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狼2》為何在金馬獎上顆粒無收?中戲老師回答一針見血!

熱熱鬧鬧的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圓滿落幕,各類大獎都名花有主。其中塗們憑藉《老獸》擊敗金城武、黃渤拿下影帝,惠英紅憑藉《血觀音》摘得影后桂冠,可謂實至名歸!

可有網友發現,今年大熱的電影《戰狼2》顆粒無收,要知道《戰狼2》收官票房超56億,世界影史票房排名第55位,是唯一入選的亞洲電影。簡直厲害到爆!

但就是這樣牛叉的電影,金馬獎愣是不給吳京面子,連個最佳導演獎都沒有給。很多網友就氣不過了,認為金馬獎“太水,沒有含金量”。

好吧,在回答《戰狼2》在金馬獎上為何“敗北”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金馬獎”!

臺灣電影金馬獎是跟內地的金雞獎、香港的金像獎並稱“華語地區含金量最高的三大獎項”,素有“東方奧斯卡”之稱。是臺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主要是為了促進臺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

而《戰狼2》的“失利”也主要跟以下因素有關:

第一:當前局勢使然,不可能讓《戰狼2》得獎

《戰狼2》是吳京執導的一部弘揚愛過主義的“主旋律”電影,而臺灣電影金馬獎是臺灣省自己設立的獎項,就當前的局勢而言,是不可能讓《戰狼2》得獎。

第二:商業片氣息濃厚,不符合評委口味

雖然《戰狼2》票房沖天,

觀眾也很喜歡,但是究其本身來說還是一部實打實的商業電影。而臺灣電影金馬獎至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且它的評選“口味”一直以文藝片為主,內斂有深度的電影最受評委的喜愛。

譬如去年范偉封帝之作《不成問題的問題》、今年塗們的《老獸》、獲得最佳劇情片的《血觀音》、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大佛普拉斯》等都是“名不見經傳”的頗有深度的電影,能夠給人反思和心靈共鳴。

反觀《戰狼2》就是一部充斥著瘋狂模仿好萊塢、帶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商業電影,可能觀眾在看的過程中覺得很燃、很帶感,但是看過之後一切索然無味。

還記得前段時間“敢於直言”的中戲老師尹珊珊嗎?她就說在看《戰狼2》的時候有一種“啞巴吃黃連”的感受。

整個影片充斥著暴力鏡頭,作為一個看了很多遍的觀眾來說,《戰狼2》唯一記住的一點就是“從開頭打到尾”,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嚴重,甚至在某些方面脫離了現實!

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都是表現在票房和口碑上,這點無疑《戰狼2》做到了,但是對於力求深刻和講求現實意義的大獎來說,可能就對《戰狼2》不這麼熱衷。但不管如何,《戰狼2》有觀眾的支持和喜歡就足夠了!

整個影片充斥著暴力鏡頭,作為一個看了很多遍的觀眾來說,《戰狼2》唯一記住的一點就是“從開頭打到尾”,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嚴重,甚至在某些方面脫離了現實!

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都是表現在票房和口碑上,這點無疑《戰狼2》做到了,但是對於力求深刻和講求現實意義的大獎來說,可能就對《戰狼2》不這麼熱衷。但不管如何,《戰狼2》有觀眾的支持和喜歡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