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一隊輸球到二隊狂勝!韓國成男籃進步尺規 老帥功勞不能忘

北京時間11月26日,在男籃世界盃預選賽中,中國男籃以92-81戰勝韓國。此役派出紅隊參加世預賽的男籃,成色並不算高。在一分為二的基礎上,紅隊還缺少了包括翟曉川、趙繼偉在內的多名主力球員。

然而,他們依舊在客場輕取對手。

四年前中國男籃兵敗馬尼拉,首戰就不敵韓國;四年後韓國隊已經成為了衡量我們進步的尺規,而在這期間,老帥宮魯鳴的功勞是萬萬不能忘記的。

本場比賽丁彥雨航和孫銘徽的發揮暫且按下不表,

阿不都沙拉木的鐵血強硬和王哲林的復蘇同樣也暫且不提。我們將時光駁回到4年前的馬尼拉亞錦賽,中國男籃在本屆比賽中連續不敵韓國、伊朗,甚至輸給了中國臺北,恥辱性的無緣八強。

而在那時,中國男籃依舊在吃08年的老本,一幫已經無欲無求的老隊員,依舊充當著球隊的核心。彼時,可以說是中國男籃最為低估的時候。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男籃成為燙手山芋之後,老帥宮魯鳴出山,他接過了這個沒有人願意接手的位置。並且大膽的進行新老交替,而在此期間由於仁川亞運會的低迷,宮魯鳴承受了不少謾駡和質疑。

但如今回看,宮魯鳴大膽啟用新人的決定無疑是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的根本原因。

他發掘的一批年輕人,包括丁彥雨航、趙繼偉、翟曉川等,在日後成為了中國男籃奪得2015年亞錦賽冠軍的絕對主力。

但一些盲目的球迷,總是善於遺忘。在2016年裡約慘敗五場之後,宮魯鳴又是遭遇無數的質疑和謾駡。但在那屆比賽堅持繼續重要年輕人的宮魯鳴,

依舊收穫了累累碩果。郭艾倫進步明顯,周琦已經踏入NBA,丁彥雨航成為四字外援,整個中國籃球因為果斷的新老交替以及在世界大賽上收穫的寶貴經驗,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2013年,我們派出全部主力結果不敵韓國,正式宣告中國男籃陷入最為低迷的黑暗時期;2015年,

我們的年輕人在長沙上演了一場盪氣迴腸的逆轉,正式宣告勇於革新的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2017年,當我們的二隊都能輕取韓國的時候,那支在亞洲範圍內(澳大利亞除外)無敵的中國隊已經回歸。

4年時間中國男籃經歷了大起大落,韓國隊無疑成為了我們的尺規。而在這把尺規之後,宮魯鳴付出的功勞、承擔的壓力、謾駡、質疑,我們不能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