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製造轉型“智造” 人工智慧為製造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無人機 潘沁文 攝

中新網義烏11月25日電(記者 奚金燕 實習生 潘沁文)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近年來,

資訊技術發展一路高歌猛進,吹響了製造業再次騰飛的號角。在全球製造業面臨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製造業也亟待轉型升級。

2017義烏裝博會上“微軟小冰”吸引眾人駐足圍觀 潘沁文 攝

正在浙江義烏舉辦的2017中國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裝博會)上,來自國內18個省(區、市)以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848家企業展示了全球裝備製造的前沿技術,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邁步的重要轉變。

助力生活生產 智慧製造煥生機

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智慧產品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不僅帶來了便利,也為生活增添樂趣。

記者在本屆裝博會上看到,“外語翻譯官”、城市天眼系統、智慧騎行台等眾多智慧產品齊亮相,而隨處可見的各類機器人更是“吸睛”十足。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機器人 潘沁文 攝

“撩妹高手”、“老好人”、“顏值73”、“顏值60”……如果有人站在微軟小冰面前,微軟小冰的顯示幕上就會顯示此人的性格屬性和顏值分數。

原來,具有即時流媒體視覺的微軟小冰可以感知人的位置和移動,看懂動作和表情,還能理解不同的場景、每個人不同的身份和屬性,做出一系列即時回饋。

“因為微軟小冰的背後有一個很大的資料庫,就像孩子在長大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會有新的認識,我們也會給微軟小冰不斷地輸入新的資料。”微軟公司展位工作人員施偉春解釋道。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機械臂 潘沁文 攝

一直以來,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中國製造業顯得大而不強。近幾年,中國從製造到“智造”的腳步不斷加速,自動化、智慧化在製造業表現十分顯著。

展會現場吉利展區內,一輛無人駕駛演示車引發了眾人好奇。

據瞭解,該車車頂是一個64線雷射雷達,可以採集周圍環境高精度點雲資料,與其他的資料融合來識別環境,進行SLAM自定位,規劃路徑等完成車輛的自動駕駛。吉利汽車展位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前方有障礙物,雷射雷達採集到資訊後,中央控制系統將會計算安全距離,規劃最佳路徑。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智慧包裝流水線 潘沁文 攝

而當智慧製造與工業結合,則成為了工業生產的一大助力。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帶來的“仿人多指靈巧手”是智慧型機器人的關鍵部件之一,該靈巧手可安裝在機器人手臂上,代替人類完成繁重的工作;也可在複雜危險的環境中完成維修、安裝、修理等作業,應用前景廣泛。

據介紹,該靈巧手由5個模組化手指和類人型手掌構成,外觀和功能高度擬人,內部集成位置、力矩、溫度、觸覺等多種感測器,具備多元化的感知能力,可實現多種抓握操作,在同類產品中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準。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無人駕駛演示車 潘沁文 攝

聚焦人工智慧 中國製造迎轉型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智慧製造是我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製造業強國的重要舉措。

如何進一步加快製造向“智造”轉變的步伐,成為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所面臨的問題。而人工智慧作為智慧製造的重要方向,成為了製造業關注的焦點。

2017義烏裝博會上的博越駕駛模擬儀 潘沁文 攝

近年來,被稱為“世界超市”的義烏不斷探索製造業轉型路徑,一直在搶抓以人工智慧、互聯網、大資料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的歷史機遇,義烏的市場正在成為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零售的重要基地。

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表示,當前,義烏積極發揮“市場+製造”優勢,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打造綠色動力、光源科技等現代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的熱潮點燃了發展的新動能,點亮了發展的新經濟,也將成為今後義烏髮展的新引擎。

據瞭解,近幾年義烏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要素資源集聚的高端平臺,通過連續舉辦人工智慧博覽會、智慧製造人才高峰論壇,建設人工智慧專業孵化器,打造人工智慧產品展貿平臺等,構建起人工智慧產業鏈。

“義烏基地是我們服務機器人試驗部產學研的基地,服務機器人面向的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在‘智慧物流倉儲’方面,我們看中義烏是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歐班列鐵路的起點,有很多大中小型物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義烏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屠一峰如是說。

2017義烏裝博會上的智慧物流倉儲體驗區 潘沁文 攝

中國資訊化百人會顧問、浙江省人工智慧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智慧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認為,當前推廣智慧製造尚有裝備智慧化改造供給能力偏低、資訊技術與製造技術集成能力弱、智慧製造企業覆蓋面低等難點。他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內,要著眼於提高機聯網率、生產過程智慧化、製造管理智慧化與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應用。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機器人 潘沁文 攝

“當前浙江省各地正在掀起一場人工智慧的旋風,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開始深度發展人工智慧,以智慧製造為核心推進產品的改造升級。”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主任姚志文相信,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和產業革命新一輪的大變革方興未艾的情況下,人工智慧這樣一個重要的命題將會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未來。(完)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智慧包裝流水線 潘沁文 攝

而當智慧製造與工業結合,則成為了工業生產的一大助力。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帶來的“仿人多指靈巧手”是智慧型機器人的關鍵部件之一,該靈巧手可安裝在機器人手臂上,代替人類完成繁重的工作;也可在複雜危險的環境中完成維修、安裝、修理等作業,應用前景廣泛。

據介紹,該靈巧手由5個模組化手指和類人型手掌構成,外觀和功能高度擬人,內部集成位置、力矩、溫度、觸覺等多種感測器,具備多元化的感知能力,可實現多種抓握操作,在同類產品中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準。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無人駕駛演示車 潘沁文 攝

聚焦人工智慧 中國製造迎轉型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智慧製造是我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製造業強國的重要舉措。

如何進一步加快製造向“智造”轉變的步伐,成為當前製造業轉型升級所面臨的問題。而人工智慧作為智慧製造的重要方向,成為了製造業關注的焦點。

2017義烏裝博會上的博越駕駛模擬儀 潘沁文 攝

近年來,被稱為“世界超市”的義烏不斷探索製造業轉型路徑,一直在搶抓以人工智慧、互聯網、大資料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變革的歷史機遇,義烏的市場正在成為人工智慧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零售的重要基地。

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表示,當前,義烏積極發揮“市場+製造”優勢,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打造綠色動力、光源科技等現代產業集群,人工智慧的熱潮點燃了發展的新動能,點亮了發展的新經濟,也將成為今後義烏髮展的新引擎。

據瞭解,近幾年義烏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要素資源集聚的高端平臺,通過連續舉辦人工智慧博覽會、智慧製造人才高峰論壇,建設人工智慧專業孵化器,打造人工智慧產品展貿平臺等,構建起人工智慧產業鏈。

“義烏基地是我們服務機器人試驗部產學研的基地,服務機器人面向的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在‘智慧物流倉儲’方面,我們看中義烏是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歐班列鐵路的起點,有很多大中小型物流。”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義烏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屠一峰如是說。

2017義烏裝博會上的智慧物流倉儲體驗區 潘沁文 攝

中國資訊化百人會顧問、浙江省人工智慧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智慧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認為,當前推廣智慧製造尚有裝備智慧化改造供給能力偏低、資訊技術與製造技術集成能力弱、智慧製造企業覆蓋面低等難點。他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內,要著眼於提高機聯網率、生產過程智慧化、製造管理智慧化與新一代人工智慧的應用。

2017義烏裝博會上展出的機器人 潘沁文 攝

“當前浙江省各地正在掀起一場人工智慧的旋風,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開始深度發展人工智慧,以智慧製造為核心推進產品的改造升級。”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人才辦主任姚志文相信,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和產業革命新一輪的大變革方興未艾的情況下,人工智慧這樣一個重要的命題將會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