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餐飲業“師徒制”:看海底撈、喜家德們如何進行人才“傳幫帶”!

在餐飲行業,拜師學藝曾經是入行的主要途徑。入行10年才能掌勺,是傳統師徒制的“規矩”所在。

但在追求連鎖化、規模化的現代餐飲業背景下,傳統的師徒制顯然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用人需求。

在人才培養上,如何將傳統師徒制的傳幫帶與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結合?

從海底撈到巴奴,從星巴克到喜家德……來看看,那些優秀的餐企是如何進行人才的“傳幫帶”的。

01

餐飲業“師徒制”的4類經驗

恪守傳統,十年出師,師徒聯營

代表企業:二合館

藍色的火苗上,一口燉鍋坐落其上,王大亮正在做一道酸辣烏魚蛋湯。

這是他在二和館的第18個年頭。此前,他一直跟隨師傅李志順學習廚藝。

如今,他已經從學徒成長為店裡的技術負責人。

在追求店面數量和規模的當下,二合館是個異類。從2003年至今,董事長李志順堅持用傳統的師徒制培養人才。他甚至主張,到二合館學廚,要做好10年之內不掙錢的準備。

如今,二合館中共有15名大廚持有公司股份,

他們全部都是跟隨李志順學習時間長達10年以上的徒弟。

這種師徒聯營的經營方法效果極為明顯。最明顯的是,二合館的人才隊伍十分穩定。自二合館開業以來,核心骨幹幾乎沒有流失,這就使得二合館的菜品品質一直維持在高水準。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以師帶徒、口傳心授,這種小灶式的培養方法不僅能最大可能地發掘人的潛力,更要重要的是,

可以從情感、利益各方面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性。但是,弊端也極其明顯:人才培養速度跟不上。

仍以二合館為例,雖然口碑極好,但4年時間只有兩家店面。李志順拒絕擴張的理由很簡單,廚師不夠。

職位和利益捆綁,調動店長帶人積極性

代表企業:海底撈、喜家德

在海底撈,有一個十分形象的說法,能下蛋的母雞才值錢。管理人員的晉升與自己培養人的速度息息相關。

拿社區經理來說,一定時間內,如果能夠培養6個店長,就可以管6個店;如果只能培養3個店長,就只能管3個店。能管6個店以上的社區經理會被提升為一級社區經理;如果還能夠培養更多的人才,同時自己負責的店面業務情況很好,社區經理就可能晉升為大區經理。

在業內傳為佳話的是,張勇帶出了楊小麗,楊小麗帶出了袁華強,袁華強又帶出了林憶。他們一個帶一個,先後成為海底撈的骨幹。

喜家德則採用了“358模式”。

如果一個店長A培養出了新店長B,A即可成為社區經理,並可在新店投資入股 5% 。同樣,店長A如果培養出了 5 名店長,即可成為區域經理,再開新店時,A可以在新店投資入股 8% 。如果店長A成為片區經理,再開新店,就可以在新店投資入股 20% 。

在這種制度下,培養人才的數量與店長的收入直接掛鉤,能夠極大地調動店長培養新人的積極性。至今,憑藉小小的水餃,喜家德已經誕生了十幾個千萬富翁、數十個百萬富翁。

“訓練員+考試”,憑藉標準化大量複製人才

代表企業:星巴克

2600家門店,每年培訓幾萬個員工,這是星巴克在人才培養上的驕人成績。更為難得的是,全球各地的星巴克能夠保持咖啡口味的一致性。無論是人才培養速度還是培養品質,星巴克都可以成為餐飲界的楷模。而這,都得益于星巴克獨特的“訓練員”模式。

曾在星巴克供職5年、任區域咖啡大師的Ray表示,在星巴克,每一個新入職的夥伴進入門店後,會有店經理、訓練員以及入職員工三人一起參與制定培訓計畫。其中,訓練員,也就是俗稱的“師傅”,雖然沒有物質獎勵,但成為訓練員是能否得到晉升的必要條件。

在學員培訓結果上,為了保證培訓的一致性,星巴克制訂了相應的培訓手冊的標準。當新夥伴的培訓期結束後,會組織統一的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才能夠成為一名正式的星巴克員工。

這種“訓練員+考試”的方法,不僅用師徒情感維繫了人才隊伍的穩定性,還能夠在短期內快速培訓大量標準化的人才。

舉行拜師儀式,傳統和現代“傳幫帶”結合

代表企業:巴奴

巴奴的培訓負責人陽光告訴內參君,一個新員工入職巴奴,首先會在新員工中心進行為期12天的培訓,以理論培訓和實操訓練為主。

之後,巴奴會根據員工性格和崗位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師傅。在師傅的選拔上,巴奴會在每個崗位上挑選優秀員工作為師傅。師傅分配完以後,會舉行拜師儀式。員工在接下來的10~15天內,師傅會一對一手把手地傳授相應崗位的工作技能。

培訓結束後,巴奴會對新員工進行統一考核,考核過關後,才予以轉正。

陽光強調,在巴奴培訓新員工是必須盡的義務,員工想要晉升組長、主管,就必須要帶出相應數量合格的徒弟。

02

師徒制的啟示:餐企如何做好傳幫帶

雲味館創始人米線哥遲煥濤曾經說,現在培訓的問題是,老員工不願教,新員工不願學。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來引導人的行為。

1、利益引導。

從海底撈到喜家德,從星巴克到巴奴,師傅培訓徒弟或者與晉升掛鉤,或者有相應的物質獎勵作為引導。

在以前的師徒制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是許多人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通過利益引導的方式,傳授技藝從一種被迫的行為,變成主動的行為。

2、建立相配套的考核標準。

Ray表示,一對一培訓的優勢是學員的的培訓過程全程有人指導,對於疑問也能夠及時給與輔導。但是問題在於,不同的人帶出來的徒弟水準會有差異,而餐飲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保證店面產品口味的一致性。

所以,星巴克的模式在標準化培訓上有獨到之處,除了訓練員的指導,還制訂了相應的培訓手冊,新員工必須通過考核才能夠轉正。

3、培訓前給新員工“調心”。

餐飲業是基礎服務行業,許多員工可能十幾歲就已輟學,大部分人的價值觀還未健全。遲煥濤表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價值觀問題。

比如,雲味館第一節培訓課不教技能,會先教新員工“調心”。巴奴的員工培訓會有專門的“談心課”,課堂內容包括孝文化、戀愛觀、如何理財等,對新員工進行“價值觀再造”。

|小結|

無論是海底撈的師徒制、還是喜家德的358模式、亦或是星巴克的“訓練員”模式,大牌企業在人才的接續和培養上可謂不遺餘力。

雲味館聯合創始人何煒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比喻:產品力、行銷力就像一個啞鈴的兩端,而啞鈴的中間,起支撐作用的是組織力。企業的發展速度必須要與人才的培養速度相匹配,否則無論是用力過猛還是力度不夠,都會被打回原形。

《新連鎖新零售》之創新商業模式

【主要內容】:①連鎖企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工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供應鏈、產業鏈升級;②單店盈利的提升,標準化打造,督導體系,連鎖六大系統建設;③連鎖招商資源盤點,招商策劃,連鎖擴張模式設計,招商運營等;④連鎖股權合夥,人才激勵,股權激勵,企業融資,企業估值,門店眾籌等;⑤如何快速實現規模收益,連鎖體系規劃建設,連鎖企業爆品打造方法等;⑥連鎖人才複製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招商運營實操,經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內容。

新連鎖,新零售,全球化,心溝通,心共用,心服務,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運營人莊美華Wechat:Joan2252

在這種制度下,培養人才的數量與店長的收入直接掛鉤,能夠極大地調動店長培養新人的積極性。至今,憑藉小小的水餃,喜家德已經誕生了十幾個千萬富翁、數十個百萬富翁。

“訓練員+考試”,憑藉標準化大量複製人才

代表企業:星巴克

2600家門店,每年培訓幾萬個員工,這是星巴克在人才培養上的驕人成績。更為難得的是,全球各地的星巴克能夠保持咖啡口味的一致性。無論是人才培養速度還是培養品質,星巴克都可以成為餐飲界的楷模。而這,都得益于星巴克獨特的“訓練員”模式。

曾在星巴克供職5年、任區域咖啡大師的Ray表示,在星巴克,每一個新入職的夥伴進入門店後,會有店經理、訓練員以及入職員工三人一起參與制定培訓計畫。其中,訓練員,也就是俗稱的“師傅”,雖然沒有物質獎勵,但成為訓練員是能否得到晉升的必要條件。

在學員培訓結果上,為了保證培訓的一致性,星巴克制訂了相應的培訓手冊的標準。當新夥伴的培訓期結束後,會組織統一的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才能夠成為一名正式的星巴克員工。

這種“訓練員+考試”的方法,不僅用師徒情感維繫了人才隊伍的穩定性,還能夠在短期內快速培訓大量標準化的人才。

舉行拜師儀式,傳統和現代“傳幫帶”結合

代表企業:巴奴

巴奴的培訓負責人陽光告訴內參君,一個新員工入職巴奴,首先會在新員工中心進行為期12天的培訓,以理論培訓和實操訓練為主。

之後,巴奴會根據員工性格和崗位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師傅。在師傅的選拔上,巴奴會在每個崗位上挑選優秀員工作為師傅。師傅分配完以後,會舉行拜師儀式。員工在接下來的10~15天內,師傅會一對一手把手地傳授相應崗位的工作技能。

培訓結束後,巴奴會對新員工進行統一考核,考核過關後,才予以轉正。

陽光強調,在巴奴培訓新員工是必須盡的義務,員工想要晉升組長、主管,就必須要帶出相應數量合格的徒弟。

02

師徒制的啟示:餐企如何做好傳幫帶

雲味館創始人米線哥遲煥濤曾經說,現在培訓的問題是,老員工不願教,新員工不願學。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來引導人的行為。

1、利益引導。

從海底撈到喜家德,從星巴克到巴奴,師傅培訓徒弟或者與晉升掛鉤,或者有相應的物質獎勵作為引導。

在以前的師徒制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是許多人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通過利益引導的方式,傳授技藝從一種被迫的行為,變成主動的行為。

2、建立相配套的考核標準。

Ray表示,一對一培訓的優勢是學員的的培訓過程全程有人指導,對於疑問也能夠及時給與輔導。但是問題在於,不同的人帶出來的徒弟水準會有差異,而餐飲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保證店面產品口味的一致性。

所以,星巴克的模式在標準化培訓上有獨到之處,除了訓練員的指導,還制訂了相應的培訓手冊,新員工必須通過考核才能夠轉正。

3、培訓前給新員工“調心”。

餐飲業是基礎服務行業,許多員工可能十幾歲就已輟學,大部分人的價值觀還未健全。遲煥濤表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價值觀問題。

比如,雲味館第一節培訓課不教技能,會先教新員工“調心”。巴奴的員工培訓會有專門的“談心課”,課堂內容包括孝文化、戀愛觀、如何理財等,對新員工進行“價值觀再造”。

|小結|

無論是海底撈的師徒制、還是喜家德的358模式、亦或是星巴克的“訓練員”模式,大牌企業在人才的接續和培養上可謂不遺餘力。

雲味館聯合創始人何煒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比喻:產品力、行銷力就像一個啞鈴的兩端,而啞鈴的中間,起支撐作用的是組織力。企業的發展速度必須要與人才的培養速度相匹配,否則無論是用力過猛還是力度不夠,都會被打回原形。

《新連鎖新零售》之創新商業模式

【主要內容】:①連鎖企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工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供應鏈、產業鏈升級;②單店盈利的提升,標準化打造,督導體系,連鎖六大系統建設;③連鎖招商資源盤點,招商策劃,連鎖擴張模式設計,招商運營等;④連鎖股權合夥,人才激勵,股權激勵,企業融資,企業估值,門店眾籌等;⑤如何快速實現規模收益,連鎖體系規劃建設,連鎖企業爆品打造方法等;⑥連鎖人才複製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招商運營實操,經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內容。

新連鎖,新零售,全球化,心溝通,心共用,心服務,更多連鎖專業分享請關注,運營人莊美華Wechat:Joan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