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搶頂尖人才!戰後美國快速發展要歸功於搶來的數千德國科學家!

作者 春秋君

這個世界往往都是崇拜強者,上世紀初的美國如同今天的中國一樣蒸蒸日上,引來了全球的關注,大家都在剖析美國成功的原因!

其實如果你去細細深究美國的科學史,你會發現在二戰前後,美國本土的非常有名的科學人才並不是很多。

美國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他們從德國和義大利搶來的數千名優秀的科學家。

美國是一個擁有稱霸世界野心的國家,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人雖然坐收了漁翁之利,但是卻沒有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他們依然跟隨著當時強大的歐洲後面。所以在二戰一開始,美國人就盤算著他們要在戰爭中和戰爭後如何才能有所收穫。

當時的羅斯福總統手頭拿到了美國國家科技局局長的一份名為《科學技術——無止境的邊疆》的報告。這份報告裡分析了美國和德國的差距,德國的諾獎得主居然是美國的3倍。如果要讓美國超過當時的歐洲,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戰爭時期落井下石去”搶人才“。

而搶人才的另一個原因是1939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接受了已經在美國定居的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的建議,

開始了美國研製原子彈的工作。但是德國的科學實力並不遜色于美國,完全有可能在美國之前搶先造出原子彈。這樣美國的戰略計畫就會破產,而一個有效的辦法是把德國的科學家搶到美國來,即使不能為美國所用,也不會為納粹德國賣命。

負責這個任務的是當時並不出名的諜報組織,它的名字叫做阿爾索斯。其隊員都來自美國陸軍和海軍情報系統,

隊長為帕希上校。

阿爾索斯首先是要摸清楚德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當時他們最關心的是核子物理學。這些工作人員翻閱大量的學術期刊,並且詢問了愛因斯坦和費米等先行來到美國的著名科學家,做出研究出了一張可能參與德國製造原子彈計畫的科學家名單。

當時的阿爾索斯在德國搶起人才來可謂是不顧一切、窮凶極惡。他們和其他國家盟友注重財富不同,搜索的情報全都是關於頂尖科學家的,每個科學家的故鄉情況都摸得一清二楚。

幾千名德國和義大利的頂尖科學家就這樣被精確鎖定後,稀裡糊塗地來到了美國。

他們中的最優秀的可能是曾參加過德國納粹党衛隊的科學家馮·布勞恩,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火箭專家之一。1942年德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枚能到達太空的A-2火箭就是他的傑作。

當時美國人捕獲馮·布勞恩的時候也是非常驚險,因為逃往的納粹頭子深知科學家的價值,當時差點就要把他們這批人處決了。

美國人很幸運,不僅搶到了馮·布勞恩本人,連他工作團隊的126名工程師也是一鍋端,全部送到本土。

其他納粹黨衛隊的逃亡者下場都很悲慘,曾經的納粹馮·布勞恩在美國卻是風光無限,毫髮未傷。

馮·布勞恩後來主持了阿波羅登月計畫,最終使得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但是美國的瘋狂行動也有漏網之魚,那就是德國著名的核子物理科學家海森堡,他被捕獲後沒有來到美國工作,而是留在了德國。

1946年,海森堡與同事一道重建哥廷根大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物理學和天文物理學研究,並擔任所長。1957年,他和其他德國科學家聯合反對用核武器武裝德國軍隊。

美國當年狂搶人才的舉動雖然有點過火,但是卻卓有成效,確實大大促進了戰後美國的迅猛發展!

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火箭專家之一。1942年德國成功發射的世界首枚能到達太空的A-2火箭就是他的傑作。

當時美國人捕獲馮·布勞恩的時候也是非常驚險,因為逃往的納粹頭子深知科學家的價值,當時差點就要把他們這批人處決了。

美國人很幸運,不僅搶到了馮·布勞恩本人,連他工作團隊的126名工程師也是一鍋端,全部送到本土。

其他納粹黨衛隊的逃亡者下場都很悲慘,曾經的納粹馮·布勞恩在美國卻是風光無限,毫髮未傷。

馮·布勞恩後來主持了阿波羅登月計畫,最終使得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但是美國的瘋狂行動也有漏網之魚,那就是德國著名的核子物理科學家海森堡,他被捕獲後沒有來到美國工作,而是留在了德國。

1946年,海森堡與同事一道重建哥廷根大學物理研究所,從事物理學和天文物理學研究,並擔任所長。1957年,他和其他德國科學家聯合反對用核武器武裝德國軍隊。

美國當年狂搶人才的舉動雖然有點過火,但是卻卓有成效,確實大大促進了戰後美國的迅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