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震專家表示:地震造成地球自轉速度變化,而非因果倒置

酈永剛教授在講座中。這是解釋地震活動對地球自轉的影響的重要實證之一。

對於有研究人員預測,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持續減緩,2018年全球範圍內的強震可能會大幅增加,酈永剛表示,地震前兆只是坊間說法,還有待研究,沒有確定的理論依據,需要進行相當複雜的綜合研究。包括推測說,地核運動導致地球自轉速度和地震活動的改變的說法,想像的成份居多。試想,推測下地幔2200多公里處的品質流動變化,影響地表層20至30公里區域而造成地震發生,

如何影響,無法搭橋聯繫,力學也無法解釋。所以,從地球的核心位置觀察推斷地球自轉週期影響地震活動的發生,不可行,不現實。

酈永剛表示,由地球自轉速度減緩週期預測2018年為強震年,雖然認可相關現象的聯繫,但是,只是根據現象的統計規律推測,也許只是統計規律的巧合而已,缺乏理論基礎,力學理論無法解釋,也沒有經過數學公式計算以支持是否有相關影響。

所以,應該只是個案,只是全球範圍的總體觀察,到底在哪裡發生?什麼時候發生?都不確定。講法很籠統,很模糊,是需要探索的謎。

酈永剛也提到,早年東京大學有兩位學者認為地核與地幔之間有200公里厚的礦物層,電磁場作用下大量電流在該層聚集,造成地球自轉速度長週期的變化,從而引起地殼層發生地震的理論,想以此解釋,為什麼地球自轉速度從5億年長週期初始每圈三分之一小時,

到現在變為每圈23小時56分,也頗有爭議。同樣道理,這一層很深,在地幔超過1200公里以上的深度,也是需要探討的課題,尚無定論。