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民何苦為難農民,李自成竟然也幹過“屠城”這事兒,還不止一次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我們在很多書中都看到了李自成的光輝形象,仿佛一個救萬民於水火的“救世英雄”,其實李自成從起義之初的東躲西藏,到後來的入主京城,
期間也幹過很多令人不恥之事,比如“屠城”。

說到屠城這好像是蒙古騎兵的“專利”,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一直以光輝形象示人的李自成,也有過數次屠城經歷。

第一次屠城

崇禎七年,李自成在陝西被明軍總督陳奇瑜擊潰並包圍,“闖軍”被迫詐降以求自保,

陳奇瑜輕信了李自成,還讓農民軍沿途經過的州縣給於糧草,幫助農民軍返鄉。不料李自成剛擺脫控制便又反了,盡屠所過七州縣。

殺人最多的一次屠城

崇禎十五年決黃河灌開封。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軍圍開封,久困,“食盡,人相食”。

九月,明巡撫高名衡等決朱家寨口,以黃河水淹農民軍;李自成亦決馬家口以灌城。於是,兩口並決,黃河洪水“聲如雷,潰北門入”,致使“城中百萬戶皆沒”。同時也搭上了一萬多農民軍的性命。

這次決黃河灌開封的慘烈程度可以與張獻忠屠四川相抗衡了。

最無能的屠城

1644年李自成大軍東進,直逼京城,在甯武關遭遇明將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拿下甯武關後為了洩憤,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屠城,婦孺老弱無一倖免。

這時的李自成兵多將廣,士氣正盛,而且正在進逼京城的關鍵時刻,收復民心才是重中之重,可是李自成竟然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還對手無寸鐵的百姓進行屠殺,匪氣盡顯無疑。

小結:關於李自成的”屠城事蹟“,僅《明史》中記載的就有十餘次,包括屠商州,屠慶陽,屠太康等等。這些行為充分暴露了李自成的流寇特徵,這也註定李自成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帝王。

注: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