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失敗中取經驗,馬雲、許家印、王健林也會如此失敗

很多人都喜歡去學怎麼樣能夠成功,或者是馬雲,許家印等這些大佬們的成功,但是其實要想成功最好的方法是從失敗中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使自己少走些彎路,減少失敗的可能,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雲、許家印、王健林、馬化騰、李嘉誠這五位大佬有哪些失敗?

王健林

一、馬雲的失敗

馬雲不是完人,也犯過許多錯誤,其中一些是致命的。2013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馬雲說,如果將來要寫書,就寫《阿裡的1001個錯誤》。今天我們就說其中2個

馬雲

1、好大喜功 遷都上海鎩羽而歸

時間:1999年

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

結局:公司總部重新遷回杭州 再也沒離開過

1999年,阿裡剛起步,員工的辦公場所,是馬雲那150平米的家。獲得融資後,馬雲開始飄飄然,將公司總部搬到美國,國內總部搬到上海,馬上發現水土不服,

又重新遷回杭州。財經評論人吳曉波表示,這是馬雲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事後分析,上海城市多是大型國企、外資企業,而阿裡服務物件多是中小企業。杭州聚集著大量製造外貿企業,它們有實實在在的電商需求。

點評:馬雲年輕時也犯過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遠離自己的用戶和“上帝”。這點尤其值得其他創始人警醒。據瞭解,很長一段時間,浙江一直是阿裡收入最高的省份,

後來才被廣東超越。

顧客才是上帝

3、盲目相信空降兵 “集體陣亡”

時間:2001年

原因:太年輕

結局:空降兵大陣亡 18羅漢7位猶在

1999年,阿裡18羅漢放棄北京高薪,跟著馬雲回杭州創業。兩年後一次演講上,馬雲告訴他們,不要想著靠資歷任高職,“你們只能做個連長、排長,

團級以上幹部得另請高明。”大規模引進職業經理人。

事後總結馬雲承認,自己犯了錯誤。15年過去,此次赴美上市,28位合夥人名單裡,還有7位“羅漢”,依然堅守在阿裡,如彭蕾、戴珊、謝世煌、吳泳銘......個個身居要位。其餘離開的11位,也大多擔任要職。反而那些當時請的“空降兵”,早就“集體陣亡”。

馬雲著實小看了當年那群“土鼈”,也小看了自己。一次公開演講,馬雲說道,真沒想到,十年以後,

我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一個高成長型公司什麼時候引入職業經理人,經理人在創業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如何扮演好角色,實在是高難度的問題,馬雲也曾因此吃過虧,但他也因此收穫了像曾鳴這樣的“創業經理人”。

創業經理人

二、王健林的失敗

王健林

眾所周知,王健林乃軍人出身,多年的軍旅生活讓他在企業管理和戰略部署上很強勢,也曾公開表示“萬達不是雷鋒,不會做賠本買賣”,但英雄也有氣短時,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年他慘不忍睹的虧本生意。(挑選其中幾個)

1、西班牙大廈 淨虧1.1億港元

西班牙大廈

王健林最近的一筆虧本生意,是2014年初以2.65億歐元購入西班牙大廈後,因為當地政府及民眾反對萬達拆掉大廈,萬達酒店近日宣佈出售這一投資標的,核算下來這筆生意淨虧1.1億港元。

2、《魔獸》 虧損1500萬美元

魔獸

萬達這個夏天操盤的重量級IP《魔獸》遭遇虧損,這部花了1.6億美元拍攝的電影,要取得4.5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而《魔獸》最終取得4.3億美元的票房,加上相關授權、衍生品的收入,最終還要虧損1500萬美元。

3、萬達酒店 虧損2.62億

萬達酒店

身為全球最大五星級酒店業主的萬達,號稱到2016年年底,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將在中國持有超過100家高端酒店。不過萬達酒店的業績顯示已經連續兩年巨虧,其中2015年虧損高達2.62億。

4、萬達物業 虧損8億

萬達物業

在萬達商業公佈的2015年年報中,還藏著一個高達8億虧損的業務--萬達物業。物業管理很難盈利,大部分品牌開發商在這一塊都處於虧損狀態,等於貼錢買口碑,顯然萬達也沒逃出這一“魔咒”。

這些虧本生意不知道對咱們的首富王健林來說算不算“中等意思”?

三、許家印的失敗

許家印

恒大冰泉,許家印唯一公開承認的失敗

心有點痛,眼有點紅。

許家印作為商界奇才,失敗的經歷很少,公開承認的失敗或許只有這一次!

1996年開始創業,縱橫樓市,在股市和樓市雙料震盪前夕,將恒大推向上市,實現了企業跨越式發展。

2010年1億元收購因涉嫌假球被罰入中甲的廣州隊,之後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隨後成為足球界的典範,推動了中國足球的長足發展。

2013年11月9日晚的恒大亞冠奪冠慶典上,“恒大冰泉”的標識元素首次出現。2013年11月10日恒大集團在廣州總部舉行恒大冰泉上市發佈會,正式對外宣佈進軍高端礦泉水市場。

2015年9月9日,恒大冰泉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恒大冰泉全面降價,標誌著公開承認恒大冰泉近2年來的行銷戰略全面失敗。

恒大冰泉

這或許是許家印唯一一次公開承認的失敗。

恒大冰泉全面降價

主打產品500ml從之前的4元降為2.5元,300ml從3.8元降為2.5元,1.25L從6元降為5元,4L從25元降為12.5元。這是一次全面系統的降價,恒大終於從最初宣揚劍指依雲、昆侖山的高端品牌,降為與農夫山泉、怡寶為伍的隨手拿品牌。

恒大對此的解釋是讓利惠民,提高老百姓健康飲水品質。一個戰敗者力求體面的理由。

在農夫山泉高端水風生水起時,恒大冰泉自降段位,這個理由顯然不夠充分。

降價是迫于生存壓力?

其實在恒大冰泉剛推出之際,我就指出恒大冰泉的行銷戰略的失誤所在:高端品牌定位與全管道終端鋪貨的結構矛盾,高端品牌定位與低端行銷手法的錯位矛盾,而不是高端品牌定位和高價本身的問題。

顯然,恒大冰泉不僅當時沒有聽見去很多行銷人的建議,而且現在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失敗之處。

那麼,恒大冰泉為什麼要降低品牌定位和零售價格?或許是迫于生存壓力。

當年恒大冰泉剛一上市,許家印就立下軍令狀,提出第一年100億元,第二年200億元,第三年3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並“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然而,2015年3月30日發佈公司2014年財報,恒大冰泉只實現10.9億元的銷售額,虧損23.7億元。

2015年銷售旺季,恒大在全國推出“掃碼狂歡節”、“足球體驗季”等一系列促銷措施,據說7月實現銷售額7億元,這可是昆侖山一年的銷售額,所以我認為這個資料有造假的嫌疑,因為我7月份走訪了多個市場和管道終端,並沒有發現恒大冰泉有多麼熱銷。

7月份恒大冰泉向“新三板”遞交掛牌申請,如此業績,何以面對資本市場,看來,恒大冰泉的生存壓力確實很大。

降價之後恒大冰泉的困境

恒大冰泉

一、低價位市場也不好混。恒大冰泉降價,直面農夫山泉、怡寶等強勢品牌,在這個價位的市場,康師傅、統一、兩樂的礦泉水品牌也要看農夫和怡寶的臉色,恒大冰泉自然難以有廣闊的空間。

二、降價後經銷商動力不足。原先的高價位,給經銷商提供了足夠的毛利,尚能形成一定的管道推動力,降價後經銷商毛利勢必縮水,管道動力不足,更加難以與農夫和怡寶抗衡。

猜想:恒大冰泉是否還會回到高端定位

毫無疑問,降價後的恒大冰泉日子也不會好過,明年旺季是檢驗此次降價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明年恒大冰泉銷售還不理想,是否又要回歸高端市場?抑或許家印痛下決心,放棄恒大冰泉?

失敗不可怕,失敗後能夠找到癥結所在,奮起直追亦有挽回大局之可能,恒大冰泉在高端價位折戟,但降價顯然是沒有找到失敗的癥結。難得許家印公開承認一次失敗。

四、馬化騰的失敗

馬化騰

馬化騰,一個改變人際關係的互聯網大佬,但在其發展史上,也有自己的人生敗局,而且馬化騰的失敗並不是註定的。

馬化騰失敗的幾個重要因素:

第一,時間

第二,公司高層關注度

五、李嘉誠的失敗

李嘉誠

過去幾年,李嘉誠連續大舉拋售中國香港和內地物業,並將數以千億計的資金投入歐洲,尤其是英國。此次李嘉誠在香港重新買地引起社會關注,上次買地還是四年之前,從那以後,便從香港房地產市場“隱退”了。

李嘉誠拿地的價格比市場預期高了大約30%。上個月,當前以合理價位拿地是不容易的,因為來自新進入者的競爭越來越大。

李嘉誠

李嘉誠再“抄底”英國,實則是在告訴我們,很多人因為英國脫歐而看衰英國,而李嘉誠逆勢而為,告訴我們什麼是逆向投資,什麼是價值投資,相應的是不是李嘉誠在向中國14億人國人道歉呢?為那件國人傷心不肯原諒他的事而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李嘉誠曾接連拋售中國香港和內地物業,並以數千億計的資金轉戰英國。這在商業界造成軒然大波,曾經轟轟烈烈的撤資跑路到英國,甚至連公司的註冊地都遷到了開曼群島,如今突然殺回香港高價拿地,難道是他英國混不下去了?還是如今疲弱的香港樓市已經迎來了最佳的抄底時機?

李嘉誠

李嘉誠因為錯誤的選擇付出沉痛的代價,也經歷了財富急劇縮水、跌至4年新低的“艱苦歷程”。目前,歐洲的局勢也越來越糟糕,李嘉誠此次悄悄的回歸,想回頭恐怕不是很容易。中國地產生態已經發生改變,低價拿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知他會不會為當初所做的決定而後悔,其中的滋味,或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慢慢品嘗。

不過相對而言,李嘉誠還是很少失敗的,因為李嘉誠曾經說過:“我90%的時間都在考慮失敗,所以我很難失敗”。這也就體現了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往往比去學所謂的成功學更有用。

創業集結號

王健林

眾所周知,王健林乃軍人出身,多年的軍旅生活讓他在企業管理和戰略部署上很強勢,也曾公開表示“萬達不是雷鋒,不會做賠本買賣”,但英雄也有氣短時,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年他慘不忍睹的虧本生意。(挑選其中幾個)

1、西班牙大廈 淨虧1.1億港元

西班牙大廈

王健林最近的一筆虧本生意,是2014年初以2.65億歐元購入西班牙大廈後,因為當地政府及民眾反對萬達拆掉大廈,萬達酒店近日宣佈出售這一投資標的,核算下來這筆生意淨虧1.1億港元。

2、《魔獸》 虧損1500萬美元

魔獸

萬達這個夏天操盤的重量級IP《魔獸》遭遇虧損,這部花了1.6億美元拍攝的電影,要取得4.5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而《魔獸》最終取得4.3億美元的票房,加上相關授權、衍生品的收入,最終還要虧損1500萬美元。

3、萬達酒店 虧損2.62億

萬達酒店

身為全球最大五星級酒店業主的萬達,號稱到2016年年底,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將在中國持有超過100家高端酒店。不過萬達酒店的業績顯示已經連續兩年巨虧,其中2015年虧損高達2.62億。

4、萬達物業 虧損8億

萬達物業

在萬達商業公佈的2015年年報中,還藏著一個高達8億虧損的業務--萬達物業。物業管理很難盈利,大部分品牌開發商在這一塊都處於虧損狀態,等於貼錢買口碑,顯然萬達也沒逃出這一“魔咒”。

這些虧本生意不知道對咱們的首富王健林來說算不算“中等意思”?

三、許家印的失敗

許家印

恒大冰泉,許家印唯一公開承認的失敗

心有點痛,眼有點紅。

許家印作為商界奇才,失敗的經歷很少,公開承認的失敗或許只有這一次!

1996年開始創業,縱橫樓市,在股市和樓市雙料震盪前夕,將恒大推向上市,實現了企業跨越式發展。

2010年1億元收購因涉嫌假球被罰入中甲的廣州隊,之後更名為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隨後成為足球界的典範,推動了中國足球的長足發展。

2013年11月9日晚的恒大亞冠奪冠慶典上,“恒大冰泉”的標識元素首次出現。2013年11月10日恒大集團在廣州總部舉行恒大冰泉上市發佈會,正式對外宣佈進軍高端礦泉水市場。

2015年9月9日,恒大冰泉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恒大冰泉全面降價,標誌著公開承認恒大冰泉近2年來的行銷戰略全面失敗。

恒大冰泉

這或許是許家印唯一一次公開承認的失敗。

恒大冰泉全面降價

主打產品500ml從之前的4元降為2.5元,300ml從3.8元降為2.5元,1.25L從6元降為5元,4L從25元降為12.5元。這是一次全面系統的降價,恒大終於從最初宣揚劍指依雲、昆侖山的高端品牌,降為與農夫山泉、怡寶為伍的隨手拿品牌。

恒大對此的解釋是讓利惠民,提高老百姓健康飲水品質。一個戰敗者力求體面的理由。

在農夫山泉高端水風生水起時,恒大冰泉自降段位,這個理由顯然不夠充分。

降價是迫于生存壓力?

其實在恒大冰泉剛推出之際,我就指出恒大冰泉的行銷戰略的失誤所在:高端品牌定位與全管道終端鋪貨的結構矛盾,高端品牌定位與低端行銷手法的錯位矛盾,而不是高端品牌定位和高價本身的問題。

顯然,恒大冰泉不僅當時沒有聽見去很多行銷人的建議,而且現在也沒搞清楚自己的失敗之處。

那麼,恒大冰泉為什麼要降低品牌定位和零售價格?或許是迫于生存壓力。

當年恒大冰泉剛一上市,許家印就立下軍令狀,提出第一年100億元,第二年200億元,第三年3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並“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然而,2015年3月30日發佈公司2014年財報,恒大冰泉只實現10.9億元的銷售額,虧損23.7億元。

2015年銷售旺季,恒大在全國推出“掃碼狂歡節”、“足球體驗季”等一系列促銷措施,據說7月實現銷售額7億元,這可是昆侖山一年的銷售額,所以我認為這個資料有造假的嫌疑,因為我7月份走訪了多個市場和管道終端,並沒有發現恒大冰泉有多麼熱銷。

7月份恒大冰泉向“新三板”遞交掛牌申請,如此業績,何以面對資本市場,看來,恒大冰泉的生存壓力確實很大。

降價之後恒大冰泉的困境

恒大冰泉

一、低價位市場也不好混。恒大冰泉降價,直面農夫山泉、怡寶等強勢品牌,在這個價位的市場,康師傅、統一、兩樂的礦泉水品牌也要看農夫和怡寶的臉色,恒大冰泉自然難以有廣闊的空間。

二、降價後經銷商動力不足。原先的高價位,給經銷商提供了足夠的毛利,尚能形成一定的管道推動力,降價後經銷商毛利勢必縮水,管道動力不足,更加難以與農夫和怡寶抗衡。

猜想:恒大冰泉是否還會回到高端定位

毫無疑問,降價後的恒大冰泉日子也不會好過,明年旺季是檢驗此次降價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明年恒大冰泉銷售還不理想,是否又要回歸高端市場?抑或許家印痛下決心,放棄恒大冰泉?

失敗不可怕,失敗後能夠找到癥結所在,奮起直追亦有挽回大局之可能,恒大冰泉在高端價位折戟,但降價顯然是沒有找到失敗的癥結。難得許家印公開承認一次失敗。

四、馬化騰的失敗

馬化騰

馬化騰,一個改變人際關係的互聯網大佬,但在其發展史上,也有自己的人生敗局,而且馬化騰的失敗並不是註定的。

馬化騰失敗的幾個重要因素:

第一,時間

第二,公司高層關注度

五、李嘉誠的失敗

李嘉誠

過去幾年,李嘉誠連續大舉拋售中國香港和內地物業,並將數以千億計的資金投入歐洲,尤其是英國。此次李嘉誠在香港重新買地引起社會關注,上次買地還是四年之前,從那以後,便從香港房地產市場“隱退”了。

李嘉誠拿地的價格比市場預期高了大約30%。上個月,當前以合理價位拿地是不容易的,因為來自新進入者的競爭越來越大。

李嘉誠

李嘉誠再“抄底”英國,實則是在告訴我們,很多人因為英國脫歐而看衰英國,而李嘉誠逆勢而為,告訴我們什麼是逆向投資,什麼是價值投資,相應的是不是李嘉誠在向中國14億人國人道歉呢?為那件國人傷心不肯原諒他的事而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李嘉誠曾接連拋售中國香港和內地物業,並以數千億計的資金轉戰英國。這在商業界造成軒然大波,曾經轟轟烈烈的撤資跑路到英國,甚至連公司的註冊地都遷到了開曼群島,如今突然殺回香港高價拿地,難道是他英國混不下去了?還是如今疲弱的香港樓市已經迎來了最佳的抄底時機?

李嘉誠

李嘉誠因為錯誤的選擇付出沉痛的代價,也經歷了財富急劇縮水、跌至4年新低的“艱苦歷程”。目前,歐洲的局勢也越來越糟糕,李嘉誠此次悄悄的回歸,想回頭恐怕不是很容易。中國地產生態已經發生改變,低價拿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不知他會不會為當初所做的決定而後悔,其中的滋味,或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慢慢品嘗。

不過相對而言,李嘉誠還是很少失敗的,因為李嘉誠曾經說過:“我90%的時間都在考慮失敗,所以我很難失敗”。這也就體現了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往往比去學所謂的成功學更有用。

創業集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