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育兒知識:教育孩子要分場合,在飯桌上最好不要出現這些情況!

教育孩子也是要分場地的,不恰當的場合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這種情況寧願不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責備訓斥,更多的是需要關愛和引導,

並且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以至影響至孩子的一生。教育孩子要分場合,尤其是在飯桌上,最好不要出現這些情況!

1、怎麼又不好好吃飯,零食全部沒收

孩子吃飯問題是家長們很頭疼的一件事,孩子總會出現不肯吃飯,

挑食,吃飯三心二意等各種情況。而很多家長會用“不...就...”的句型,比如說:“不好好吃飯,就不能吃零食了,往往會適得其反。家長可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可以表揚孩子今天吃的很快呀,表現不錯啊,這樣孩子們也感覺舒適容易接受,也就慢慢配合,自然而然就會很自覺的吃飯了。

2、怎麼就吃了這麼點,再吃多點

還是吃飯的問題,家長往往會很直接的問孩子,怎麼就吃了這麼點,再吃多點,您是否反省過這樣的說話方式是不是太生硬了?強強的媽媽是一位典型的慈母,每次看到孩子吃飯吃的少,總會問問孩子,今天胃口不好嗎?飯菜不合胃口嗎?其實壓迫著孩子吃,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變得越來越挑食。如果孩子吃飯時出現異常,

不是一味要求多吃點,而是詢問原因,觀察孩子的變化。

3、媽媽做的菜怎麼樣,好吃嗎?

許多媽媽會問孩子,媽媽做的菜怎麼樣,好吃嗎?其實,應該果斷地告訴孩子,自己燒的菜沒有問題,即使有問題,也要告訴孩子下次會燒得更好吃,這樣能讓孩子覺得安心。

隔壁明明媽媽就是這樣一位喜歡詢問孩子的媽媽,因為一直都隨著孩子的口味,如果孩子覺得不好吃,她就不會再做這道菜了,久而久之,媽媽的菜不好吃,也成為了孩子挑食的藉口。

4、今天是不是在學校又犯錯了

今天是不是在學校又犯錯了?這句話很多媽媽是不是喜歡在吃飯的時候,

詢問過您家的孩子呢?小時候父親比較嚴格,一旦我看起來沒什麼食欲,父親就會問:“你今天是不是又在學校犯錯了?”說得我更加沒有食欲了,其實吃飯的時候,也是家庭的一個小型聚餐,這樣直接的詢問,會讓孩子覺得在全家人面前沒面子的,孩子也是有很強的自尊心。例如,是不是可以換種方式,在孩子的房間裡簡單的詢問在學校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呢。

教育孩子要分場地,分場合,正確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欣然接受,反之則會適得其反。孩子同大人一樣,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沒有誰願意在公司總被領導罵,而是希望得到肯定;教育孩子同理,過多的教育不如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內容原創,請勿轉載)

教育孩子要分場地,分場合,正確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欣然接受,反之則會適得其反。孩子同大人一樣,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沒有誰願意在公司總被領導罵,而是希望得到肯定;教育孩子同理,過多的教育不如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內容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