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冊清末小學地理課本,帶你穿越回百年前的南通

絕版珍藏《通州地理教科書》

清代末年的小學課本是什麼樣的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現今知之者可能不多,見過課本實物的人也許更少。家中藏存一冊清末的小學課本《通州地理教科書》“上編”,現給感興趣的朋友作一簡介。

《通州地理教科書》“上編”,是一冊32開本、楷書石印版、黑色油墨印刷線裝本。全書印製比較簡陋,封面圍有黑邊框,中間豎排兩行楷書“通州地理教科書”7個大字,左下角有楷書“上編”二小字。

全書13頁,每頁分正、反兩面,

全部為文字,無插圖,共計36課。

課本裡都寫了些啥?

首頁“編輯大意”

課本首頁的“編輯大意”寫明:

“鄉土地理歷史,謹遵欽定章程,初級小學,每星期授課一,計每學年除暑假年假外共三十六課,一二三學年,須一百零八課。”

由此可知系初級小學教材。據此,在“上編”之外尚應有“中編”和“下編”。

此屬全套課本的“上編”,沒有注明編輯人員、部門署名及編印年代。這些,有可能會在“下編”落款,也不違背常理。

既然沒有注明編印年代,那麼,何以知道它是“清末”的小學課本呢?

該課本的“編輯大意”中有“謹遵欽定章程”用詞,故可定位於“民國”之前。清末光緒帝在1901年頒行新政,廢科舉,設立學校,從此有中、小學之稱謂。

該課本“編輯大意”中有“初級小學”用語,

另有一條:

“歷史以人類進化為主義,此編亦本此隻眼,教授時宜以前後比較,俾兒童知天演競爭之概。”

這就比較清楚地表明該課本成書於清光緒帝頒新政之後。

該課本第三十一課“實業一”裡已出現博物苑的名稱,而第三十課“教育”一文中記載:

“計境內師範學校一,附屬小學一……女子師範一……中學現將竣工……”

據此推測,該課本成書于“通師”建校之後,“中學”竣工之前。經查證“通海五屬公立中學”(現“通中”),

建成於1909年。

因此,該課本的成書年代可概定為:1905年創建博物苑之後至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建成的1909年之前。

有幸的是在上海圖書館能夠查到此書的著錄,始知此書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上洋書局石印出版,書的編著者叫陳羅孫。對於此人尚缺少瞭解,僅知道他同時還編印過《通州歷史教科書》,想是與這本地理教科書配套的。

《通州地理教科書》上編共36課。

按目錄分別介紹了通州的位置、疆域、沿革、區劃、形勢、狼山、劍山、軍山、黃泥山、馬鞍山、海岸、揚子江、沿江諸港、運鹽河、串場河、水利、閘、五壩、堤、氣候、物產、人民、言語、風俗、宗教、學術、教育、實業。

“編輯大意”中特別提到“是編專為通州教授用,故泰興如皋,概不收入”。

全部課文內容正如“編輯大意”所言“每課至多以百二十字為率,取便於兒童記憶”“大概辭旨修潔,篇幅短勻,俾兒童易曉”“體例,依自然人文兩大綱主義,俾發達兒童之心理”。

在“編輯大意”中還指明“鄉土地理歷史,要直觀教授,如某地教授鄉土地理歷史時,先須就當地道裡形勢人物名跡,引起直觀的觀念,以為授此課本之預備”。

由此表明,清光緒帝廢科舉,辦學校的教育改良運動,已使通州教育界開始引用新的科學教育理念,結合兒童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活動。

這本教科書,也許可視為清末通州教育界先賢開拓中國現代教育實踐的一頁歷史見證。此類地方歷史文獻,估計已難尋覓。願借此文抛磚引玉,期盼有新的發現。

百年前南通的風土人情

◆第二十五課“人民”

“通州人丁,據康熙盛世滋生冊,止有六萬一千四百二十六丁。今據最近調查計之,統計九十三萬八百二十七丁口……田不加多,而人口已十五倍於前。能無患貧之憂乎。”

已表露了對人口過度增長與土地不足的矛盾加劇帶來的隱憂和警示。

◆第二十八課“宗教”

“光緒初元,城東建天主教堂……吾鄉人民或有誳訟懼受魚肉,假入教以為護符者,然上帝神父等說,究不確信。”

意在教導學生不要迷信“究不確信”的宗教。

◆第二十七課“風俗”

“通兼揚徐之氣,舒遲漂輕,士好文學,輕尚武,農工守舊,而勤於力作,商不趨集,以久客他鄉為苦,市井遊民亦多,近年教育振興,風氣亦稍稍變矣”。

這段描述,實是委婉批評了通人守土封閉,滿足現狀,貪圖安逸,開放創新精神不足。同時也在提示學生要振興教育,改變風氣。細細品味,從當今南通本土老人身上似乎仍能看到當年的影子。

◆第二十九課“學術”

“吾通雖濱江海,然人民頗有大陸性,思想甚不發達,鹹同間士溺時文,稍習詞章則賢也……光緒初元……人士漸知砥礪實學……近年師範學校興,有志之士,心醉科學”。

評價了通州學術界的演變,語氣中表達了一種厭惡虛弄文墨、不務實業的舊文人習氣,欣賞追求科學務實的心態。

◆第三十五課“實業五”

介紹了通州漁業狀況,針對“內河業漁者……知取而不知蓄”的濫捕行為,提出警示以防枯竭,宣導保護自然資源。所有這些都體現了比較現代的理念,並以此引導學生從小尊重科學,養成務實作風。

◆第三十課“教育”

“通州教育,為全省冠,計境內師範學校一,附屬小學一,高等小學一,初等小學四十有九,女子師範一,女學一,貧民藝學員警各一,近又添設法政簡字都計學生不下二千人,凡此皆以師範校為母,而以教育會為總攬之機關也,中學現將竣工,金沙餘中白蒲亦擬開高等小學,將來學區分定,教法完美,進步之速,正未艾也。”

這大概可作為近現代南通成為“教育之鄉”的歷史起源之記錄吧。從這段課文可知,南通的近現代教育起步階段,是以師範學校為母,小學教育為主,普通中學尚缺、在建即將竣工。整體上,教育規模、水準還不夠高。

但值得讚譽的是,諸如貧民藝學、員警、法政等職業教育隨之興起,為用人單位較快地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實用員工。

這大概與張謇宣導實業救國、地方自治不無關係;對南通“近代第一城”的建設,有積極的實用價值。

回顧歷史看今朝,在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南通現今的形勢越來越好,正如家鄉先賢所預言的“進步之速,正未艾也”。

俾發達兒童之心理”。

在“編輯大意”中還指明“鄉土地理歷史,要直觀教授,如某地教授鄉土地理歷史時,先須就當地道裡形勢人物名跡,引起直觀的觀念,以為授此課本之預備”。

由此表明,清光緒帝廢科舉,辦學校的教育改良運動,已使通州教育界開始引用新的科學教育理念,結合兒童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活動。

這本教科書,也許可視為清末通州教育界先賢開拓中國現代教育實踐的一頁歷史見證。此類地方歷史文獻,估計已難尋覓。願借此文抛磚引玉,期盼有新的發現。

百年前南通的風土人情

◆第二十五課“人民”

“通州人丁,據康熙盛世滋生冊,止有六萬一千四百二十六丁。今據最近調查計之,統計九十三萬八百二十七丁口……田不加多,而人口已十五倍於前。能無患貧之憂乎。”

已表露了對人口過度增長與土地不足的矛盾加劇帶來的隱憂和警示。

◆第二十八課“宗教”

“光緒初元,城東建天主教堂……吾鄉人民或有誳訟懼受魚肉,假入教以為護符者,然上帝神父等說,究不確信。”

意在教導學生不要迷信“究不確信”的宗教。

◆第二十七課“風俗”

“通兼揚徐之氣,舒遲漂輕,士好文學,輕尚武,農工守舊,而勤於力作,商不趨集,以久客他鄉為苦,市井遊民亦多,近年教育振興,風氣亦稍稍變矣”。

這段描述,實是委婉批評了通人守土封閉,滿足現狀,貪圖安逸,開放創新精神不足。同時也在提示學生要振興教育,改變風氣。細細品味,從當今南通本土老人身上似乎仍能看到當年的影子。

◆第二十九課“學術”

“吾通雖濱江海,然人民頗有大陸性,思想甚不發達,鹹同間士溺時文,稍習詞章則賢也……光緒初元……人士漸知砥礪實學……近年師範學校興,有志之士,心醉科學”。

評價了通州學術界的演變,語氣中表達了一種厭惡虛弄文墨、不務實業的舊文人習氣,欣賞追求科學務實的心態。

◆第三十五課“實業五”

介紹了通州漁業狀況,針對“內河業漁者……知取而不知蓄”的濫捕行為,提出警示以防枯竭,宣導保護自然資源。所有這些都體現了比較現代的理念,並以此引導學生從小尊重科學,養成務實作風。

◆第三十課“教育”

“通州教育,為全省冠,計境內師範學校一,附屬小學一,高等小學一,初等小學四十有九,女子師範一,女學一,貧民藝學員警各一,近又添設法政簡字都計學生不下二千人,凡此皆以師範校為母,而以教育會為總攬之機關也,中學現將竣工,金沙餘中白蒲亦擬開高等小學,將來學區分定,教法完美,進步之速,正未艾也。”

這大概可作為近現代南通成為“教育之鄉”的歷史起源之記錄吧。從這段課文可知,南通的近現代教育起步階段,是以師範學校為母,小學教育為主,普通中學尚缺、在建即將竣工。整體上,教育規模、水準還不夠高。

但值得讚譽的是,諸如貧民藝學、員警、法政等職業教育隨之興起,為用人單位較快地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實用員工。

這大概與張謇宣導實業救國、地方自治不無關係;對南通“近代第一城”的建設,有積極的實用價值。

回顧歷史看今朝,在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南通現今的形勢越來越好,正如家鄉先賢所預言的“進步之速,正未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