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學者論證蚩尤戰敗後逃亡韓國,是他們的祖先,要求申遺聯合國

漢畫像石中的蚩尤形象,手持怪異兵器足以說明他的“戰神”身份。韓國一位元小說家在作品中奉他為韓民族的祖先。

黃帝與蚩尤,中國文明誕生之初的一對死敵。蚩尤是故事中的失敗者,

沒有一部上古史書專門為他開闢列傳,雖然一切關於他的文字,到處都透露出其詭異、奇譎的氛圍。

如今,韓國的一本名為《蚩尤天皇》的小說再次讓這位元大神成為話題的焦點。

蚩尤被稱為“兵主”。傳說中蚩尤最早鑄冶兵器,因此,蚩尤是不折不扣的戰神。秦始皇東巡琅琊時曾經祭祀過兵主蚩尤,漢高祖劉邦初起時也曾向蚩尤祈福。古代軍隊中的角抵戲,多半是一種賽神的競勝儀式,

和其他許多宗教活動一樣,只是到了後代,才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遊戲娛樂活動。

兵主蚩尤的信仰流傳于秦漢帝國的東境,而在商周甚至上古,那裡是東夷的領地。古籍中的蚩尤是“九黎之民”的領袖,所謂的“九黎”,也就是“九夷”。在上古的漢語當中,

“黎”、“夷”、“齊”是音近可通的幾個字。《左傳》說“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而金文當中,“齊侯”常常寫作“夷侯”。

九夷之中的風夷,很可能是黃帝謀臣風後的氏族。如是推想,蚩尤的失敗與夷族的倒戈大有關係。九夷之中的畎夷,一支向西遷移,後來成為秦人的祖先;一支向南遷移,與苗蠻融合,成為崇拜犬神盤觚的民族。

大約在蚩尤敗亡之後,九夷流散,朝鮮半島也有古東夷的人群出沒。

數年前,還曾有韓國的學者和歷史愛好者在浙江試驗竹筏渡海的可能性。現在韓國小說家奉蚩尤為祖先,看來似乎也並非全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