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反腐不鬆勁,十九大後中紀委已有這麼多大動作!

最近一周大新聞:“首虎”現身。

這個消息引發了強烈震動,人稱“釋放的信號不一般”。

什麼信號?全面從嚴治党永遠在路上,反腐敗鬥爭一刻不停歇。

其實最近一周除了“打虎”首次,還有一個“首次”,釋放的信號強度也不弱。

在“打虎”的前一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2017年10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資料。這是中央紀委連續第49個月發佈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資料,也是十九大之後的首次月報。

查處問題4353起、處理6190人,

違規公款吃喝、公款國內旅遊、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等問題多發……首次月報信息量依舊不小。

再過十天,12月4日,就迎來八項規定的五周歲生日了。對於一項制度來說,堅持執行五年不容易,而且是不打折扣地執行,不斷深化地執行。

儘管如此,

“四風”捲土重來的風險仍然存在。據說,十九大之前,一些人已經開始觀望起來,幻想著過回從前的“好日子”。從今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曝光的案例看,有的公款吃喝轉換場所、轉嫁接待、轉移支出,有的公款旅遊批件造假、路線造假、任務造假,有的以好人主義巧立名目變相發放津補貼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呈現出由明轉暗、逃避監督的特點。

首次月報,就是向那些懷疑觀望、試圖玩花樣的人釋放強烈信號:決不允許“四風”問題捲土重來。

改進作風必須馳而不息,直到使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作每個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行為習慣,不會動不動就幻想著靠特權再過一把“好日子”。

信號,並不是從最近一周才開始釋放的。早在今年的10月27日,十九大閉幕後的第三天,第一次政治局會議就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

全面從嚴治党,依然從落實八項規定開局。伴隨著這個極強烈的開局信號,十九大之後全面從嚴治黨雷厲風行,正風肅紀、“打虎”、“拍蠅”、“獵狐”、監察體制改革,一個也沒落下——

11月7日,十九大閉幕不過十餘天,第49名“百名紅通人員” 賀儉歸案,成為十九大後第一個到案的“百名紅通人員”。

11月11日,全國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太原召開,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如火如荼地推開。

11月13日,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發表《中國-東盟全面加強反腐敗有效合作聯合聲明》。

12月1日,《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

各地紀委大大小小的動作也不斷:

10月31日,甘肅通報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11月4日,廣州通報4起市管幹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11月6日,湖南通報8起違規參與涉礦等經營性活動典型案件;

11月9日,廣東通報5起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典型問題;

11月24日,成都通報6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力問題……

從十九大閉幕到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的接受組織審查和黨紀處分的廳局級幹部已經有43人。今後的懲治重點,就是在高壓態勢下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反映集中,已經進入了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特別是要清除政治問題與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強調:“一刻不停歇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品味著趙書記的話,結合十九大後的這一系列“大動作”,再回過頭看這一周被打的兩隻“老虎”,我們除了更振奮,也不會感到太驚訝了。“打虎”和正風肅紀、“拍蠅”、“獵狐”、監察體制改革等所有舉措一樣,都是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路上的一個個堅實腳印。

過去、現在、將來,“信號”一直會有,行動片刻未停。

“八項規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

其主要內容是:

(1)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瞭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2)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綵、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3)要精簡檔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檔、簡報一律不發。

(4)要規範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5)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繫群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6)要改進新聞報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導,進一步壓縮報導的數量、字數、時長。

(7)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8)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11月24日,成都通報6起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力問題……

從十九大閉幕到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的接受組織審查和黨紀處分的廳局級幹部已經有43人。今後的懲治重點,就是在高壓態勢下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反映集中,已經進入了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特別是要清除政治問題與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強調:“一刻不停歇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品味著趙書記的話,結合十九大後的這一系列“大動作”,再回過頭看這一周被打的兩隻“老虎”,我們除了更振奮,也不會感到太驚訝了。“打虎”和正風肅紀、“拍蠅”、“獵狐”、監察體制改革等所有舉措一樣,都是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路上的一個個堅實腳印。

過去、現在、將來,“信號”一直會有,行動片刻未停。

“八項規定”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

其主要內容是:

(1)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瞭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幹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2)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綵、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3)要精簡檔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檔、簡報一律不發。

(4)要規範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5)要改進警衛工作,堅持有利於聯繫群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6)要改進新聞報導,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導,進一步壓縮報導的數量、字數、時長。

(7)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8)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