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培訓機構借“百度有錢花”騙貸跑路:課沒上還得還款……

近日,北京“崇文尚學”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下稱“崇文尚學”)學員陳華(化名)爆料,5月22日,其通過百度搜索推廣發現了“崇文尚學”。在與對方工作人員聯繫並簽署協定後,使用百度錢包教育分期貸款13500元。

不過到了9月,課程還沒上完,“崇文尚學”已人去樓空。

正文共:2196 字

閱讀時間: 6 分鐘

陳華說,“崇文尚學”在深圳、廣州、天津等地均設有分支機搆,目前天津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崇文尚學”進行立案偵查。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崇文尚學”於2013年10月在成立,

法定代表人龍偉,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經營教育諮詢,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市場調查,技術諮詢等業務。

借道“百度有錢花” 超150人踩坑

課程未完成,但辦理貸款的學員們卻仍要繼續償還剩餘貸款。 “我現在不斷接到百度金融的催款通知,帳單頁面顯示已逾期。”據陳華透露,部分學員手機通訊錄被百度獲取後,現在電話都被催債公司“打爆”。

陳華向鳳凰網WEMONEY提供了一份學員名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 “崇文尚學”受騙學員最少有1500人,人均繳納金額為10000元左右,涉及總金額達1500萬元。其中超150人通過“百度有錢花”進行分期貸款,多數學員貸款期為12期,分期利率為9%。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百度推出個人消費金融權益平臺“百度有錢花”,

在各類垂直消費領域開展消費分期服務。據悉,分期業務是百度消費金融重點發力板塊,教育則是該板塊的重要拓展方向,最高額度可貸16萬元。

備受質疑的不僅是百度的催款方式,這類培訓機構是如何通過百度的資質審核,進而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百度將‘崇文尚學’廣告推上第一欄,並給機構學員提供貸款,前期是否對機構進行了充分的資質審查?”有學員認為,教育培訓機構跑路,與其合作並提供分期貸款的“百度有錢花”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針對上述情況,鳳凰網WEMONEY致電百度金融相關人員,對方回應稱,今年6月份,“百度有錢花”發現該機構出現貸款申請異常情況後,便對其採取了下線處理。目前“百度有錢花”正在配合警方案件偵辦工作,

針對尚未接受完全部培訓服務的使用者,將聯繫其他同類服務機構説明使用者繼續接受服務。

此外,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對於不願繼續接受相關服務,且使用者確有實際還款困難情況的,將暫緩催收,延長用戶還款期。延長期限期間停止計算利息和費用,並暫停征信記錄。目前客服人員正在逐一確認受影響的用戶。”

亂象不止

事實上,這不是“百度有錢花”首次捲入合作機構的風波之中。 鳳凰網WEMONEY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搜索“百度有錢花”發現,自11月以來,在20天時間內,已有近30條關於“百度有錢花”教育分期貸款的投訴,其中大部分為學員被騙貸、退款難等問題。

另據媒體報導,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家名為深圳市天瑞地安科技集團的公司通過“招聘轉培訓”的方式,吸引了許多借款人向“百度有錢花”申請教育分期貸款,引發了大量用戶投訴,隨後該公司因為非法辦學被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立案調查。

無獨有偶,2016年12月底,鳳凰網WEMONEY曾報導,開辦了近10年的環球美聯英語培訓機構“人去樓空”,老闆跑路失聯,上千個學生上萬元學費也難以追回。據瞭解,這些學生大多通過“百度有錢花”、宜信、北京銀行、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等機構分期貸款繳納學費。

此外,今年6月,“百度有錢花”教育分期產品還捲入北京國信清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信清軟”)的培訓詐騙案件中。有學員反映,國信清軟以面試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業”等誘導學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並申請貸款,但最後不但未履行承諾,後期甚至出現了聯繫不上相關負責人,疑似破產、“跑路”的現象。

隱患難除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教育分期“軍團”,望從中分一杯羹。然而,教育分期行業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市場魚龍混雜。

業內人士認為,教育分期市場亂象由來已久,一方面是因為B端教育機構惡意欺詐行騙,一方面也是分期平颱風控審核存在欠缺。近年來,分期貸款平臺一直在與欺詐方鬥志鬥勇,但這類現象仍在不斷發生。

據瞭解,教育分期領域出現的問題主要為以下幾種,一是許多教育機構在學員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學員辦理了貸款;此外則是培訓機構在給學員辦理了貸款後即跑路,導致學員不但沒課上,還欠下一兩年的債務;甚至有學員在教育機構的誘導下辦理了貸款,卻遭遇霸王條款,以貸款不退為由強制讓學員上課。

教育機構騙貸,分期貸款平臺是否有直接的法律責任?業內資深律師告訴鳳凰網WEMONEY,“從法律角度來說,分期貸款平臺是否有責任,取決於其與各方簽署的合同,合同條款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受騙學員可按照合同條款,通過司法訴訟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這種與外部場景合作的業務模式,如果場景方式蓄意欺詐,放貸機構和借款人其實都是受害者。”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來自場景方的欺詐,是互聯網消費金融欺詐風險的重要來源。這種欺詐現象很常見,作為分期借款平臺,應加強欺詐風險防控,儘量降低欺詐風險、減小詐騙金額。

上述業內人士建議,分期貸款平臺不但要對合作機構的准入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還應對借款人進行充分的告知和信貸教育,如果這兩方面工作不到位,肯定會埋下風險隱患。

鳳凰網WEMONEY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搜索“百度有錢花”發現,自11月以來,在20天時間內,已有近30條關於“百度有錢花”教育分期貸款的投訴,其中大部分為學員被騙貸、退款難等問題。

另據媒體報導,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一家名為深圳市天瑞地安科技集團的公司通過“招聘轉培訓”的方式,吸引了許多借款人向“百度有錢花”申請教育分期貸款,引發了大量用戶投訴,隨後該公司因為非法辦學被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立案調查。

無獨有偶,2016年12月底,鳳凰網WEMONEY曾報導,開辦了近10年的環球美聯英語培訓機構“人去樓空”,老闆跑路失聯,上千個學生上萬元學費也難以追回。據瞭解,這些學生大多通過“百度有錢花”、宜信、北京銀行、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等機構分期貸款繳納學費。

此外,今年6月,“百度有錢花”教育分期產品還捲入北京國信清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信清軟”)的培訓詐騙案件中。有學員反映,國信清軟以面試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業”等誘導學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並申請貸款,但最後不但未履行承諾,後期甚至出現了聯繫不上相關負責人,疑似破產、“跑路”的現象。

隱患難除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教育分期“軍團”,望從中分一杯羹。然而,教育分期行業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市場魚龍混雜。

業內人士認為,教育分期市場亂象由來已久,一方面是因為B端教育機構惡意欺詐行騙,一方面也是分期平颱風控審核存在欠缺。近年來,分期貸款平臺一直在與欺詐方鬥志鬥勇,但這類現象仍在不斷發生。

據瞭解,教育分期領域出現的問題主要為以下幾種,一是許多教育機構在學員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學員辦理了貸款;此外則是培訓機構在給學員辦理了貸款後即跑路,導致學員不但沒課上,還欠下一兩年的債務;甚至有學員在教育機構的誘導下辦理了貸款,卻遭遇霸王條款,以貸款不退為由強制讓學員上課。

教育機構騙貸,分期貸款平臺是否有直接的法律責任?業內資深律師告訴鳳凰網WEMONEY,“從法律角度來說,分期貸款平臺是否有責任,取決於其與各方簽署的合同,合同條款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受騙學員可按照合同條款,通過司法訴訟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這種與外部場景合作的業務模式,如果場景方式蓄意欺詐,放貸機構和借款人其實都是受害者。”蘇甯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來自場景方的欺詐,是互聯網消費金融欺詐風險的重要來源。這種欺詐現象很常見,作為分期借款平臺,應加強欺詐風險防控,儘量降低欺詐風險、減小詐騙金額。

上述業內人士建議,分期貸款平臺不但要對合作機構的准入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還應對借款人進行充分的告知和信貸教育,如果這兩方面工作不到位,肯定會埋下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