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北區28條道路提速 231條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

昌邑路、沾化路“口袋公園”建設器械功能區。(資料圖片)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對排查出的昌樂路河、湖島河等9處黑臭水體共173個污染點源全部進行了整治;對人民二路等28條超期服役道路及231條背街小巷進行整治,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對525個老舊樓院進行綜合整治,惠及居民48876戶……11月26日,記者從市北區城市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區城市管理局緊緊圍繞市北區第二屆黨代會確定的城市管理目標任務,認真落實“責任落地年”活動要求,統籌謀劃,精心組織,積極作為,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城市精細管理提升行動,承擔的6項區辦實事和22項區財力投資項目按計劃推進,城區環境更加潔淨、亮麗、有序,為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核心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對231條背街小巷進行整治

記者從市北區城市管理局獲悉,今年全面推進道路建設。市、區財力投資3億元,對人民二路等28條超期服役道路及231條背街小巷進行整治,共翻修翻建車行道67.6萬平方米,人行道24.8萬平方米,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積極協調加快推進唐河路、商丘路、勁松四路等道路打通工程,目前部分專案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強化道路巡查登記處理、溝槽動態管理、養護維修任務下達回饋等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提高道路養護和掘路溝槽恢復的及時率,共修補道路坑窪、破皮9.2萬平方米、維修更換人行道板15.4萬平方米。

完成了蚌埠路2號邊坡、淮安路海爾公寓後邊坡等7處隱患點整治,消除汛期安全隱患。在環灣路西側安裝隔音屏1632米;進一步完善了延吉路、登州路等區域的亮化設施,提升城區夜景觀。

打造10餘處口袋公園

在增加綠化面積的同時,著力提升綠化檔次和景觀水準,打造綠化精品。突出主次幹道、鐵路沿線等重要區域,對延吉路、環灣路等80條道路進行了綠化提升,新建改建綠地13萬平方米,打造了昌邑路與沾化路、雍翠華苑南側等10余處環境優美、景觀豐富的“口袋公園”,今年7月,市市容整治指揮部在市北區召開了全市生態綠化建設現場觀摩會;完善了北嶺山、青島山等4處山頭公園的防火通道和休閒健身設施;補栽行道樹2096株,在山頭公園、主要交通路口、立交橋體等擺放花卉96萬餘株。

此外,新增環衛特種車輛64部及手推式保潔車50輛,主幹道機掃率、灑水率均達100%;新建公廁10座,維修改造老舊公廁12座,改造垃圾中轉站等環衛設施27處,更新垃圾桶7500個,新增果皮箱3797個,增強了城區環衛硬體設施服務水準。

對排查出的昌樂路河、湖島河等9處黑臭水體共173個污染點源全部進行了整治,完成污水管線鋪設1.1萬米,清淤約8.8萬立方,河底鋪砌約8.6萬平方米,新建橡膠壩3座,護岸修葺約2100立方,城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針對城市日常管理容易忽視但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在落細落小落實落地上下功夫,在全系統幹部職工中開展了“千人徒步大巡查”和“民情大走訪”活動,對於發現的問題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整改及時率達到91%,推動城市維護作業逐步實現精細化、標準化。截至10月底,市北區共有29條道路達到市精細化管理標準。

對525個老舊樓院進行整治

積極開展“文明服務年”活動,組織大型現場宣傳活動18次,印發物業管理法規、消防電梯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1萬餘份;組織開展12次全區物業管理業務知識培訓會,街道、社區及物業服務企業參加人員3000余人次。每週對物業社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回饋,全年共巡查物業社區700餘個。積極協調處理矛盾糾紛1200起,督促物業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準,給業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城管局今年還牽頭組織18個街道辦事處對525個老舊樓院進行綜合整治,著重解決樓院排水不暢、路面破損、樓體老舊等問題,共包括835個樓座,建築面積約32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8876戶;今年新安裝防盜門1650個,沒有接到一起投訴;實施外牆保溫節能改造20萬平方米,提高了百姓的居住品質。

[編輯: 劉曉明]

截至10月底,市北區共有29條道路達到市精細化管理標準。

對525個老舊樓院進行整治

積極開展“文明服務年”活動,組織大型現場宣傳活動18次,印發物業管理法規、消防電梯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1萬餘份;組織開展12次全區物業管理業務知識培訓會,街道、社區及物業服務企業參加人員3000余人次。每週對物業社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回饋,全年共巡查物業社區700餘個。積極協調處理矛盾糾紛1200起,督促物業企業不斷提高管理水準,給業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城管局今年還牽頭組織18個街道辦事處對525個老舊樓院進行綜合整治,著重解決樓院排水不暢、路面破損、樓體老舊等問題,共包括835個樓座,建築面積約32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8876戶;今年新安裝防盜門1650個,沒有接到一起投訴;實施外牆保溫節能改造20萬平方米,提高了百姓的居住品質。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