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媒:美對華徵收高額關稅相當於向美企“開刀”

日本《經濟學人》週刊3月28日發表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教授真家陽一的文章稱,對於全球頭號貿易國中國來說,美國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對象,也是最大的貿易盈餘物件。

從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來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電腦等自動資料處理設備,第二位元是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這兩類產品的對美出口占中國總出口的比率分別為31.3%和18.8%。但是,這些基本是對進口積體電路等核心零部件進行組裝後的成品。其製造商不少是蘋果、惠普、戴爾等美國企業,實質上可以說是“美美貿易”。假如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就等於也對美國企業徵稅。如果美國企業為了避免高額關稅,
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對美出口可能會大幅下降。

真家陽一指出,另一方面,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中,大豆、飛機、汽車、積體電路這四類商品最多。尤其前三類商品對美進口依賴程度非常高,美國占中國總進口的比率分別達到40.4%、61.5%和27%。反過來說,對於生產這些商品的美國企業來說,中國可以說是最大規模的客戶。此外,在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中,

從美國進口占比較高的商品還包括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燃氣渦輪發動機(53.2%)以及醫用獸用器械(34.0%)等高附加值產品。

文章稱,雖然這些商品對美國的進口依賴程度很高,但就大豆而言,中國還可以選擇從巴西等南美國家替代進口;就飛機而言,中國還可以選擇從歐洲空客替代進口。如果美國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作為對抗措施,中國可能會啟動報復性關稅,

並選擇從上述國家進口同類產品,這同樣會對美國企業造成重創。另外,如果美國企業為了避免徵收高額關稅,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可能還會影響到美國國內就業。美中貿易戰對美國企業來說,代價是相當大的。

另外日本《經濟學人》週刊3月28日還發表德勤諮詢公司執行董事羽生田慶介的文章稱,美國目前從中國進口手機相關設備、電腦周邊產品等大量數碼產品。

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也逐年增加,其金額已達到189億美元。

羽生田慶介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今提出“奪回美國的就業機會”,將矛頭指向了已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墨西哥。然而,在作為“嘴上討伐”墨西哥主要原因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美國超過一半的進口來自以中國為首的北美自貿協定區域外國家。美國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的金額是北美自貿協定區域外國家中最大的,

超過了美國從日本進口的金額。美國汽車製造商如果不採用在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就無法在美國生產汽車。

文章稱,另一方面,在汽車成品方面情況有所不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每年約有25萬輛,與從日本進口的173萬輛相比,數量並不多。不過,美國汽車製造商本意上希望向美國出口更多在中國製造的成品車。美國報紙稱,通用汽車在2015年末提出了向美國出口在中國生產的中型運動型多用途汽車“昂科威”等車型。其背景是,中國的新車市場發展放緩。

文章稱,特朗普今後可能會向依賴中國的產業結構開刀,但在中國擴大業務的正是美國企業本身。特朗普或許可以要求世界大型汽車製造商將新工廠位址選在美國而非鄰國墨西哥,但要讓它們修改投資計畫,從中國、日本和泰國等地“越洋”到美國建廠並不容易。

資料圖片:在日照港嵐山港區,日照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抽檢來自美國的進口大豆。新華社發

其背景是,中國的新車市場發展放緩。

文章稱,特朗普今後可能會向依賴中國的產業結構開刀,但在中國擴大業務的正是美國企業本身。特朗普或許可以要求世界大型汽車製造商將新工廠位址選在美國而非鄰國墨西哥,但要讓它們修改投資計畫,從中國、日本和泰國等地“越洋”到美國建廠並不容易。

資料圖片:在日照港嵐山港區,日照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抽檢來自美國的進口大豆。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