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個娘胎生出來的,差別這麼大?這樣對比好嗎?

兒子三歲時,女兒出生了。

隨著兩個孩子漸漸長大,發現兩個孩子之間的差別真的非常大!

總體而言,兒子大動作發展慢,精細動作和語言發展快;女兒大動作發展快,精細動作和語言發展慢。

兒子4個多月才能抬穩頭;女兒2個多月就能趴著抬起頭90度保持2分鐘以上。

兒子11個月會爬,1周歲能自己扶著站起,16個月才會走;女兒10個月會爬,同時能自己扶站,13個月會走。

兒子1歲會說20幾個字,13個半月會說100個字;女兒1歲只會說幾個字,到現在15個半月會說的也不過20個。

兒子幾個月時,出門在外就一臉嚴肅,回到家就各種興奮;女兒幾個月時,出門就一路啊啊大笑大叫,10個月左右一聽誰要抱她去玩,立馬撲過去 。

兒子1歲多時,每天奶奶都要各種哄才肯出去玩;女兒1歲多時,每天都在家裡待不住,只想出去玩。

兒子喜歡安靜地玩各種玩具;女兒則喜歡到處攀爬,沒個消停。

兒子非常謹慎小心,任何他感覺有危險的事他都不會做,

比如爬人字梯只爬四五級;女兒雖也謹慎,但更敢於挑戰,比如爬人字梯爬到最頂端,趴在上面哈哈大笑。

兒子非常能吃酸,1歲半吃我自己做的優酪乳可以不加糖;女兒非常不愛酸,連我們覺得很甜的葡萄她吃一口都能被酸到皺起臉。

……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雖然,很多人都說,不要給孩子之間做比較。而在現實中,我們很難不做比較,因為他們是如此不同。

其實,我覺得關鍵不在於做不做比較,而在於做比較的目的。

我們做比較,不是用一個孩子的短處去比較另一個孩子的長處,期望這個孩子能夠在這種比較中“有所進步”。

我們做比較,是為了更清楚地瞭解每個孩子的不同,然後根據孩子的特點去養育孩子。

比如,對於兒子的謹慎小心,

我們儘量鼓勵他去嘗試略有難度的活動,但也不強求;而對於女兒的大膽挑戰,我們儘量多讓她有機會去嘗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她到處攀爬。

每個孩子都如此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做的就是全力灌溉,

然後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