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探索傳統村落資源可持續利用

馮冀才先生髮來視頻賀詞

央廣網11月26日消息2017第三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25日晚間在西江開幕。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將重點研究如何破解傳統村落“保護、傳承、發展”的關係問題,推動傳統村落活態保護,深入探索傳統村落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傳統村落是展現民族民間文化的‘博物館’,是記錄鄉村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描繪傳統農耕文明的‘山水畫’,是留駐美麗鄉愁的‘田園詩’”,黔東南州委書記黃秋斌在開幕式介紹,

近年來,貴州逐步把傳統村落建成了民族文化體驗區和高品質旅遊景區,將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把美麗生態轉化為美麗經濟。首屆峰會召開以來,貴州還出臺了《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條例》,制定了《民族文化村寨保護條例》、《民族文化保護辦法》等地方性法規,讓村落保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貴州還通過開展文明村寨行動和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讓村民重拾村落文化自信,
喚醒了他們主動保護村落的自覺意識。

當前,中國傳統村落數量達4153個。其中,黔東南州列入傳統村落名錄的村寨309個,占全國的7.4%,是中國傳統村落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民族特色最濃郁的地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馮冀才先生髮來視頻賀詞,呼籲各界重視保護傳統村落的寶貴財富,為激發傳統村落發展活力建言獻策。

夜晚西江

貴州省副省長鐘勉表示,貴州將不斷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發展綠色產業等方式使村落美起來、村民富起來,讓村民共用保護傳承發展成果,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鐘勉提醒,開發傳統村落要保持其原生性和原真性,

保護民族特色特質,保留千姿百態的特色和活力,避免“千村一面”低水準同質開發,推進傳統村落個性化、差異化發展。

峰會期間,還將舉辦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發展論壇、傳統村落資源與扶貧攻堅論壇、投融資及招商會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