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近代印壇點將錄」16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鄧萬歲(爾雅)

民初之嶺表印壇,是黟山派之天下,特立獨行如易大廠,早年亦皈依門下。師黃諸家,能稍稍有自家面目者,不過李尹桑、鄧爾雅兩人而已。其鄧爾雅雖未得黟山親炙,而成就尚在尹桑之上,

恰如缶廬五虎將,陳、趙、錢、王不敵來楚生者,說已見來楚生條。

爾雅名溥,宣統登極,因改名萬歲字爾雅。八歲即能篆刻,及長心儀黟山,題黃牧甫印譜雲:“懷甯印後誰神者,惟數黟山集大成。布白幾何入三昧,沖刀旁午敵千兵。即論皖派承私淑,亦類斯翁至小生。釿鍔今看鈐譜者,竊雲當以殿明清。”《沙邨印話》雲:“爾雅私淑黟山,得其靚挺之媺,時出新意。”爾雅師黃,所以能“時出新意”者,

不專主一家也,其自作“皖黟之間”印,寓意甚明,又複精通文字源流,龜甲蟲書、古璽陶文、刀布權版,乃至西夏、藏、梵文字,悉取以入印,自然高古,正其論印詩所謂“上追甲金石,旁及陶瓦磚,三代同風氣,印人所以傳。”“大巧渾如拙,小學必先通,俗傖不識字,捉刀非英雄。”爾雅歿後,嶺表黟山派竟成絕響,再無特出者矣。

贊曰:

甲金籀篆成文巧,鄧皖黃黟變化真。

嶺表印風繼起者,鄧齋歿後更何人。

(圖16-1)見齋畫記

(圖16-2)五羊上人

(圖16-3)萬千

當別家印人都積極地借助斜線尤其是弧線來營造印面立體感的時候,鄧爾雅卻反其道而行,

盡可能地利用剛直的線條將印面二維化,使視覺圖案停留在紙上。“布白幾何入三昧,沖刀旁午敵千兵”,這兩句是研究鄧爾雅篆刻的關鍵,黃小庚“鄧爾雅的幾何美學”對此闡釋甚詳:“前一句講筆墨佈局,即用橫橫直直的字劃構成幾何圖形,後一句講沖刀刀法,他(指鄧爾雅)解釋過:全依古法,執刀極豎,不異筆正,白文尤顯易見,每作一劃,自起迄收,平直無些子窒礙。就這樣,
筆墨佈局經過刀法運轉而具現,平中顯奇,直中寓險,彎角處尤其淩厲,印面就表現出一種動態美而成為一幅幾何圖畫。鄧爾雅治印的幾何美學,也和畫家一樣,既來自生活,連賞花審美學亦橫斜都作幾何看;也來自師承,上探先秦兩漢,近學皖浙諸家,及趙之謙、吳讓之而得力于黃牧甫,幾何這個新詞實發展了黃牧甫的印學精義。”如朱文“見齋畫記”,(圖16-1)線條分割出的塊面,各種幾何圖形相映成趣。
“五羊上人”小朱文,(圖16-2)可以見窺用刀之爽利。這枚“萬千”,(圖16-3)邊款說:“爾雅仿象形之璽,自以為是,萬千謂然否?”更是點線面俱全,尤其有趣。

(圖16-4)梅在斯

(圖16-5)甲戌

(圖16-6)氣象萬千

鳥蟲篆朱文相對易作,白文構思較難,鄧爾雅則相反,所作白文魚蟲印筆意簡捷,線條流暢,與方介堪等繁複纏綿的篆法別是一種風格。為黃少梅刻白文“梅在斯”, (圖16-4)邊款雲:“近見黃賓虹得新出土李堪玉印,精美如婕妤妾綃印,少梅姻家畫盟屬刻梅在斯三字,仿此奉貽。乙亥七月爾雅。”這枚“甲戌”,(圖16-5)邊款雲:“十鐘山房印舉玉印龍成用魚鳥文,爾雅仿之為甲戌字,此爾雅得意之作,識者寶之。甲戌春時年五十二。”偶然作朱文,盤曲相對較少,意到而已,如為黃般若所刻“氣象萬千”,(圖16-6)頗異常格。

(圖16-7)生後完白山人百卌年

正文引用了鄧爾雅題黃牧甫印譜詩,其實他對皖派的鼻祖鄧石如也是佩服無已,鄧石如生乾隆癸亥(1743),鄧爾雅生光緒癸未(1884年1月),晚鄧石如一百四十年,在民國癸亥(1923)刻“生後完白山人百卌年”印,(圖16-7)並賦詩雲:“完白以來四癸亥,乾隆想見舊升平。說文統系誰相續,篆刻吾家至有名。能勿雕蟲慚壯老,甯辭煮石當躬耕。童年偶識風丁字,敢說而今至小生。”印款中偶然涉及鄧、趙印學評價,附抄於此。“萬千”印款雲:“吾家完白山人多以己書小篆入印,其渾浩流轉之氣未易學也。”“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邊款說:“漢印中以平實者為難,平實中尤以光潔甚不易,撝叔以此為長。”

(圖16-8)皖黟之間

(圖16-9)阿彌陀

(圖16-10)黃有

(圖16-11)觀世音菩薩化身造像

鄧爾雅真書入印亦與前人不同法,沈禹鐘印人雜詠專門以此為題材:“早時金石號神童,長被黟山默化功。入印真書新創例,六朝造像字同工。”如果印有“印眼”的話,這枚“皖黟之間”的“皖”字“白”旁自然向內屈曲,(圖16-8)使全印皆活,便是此印的“印眼”所在。另一枚“阿彌陀”,(圖16-9)邊欄與文字營造極為協洽,字體類六朝刻經,端莊秀雅,水準在所鐫楷書印中屬上乘。此外又用苗文、滿文、西夏文等治印,多屬好奇之作,藝術性則未必高,這也是為黃般若刻連珠,上一字西夏文“黃”,下一字高麗文“有”。(圖16-10)爾雅圖案印也作平面構圖,與來楚生異趣,這枚觀世音菩薩化身造像,邊款:“觀世音化身甚多,此其一相。宋人取經平話、明人西遊小說所雲猴者,即本此也。偶見玉佛像如此,因摹入印。爾雅。”(圖16-11)

(圖16-12)甲寅八月得鄺湛若藏唐琴綠綺台

(圖16-13)綠綺台琴成一千三百年

(圖16-14)綠綺台琴拓片

鄧爾雅富有收藏,每得銘心之品皆刻印紀念,如印譜中有“甲寅八月得鄺湛若藏唐琴綠綺台”,(圖16-12)“戊午夏得馮氏翠琅玕館所藏七家印譜”,“戊午夏得唐厭勝錢”等,其中最可珍貴的是綠綺台琴,此琴居廣東四大名琴綠綺台、天蠁、春雷、秋波之首,作仲尼式,髹黑漆,日久漸變為褚色,琴底頸部刻有分書“綠綺台”三字,龍池右側楷書“大唐武德二年制”七字,歷年滄桑,輾轉歸爾雅收藏,爾雅築綠綺園藏之,有長歌紀事,並於1919年刻“綠綺台琴成一千三百年”白文印紀念。(圖16-13)其後又以拓片分贈同好,這是見於中華收藏網頁上由鐵網齋收藏章徹選編鄧爾雅拓贈章士釗的綠綺台琴拓片。(圖16-14)

(圖文轉自雲頌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圖16-5)甲戌

(圖16-6)氣象萬千

鳥蟲篆朱文相對易作,白文構思較難,鄧爾雅則相反,所作白文魚蟲印筆意簡捷,線條流暢,與方介堪等繁複纏綿的篆法別是一種風格。為黃少梅刻白文“梅在斯”, (圖16-4)邊款雲:“近見黃賓虹得新出土李堪玉印,精美如婕妤妾綃印,少梅姻家畫盟屬刻梅在斯三字,仿此奉貽。乙亥七月爾雅。”這枚“甲戌”,(圖16-5)邊款雲:“十鐘山房印舉玉印龍成用魚鳥文,爾雅仿之為甲戌字,此爾雅得意之作,識者寶之。甲戌春時年五十二。”偶然作朱文,盤曲相對較少,意到而已,如為黃般若所刻“氣象萬千”,(圖16-6)頗異常格。

(圖16-7)生後完白山人百卌年

正文引用了鄧爾雅題黃牧甫印譜詩,其實他對皖派的鼻祖鄧石如也是佩服無已,鄧石如生乾隆癸亥(1743),鄧爾雅生光緒癸未(1884年1月),晚鄧石如一百四十年,在民國癸亥(1923)刻“生後完白山人百卌年”印,(圖16-7)並賦詩雲:“完白以來四癸亥,乾隆想見舊升平。說文統系誰相續,篆刻吾家至有名。能勿雕蟲慚壯老,甯辭煮石當躬耕。童年偶識風丁字,敢說而今至小生。”印款中偶然涉及鄧、趙印學評價,附抄於此。“萬千”印款雲:“吾家完白山人多以己書小篆入印,其渾浩流轉之氣未易學也。”“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邊款說:“漢印中以平實者為難,平實中尤以光潔甚不易,撝叔以此為長。”

(圖16-8)皖黟之間

(圖16-9)阿彌陀

(圖16-10)黃有

(圖16-11)觀世音菩薩化身造像

鄧爾雅真書入印亦與前人不同法,沈禹鐘印人雜詠專門以此為題材:“早時金石號神童,長被黟山默化功。入印真書新創例,六朝造像字同工。”如果印有“印眼”的話,這枚“皖黟之間”的“皖”字“白”旁自然向內屈曲,(圖16-8)使全印皆活,便是此印的“印眼”所在。另一枚“阿彌陀”,(圖16-9)邊欄與文字營造極為協洽,字體類六朝刻經,端莊秀雅,水準在所鐫楷書印中屬上乘。此外又用苗文、滿文、西夏文等治印,多屬好奇之作,藝術性則未必高,這也是為黃般若刻連珠,上一字西夏文“黃”,下一字高麗文“有”。(圖16-10)爾雅圖案印也作平面構圖,與來楚生異趣,這枚觀世音菩薩化身造像,邊款:“觀世音化身甚多,此其一相。宋人取經平話、明人西遊小說所雲猴者,即本此也。偶見玉佛像如此,因摹入印。爾雅。”(圖16-11)

(圖16-12)甲寅八月得鄺湛若藏唐琴綠綺台

(圖16-13)綠綺台琴成一千三百年

(圖16-14)綠綺台琴拓片

鄧爾雅富有收藏,每得銘心之品皆刻印紀念,如印譜中有“甲寅八月得鄺湛若藏唐琴綠綺台”,(圖16-12)“戊午夏得馮氏翠琅玕館所藏七家印譜”,“戊午夏得唐厭勝錢”等,其中最可珍貴的是綠綺台琴,此琴居廣東四大名琴綠綺台、天蠁、春雷、秋波之首,作仲尼式,髹黑漆,日久漸變為褚色,琴底頸部刻有分書“綠綺台”三字,龍池右側楷書“大唐武德二年制”七字,歷年滄桑,輾轉歸爾雅收藏,爾雅築綠綺園藏之,有長歌紀事,並於1919年刻“綠綺台琴成一千三百年”白文印紀念。(圖16-13)其後又以拓片分贈同好,這是見於中華收藏網頁上由鐵網齋收藏章徹選編鄧爾雅拓贈章士釗的綠綺台琴拓片。(圖16-14)

(圖文轉自雲頌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