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元全面屏愈演愈烈,為何小米卻遲遲不見蹤影?

[釘科技述評]今年下半年全面屏手機進入“爆發”期,也預示著它或將成為手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在全面屏手機市場中佔據更多的份額,很多手機廠商開始在全面屏這一“基礎”上尋找差異化。

除了部分全面屏手機產品從形態上切入,如蘋果、夏普等的異形全面屏,以及努比亞的“無邊框”全面屏等之外,看起來更多的手機廠商選擇打價格戰,以尋求競爭優勢。

從最初些許小眾手機品牌,如SOP、糖果等將全面屏手機拉低到千元級別,到隨後的榮耀、金立等主流品牌紛紛佈局千元全面屏,全面屏似乎大有全民普及之勢。那麼在這新一輪全面屏戰役中,

作為主流品牌,之前主打性價比、重視紅米銷量、在價格檔均佈局的小米為何尚未推出全面屏千元機?釘科技認為,或許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與全面屏旗艦機小米MIX系列反差較大,需給消費者留下充足時間消化。小米旗下至今為止發佈過兩款全面屏手機,小米MIX和小米MIX2。去年的小米MIX瞄準了高端市場,售價3000元以上。而到了今年九月,全面屏手機迎來第一個高☆禁☆潮,小米MIX2也隨之誕生。

這款小米MIX2也延續了上一代的定位,依舊是小米的高端旗艦機,售價也在3000元以上。而當時,與小米MIX2“同期”發佈的還有兩款全面屏頂級旗艦iPhone X以及三星Note 8國行版。因此,當時的小米或是“篤定”全面屏要配高端機。只不過,隨著vivo X20、華為麥芒6、榮耀暢玩7X等一系列全面屏手機的發佈,全面屏迅速普及,並下探到中低端市場。尤其是主流品牌榮耀推出的暢玩7X,更是將全面屏戰火直接燒到了千元機市場。

在銷量相對更大的中低端市場,或許小米低估了全面屏手機的普及速度。因此,等小米“反應”過來,想要跟進千元全面屏熱點之時,擺在其眼前的問題或許就是如何推出一款符合消費者預期的全面屏千元機。畢竟有小米MIX系列在前,

其與千元全面屏強烈的反差或還需要給消費者留下充足時間消化。特別是小米MIX2發佈至今,也僅僅過去了兩個多月而已。

其實就這種市場佈局而言,金立是全系全面屏,高中低端全面佈局;榮耀是從低端到高端佈局。而小米則是要從高端直接下沉到低端,這種市場定位和產品定價的轉變對小米來說或許是不如金立、榮耀那麼友好的。因此,在小米MIX2之後,短期內“貿然”推出全面屏千元機或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二,與小米拉抬品牌形象、擺脫消費者對其的“低廉”印象有衝突。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品牌形象是頗為重要的,其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產品銷量、使用者口碑,更能影響到廠商們的利潤。比如蘋果、三星等國際一線品牌,由於其品牌形象高端,有著高溢價,其利潤空間自然就很大。

反觀小米,由於其產品性價比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導致其品牌形象“低端”,消費者對其產品也有著“低廉”的印象。而如今正處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小米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大。

因此,提升品牌形象就成了小米近兩年來的當務之急。圍繞這一主題,小米也著手展開了一系列工作,如研發自家松果處理器,推出全面屏旗艦機MIX系列,此外,還有類似定制陶瓷機身、亮銀版產品的價格不斷突破天花板等。由此可見,對於如今的小米來說,擺脫以往在消費者心目中“低廉”的固有印象,提升品牌形象是有著迫切感和緊要性的。而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全面屏千元機無疑會與小米拉抬品牌形象、擺脫消費者對其的“低廉”印象有衝突。因此,在千元全面屏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小米選擇靜觀其變,或許也並不意外。

其三,小米旗下在售的入門機型還有著不錯的銷售勢頭。在去年遭遇“滑鐵盧”之後,小米今年實現了觸底反彈。在進軍中高端市場的同時,小米並沒有把低端市場落下,畢竟小米實現銷量的逆襲,或許更多的還是靠入門機“撐場面”。

而在小米一眾入門機當中,紅米系列對其出貨量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紅米Note4X、紅米4X、紅米4A以及紅米Note5A等機型,基本覆蓋了599元~1499元中低端手機的全部價位。由於性價比高、定位明確,這些產品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看起來並未處於下風,在前不久過去的雙十一中取得了不俗的銷量,並且可能還有著不錯的銷售勢頭。

因此,此時小米自己若推出全面屏千元機,很有可能會打亂小米目前的市場佈局,對上述在低端市場依然保持著競爭優勢的機型,尤其是上市時間較短的紅米Note5A等帶來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儘管千元全面屏的戰役已經打響,但小米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正所謂時間不等人,在失去這一先機之後,小米如何打磨其全面屏千元機,又或是如何繼續向中高端推進,值得思量。(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反觀小米,由於其產品性價比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導致其品牌形象“低端”,消費者對其產品也有著“低廉”的印象。而如今正處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小米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大。

因此,提升品牌形象就成了小米近兩年來的當務之急。圍繞這一主題,小米也著手展開了一系列工作,如研發自家松果處理器,推出全面屏旗艦機MIX系列,此外,還有類似定制陶瓷機身、亮銀版產品的價格不斷突破天花板等。由此可見,對於如今的小米來說,擺脫以往在消費者心目中“低廉”的固有印象,提升品牌形象是有著迫切感和緊要性的。而在這個時間節點推出全面屏千元機無疑會與小米拉抬品牌形象、擺脫消費者對其的“低廉”印象有衝突。因此,在千元全面屏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小米選擇靜觀其變,或許也並不意外。

其三,小米旗下在售的入門機型還有著不錯的銷售勢頭。在去年遭遇“滑鐵盧”之後,小米今年實現了觸底反彈。在進軍中高端市場的同時,小米並沒有把低端市場落下,畢竟小米實現銷量的逆襲,或許更多的還是靠入門機“撐場面”。

而在小米一眾入門機當中,紅米系列對其出貨量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紅米Note4X、紅米4X、紅米4A以及紅米Note5A等機型,基本覆蓋了599元~1499元中低端手機的全部價位。由於性價比高、定位明確,這些產品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看起來並未處於下風,在前不久過去的雙十一中取得了不俗的銷量,並且可能還有著不錯的銷售勢頭。

因此,此時小米自己若推出全面屏千元機,很有可能會打亂小米目前的市場佈局,對上述在低端市場依然保持著競爭優勢的機型,尤其是上市時間較短的紅米Note5A等帶來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儘管千元全面屏的戰役已經打響,但小米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正所謂時間不等人,在失去這一先機之後,小米如何打磨其全面屏千元機,又或是如何繼續向中高端推進,值得思量。(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