次進行民事糾紛調解,榮獲金牌調解員稱號。

高利民家庭

高利民、王舒敏夫婦,雞澤縣雞澤鎮水木清華社區人。夫妻倆多次為孤寡老人、老戰士送去慰問金,為韓固營燒傷男孩、湖北竹山4名貧困學生愛心捐款,

先後組織開展幫扶貧困母親志願服務活動。女兒高寒,2017年參加竹蜻蜓西藏支教公益活動,並獲得優秀隊員稱號。一家人互敬互愛,互相鼓勵,把家庭的愛無私傳播給身邊的人,影響帶動同事、朋友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參與愛心公益活動。

韓玉振家庭

韓玉振、郭俊蘭夫婦,肥鄉區天臺山鎮北王固村人。夫妻倆文化程度都不高,

家庭也不富裕,但他們為人淳樸、和睦親鄰,積極樂觀、熱愛生活,是人人稱讚的模範家庭。他們竭盡全力把3個子女培養成對社會和國家有用之人,大女兒畢業于國家211工程大學,二女兒在河北省重點大學畢業後入復旦大學繼續深造,小兒子國防學校畢業後,進入部隊成為一名軍醫,為國防安全紮根山溝,奉獻青春。

靳輝家庭

靳輝、徐文君夫婦,武安市同安街職教苑社區人。

夫妻倆都是武安市職教中心教師。在家,相敬如賓、孝敬老人,陪同母親共同抗擊癌症,創造了令醫生難以置信的生命奇跡;在社區,與鄰居和睦相處,以誠相待,街坊關係其樂融融;在學校,夫妻都是骨幹,同心協力,相互扶持,多次獲得市級嘉獎。他們教育女兒樸實大方、勤儉節約,但在公益捐助時,總是慷慨解囊。

李麗霞家庭

李麗霞、汪保華夫婦,館陶縣康馨佳苑社區人。結婚20餘年,

夫妻倆始終把對方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公婆年老多病,洗洗涮涮、打掃收拾的活兒,妻子從來都是一馬當先,並定期和嫂子、弟媳相約到公婆家中包餃子、做大鍋飯,上慈下孝、兄謙弟恭。夫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丈夫多次參加助學助困、搶險、救災;妻子多次組織親友捐款、捐物,每天公益撰寫、轉發正能量文章到愛心幫幫團,影響帶動身邊人。

李豔英家庭

李子祥家庭

李子祥、朱治美夫婦,廣平縣平固店鎮李白營村人。10餘年來,每年李子祥過生日時,都要求孩子寫篇文章,彙報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情況,逐漸地形成了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三個兒子、兒媳個個都是單位骨幹,二兒子還是省勞模代表;三個孫子三個孫女個個品學兼優,有的還考上了大學。他家的“生日課堂”,通過省市縣電視臺的跟蹤報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讚揚。

羅鳳蘭家庭

羅鳳蘭、韓瑞明夫婦,復興區化林路街道建北社區人。去年羅鳳蘭80多歲的婆婆癱瘓在床,不能說話不能識人,經常昏迷,她主動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料,每天早晚為老人擦洗身子,晚上睡覺最少起床兩次觀察婆婆的狀況,受到了家人鄰居的好評。雖然他們家庭不富裕,但只要認識的人有事說一聲,夫婦倆都盡其所能幫忙。鄰居張某身患重病,他們毅然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張某渡過難關。

苗娟娟家庭

苗娟娟、白樺夫婦,叢台區蘇曹人。夫妻兩人均在曙光小學任教,都是教學骨幹。在近10年的教育工作中,他們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思想健康成長,二人多次獲得省市榮譽。他們家婆媳之間關係十分融洽,節假日一定陪老人聊天;對對方的兄弟姐妹有難必幫,從不求回報。他們是一個團結和睦、遵紀守法、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好評的文明家庭。

王資文家庭

王資文、劉九素夫婦,復興區龐村街道邯鋼路社區人。80歲的王資文是有著6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2005年邯鋼路社區成立以來,他與妻子劉九素一直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為社區建設獻計獻策,妻子還經常義務打掃樓道和社區衛生。長女多次參加無償獻血,是邯鄲市最早報名捐獻幹細胞的志願者;次女榮獲過北京鐵路局“技術能手”稱號;小女是社區優秀的民調員;兒子在鐵路工作三十年,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

陳新元家庭

陳新元、薛桂婷夫婦,磁縣陳莊村人。陳新元從教40餘年,在三尺講臺做出了優異成績,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退休後,主動在村裡辦黑板報,畫街頭宣傳畫,大力宣導文明新風。妻子薛桂婷精通中醫婦科,鄉里鄉親找她拔罐、針灸她分文不要,還自己採集中草藥拱手相送,深受鄰里稱讚。他們家始終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團結鄰里,樂於助人,誰家有難必出手相助。

廣平縣平固店鎮李白營村人。10餘年來,每年李子祥過生日時,都要求孩子寫篇文章,彙報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情況,逐漸地形成了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三個兒子、兒媳個個都是單位骨幹,二兒子還是省勞模代表;三個孫子三個孫女個個品學兼優,有的還考上了大學。他家的“生日課堂”,通過省市縣電視臺的跟蹤報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和讚揚。

羅鳳蘭家庭

羅鳳蘭、韓瑞明夫婦,復興區化林路街道建北社區人。去年羅鳳蘭80多歲的婆婆癱瘓在床,不能說話不能識人,經常昏迷,她主動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料,每天早晚為老人擦洗身子,晚上睡覺最少起床兩次觀察婆婆的狀況,受到了家人鄰居的好評。雖然他們家庭不富裕,但只要認識的人有事說一聲,夫婦倆都盡其所能幫忙。鄰居張某身患重病,他們毅然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張某渡過難關。

苗娟娟家庭

苗娟娟、白樺夫婦,叢台區蘇曹人。夫妻兩人均在曙光小學任教,都是教學骨幹。在近10年的教育工作中,他們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思想健康成長,二人多次獲得省市榮譽。他們家婆媳之間關係十分融洽,節假日一定陪老人聊天;對對方的兄弟姐妹有難必幫,從不求回報。他們是一個團結和睦、遵紀守法、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好評的文明家庭。

王資文家庭

王資文、劉九素夫婦,復興區龐村街道邯鋼路社區人。80歲的王資文是有著60年黨齡的共產黨員,2005年邯鋼路社區成立以來,他與妻子劉九素一直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為社區建設獻計獻策,妻子還經常義務打掃樓道和社區衛生。長女多次參加無償獻血,是邯鄲市最早報名捐獻幹細胞的志願者;次女榮獲過北京鐵路局“技術能手”稱號;小女是社區優秀的民調員;兒子在鐵路工作三十年,從未出現過安全事故。

陳新元家庭

陳新元、薛桂婷夫婦,磁縣陳莊村人。陳新元從教40餘年,在三尺講臺做出了優異成績,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退休後,主動在村裡辦黑板報,畫街頭宣傳畫,大力宣導文明新風。妻子薛桂婷精通中醫婦科,鄉里鄉親找她拔罐、針灸她分文不要,還自己採集中草藥拱手相送,深受鄰里稱讚。他們家始終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團結鄰里,樂於助人,誰家有難必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