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七歲英勇就義的抗清英雄,殉國前寫給家人的詩文,讓人傷心不已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這首小學課本的詩詞《別雲間》你還記得嗎?很多人都想不到這是出自一個十七歲少年之口。

這首詩是一首絕命詩。

三年來我奔走四海,今天卻又成為了俘虜。我為了這河山流了多少淚,誰又說天地寬廣四海為家?已經知道黃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別故鄉實在心犯難。

鬼雄魂魄等到歸來那一日,靈旗下面要將故鄉河山看。

《別雲間》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

著名詩人夏完淳的作品,該詩是詩人在故鄉松江府華亭縣被清兵逮捕時,寫就的一首絕命詩,詩人最終不屈而死,年僅17歲。夏完淳15歲時從父允彝、師陳子龍在松江起兵抗清。兵敗,其父允彝自沉於松塘而死。夏完淳與師陳子龍繼續堅持抵抗。不久義軍兵敗,吳易被執,夏完淳隻身流亡,隱匿民間,繼續進行抗清活動。1647年夏七月,夏完淳決定渡海投靠魯王。
臨行前,他回鄉間老家探望嫡母和生母,準備與二老告別之後再出發。清廷眼線多,夏完淳一回家,即為人探知。清廷人馬俱至,逮捕了這位少年英雄。由於他是朝廷重犯,被立刻押赴南京受訊。

到了南京,夏完淳見到了大漢奸洪承疇,大漢奸洪承疇想要夏完淳投降,

歸順大清,夏完淳佯作不識,怒駡洪承疇是偽類假冒,說洪亨九先生皇明人傑,他在松山、杏山與北虜勇戰,血濺章渠,先皇帝聞之震悼,親自作詩褒念。說自己正是仰慕洪亨九先生的忠烈,才欲殺身殉國,以效仿先烈英舉。洪承疇食祿數代之大明重臣,反而不如江南一身世卑微的十六歲少年,羞怒難當,上報清廷,判處夏死刑。

夏完淳深知自己來日無多,夏完淳在獄中寫下了他那篇流傳千古的《獄中上母書》,派人轉送老家的嫡母盛氏與生母陸氏。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報母矣!

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冤酷日深,艱辛歷盡。本圖複見天日,以報大仇,恤死榮生,告成黃土;奈天不佑我,鐘虐先朝,一旅才興,

便成齏粉。去年之舉,淳已自分必死,誰知不死,死於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養無一日焉。致慈君托跡於空門,生母寄生于別姓,一門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問;淳今日又溘然先從九京:不孝之罪,上通於天!

......

新婦結褵二年,賢孝素著。武功甥好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陽情也。

語無倫次,將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無死?貴得死所耳!父得為忠臣,子得為孝子。含笑歸太虛,了我分內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遊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嚴君:對父親的敬稱。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自從父親離我而去,悲痛地過去了兩個年頭。

該文選自《夏完淳集》卷八。作者在臨刑前為“不得以身報母”而深感悲痛;為家中“八口”的生計問題而深感憂慮;但他又認為,“為父為君,死亦何負於雙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文中表達了作者以身赴義、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

“淳死之後,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我死之後,如果妻子能得到一個遺腹子,那就是家門的幸運。

只可惜,夏完淳殉國後,他的遺腹子,出世後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絕嗣,他的妻子錢秦篆肝腸寸斷,遁入空門,青燈古佛,終其一生。

了我分內事。大道本無生,視身若敝屣。但為氣所激,緣悟天人理。惡夢十七年,報仇在來世。神遊天地間,可以無愧矣!

嚴君:對父親的敬稱。痛自嚴君見背,兩易春秋:自從父親離我而去,悲痛地過去了兩個年頭。

該文選自《夏完淳集》卷八。作者在臨刑前為“不得以身報母”而深感悲痛;為家中“八口”的生計問題而深感憂慮;但他又認為,“為父為君,死亦何負於雙慈”,“以身殉父”是死得其所的。文中表達了作者以身赴義、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

“淳死之後,新婦遺腹得雄,便以為家門之幸”:我死之後,如果妻子能得到一個遺腹子,那就是家門的幸運。

只可惜,夏完淳殉國後,他的遺腹子,出世後不幸夭折,一代忠良絕嗣,他的妻子錢秦篆肝腸寸斷,遁入空門,青燈古佛,終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